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体育 > 独家评论 > 正文

独家评论:抵制“付费英超”已经没用了

凤凰体育特约评论员 麦卡
2014年08月27日 15:51    凤凰体育

字号:T|T
0人参与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新赛季英超开始之前,关于英超转播版权费暴涨、重回收费模式的消息,令不少人忧心忡忡,但从前两轮的情况来看,一切并没有发生实质变化。

    免费的比赛,包括像利物浦与曼城这样的强强对话,仍然可以从网站和电视上看到,区别只是从门户网站转移到了两家专业视频网站;购买版权的电视台虽然减少,但北京体育、上海五星体育和广州竞赛这些转播方的覆盖率颇高,在网上看到亦非难事。

    但是,这很可能只是一时的平静。关于英超内地转播模式,已经开始悄悄地发生深刻和难以逆转的变化。

    2007年天盛斥巨资购买英超内地版权,短短三年后即告破产。当时主流的观点有两种:一是“内地市场永远不可能有收费比赛生存的空间”,二是“天盛模式太超前了,生不逢时”。前一种,正在变得越来越站不住脚。

    2010年天盛破产清算,其背后的金主IDG集团联同新的财团成立新英体育,企图再续内地英超收费转播大业。这四年来,无论是新英本身的策略还是外部环境,较天盛时期都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新英方面,他们的策略不再像天盛那样激进。天盛当年是垄断了电视转播权,不再允许电视台播放比赛,而改以自己成立的欧洲足球频道作为转播载体,但业余的推广制作能力和高昂的价格,令人敬而远之。即便天盛其后将价格一降再降,并开始转卖版权给地方电视台,也已无力回天。相比之下,新英先是通过电视台放了三年的免费英超,以恢复英超在内地的人气。即便在推行付费模式之后,免费场次仍然在视频网站和电视台予以保留。而在付费模式上,新英也不像天盛那样以近两千元包年的价格一刀切,转而将产品根据不同的受众需求进一步细分。

    而过去三年外部环境的变化,恐怕也会令当年的天盛老总宋政感叹“没了孩子来了奶”。网络技术的发展,全方位地为付费模式创造了重要的前提条件:网络速度的提升和终端种类的丰富,令观看直播的体验产生质变;网络支付的便捷培养了用户网络消费的习惯,大大降低了支付的门槛;而几大网络门户过去三年的转播,也培养了一大批新的英超受众。

    但是,新英为英超版权花费的巨资,仅靠分销转播权,要收回成本,希望渺茫。所以,在前期的观望和市场培养之后,大幅度的提价和试水付费模式,势在必行。而从新英对网站和电视台不同的提价幅度,不难窥见他们的未来策略:对网站提价数十倍,狮子大开口的动机,更多的是为吓退对方,他们显然将网络直播视为未来深耕的领域,因此需要一定程度的恢复垄断作为保障。而分销给电视台的版权费,上涨幅度较小,原因是新英还需要利用电视台的覆盖率和影响力,来维系最主流的受众和英超的人气,这既是出于培育市场的考虑,也是英超联盟的要求。

    两家专业视频网站对于稀缺的优质体育比赛资源的需求远高于门户网站,因此愿意承担高昂的非独家版权费用。与此同时,新英也需要合作伙伴来弥补它目前在视频直播用户体验和解说资源上的短板。

    新英相比天盛最聪明的一点,就是从不单干蛮干,更善于审时度势与借助外力。天盛当年的步子迈得太大扯到了蛋,新英则顺势而为步步为营。这一次,付费这一步迈出,步子虽小,但却不太可能再被迫收回去了。可以预见的是,新英接下去还是会两条腿走路——免费收费并行,同时吸收电视台的观众资源、网站在用户体验和销售渠道的优势(当然还有庞大的资金优势),其最终目的,则是逐渐实现全面垄断与付费收看。

    天盛当年死于大环境,也死于自己的倨傲与冒进。脱胎于天盛的新英赶上了好光景,也改掉了旧毛病。免费观赏顶级赛事的时代也许还不会很快过去,但它终将过去。而实现这一点的关键,其实不是新英,而是观众自己。当年抵制天盛拒看英超的人群中,很多人恐怕早已成了付费在线影院的观众,他们曾经坚定不移的消费习惯,一不小心就在互联网时代被“和平演变”了。

    (凤凰体育独家稿件 转载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马玉星] 标签: 英超  付费英超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