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2017年05月24日 09:08:27

凤凰体育评论员:方正宇

很难想象,中长跑项目也会出现百米大战那样的抢跑情况,但这一幕却在上周日举行的首届长春国际马拉松赛中上演了——由于两名选手恶意抢跑,并且导致数百名选手跟随冲出起跑线,导致比赛不得不在几分钟之后重新起跑。乍一看,这次意外似乎只是源自于少数选手的捣乱。但在偶然的背后,恐怕还存在一定的必然性,那就是目前遍布中国各地的“马拉松热”,本身也很像是“抢跑”的产物。

马拉松在中国到底有多热?我们可以直接引用中国田协提供的数据:2016年,中国境内的马拉松及相关运动赛事达到328场,赛事总场次比2011年高出15倍,参赛总人次高达280万。更为引人关注的是,目前热衷于举办马拉松赛的国内城市,已经由过去的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拓展。2015年,举办马拉松赛的城市有79个,而在2016年,这个数字暴涨至133个!

以往看似枯燥乏味的马拉松,为何在这几年实现了跨越式的爆发?其中固然有国人开始积极健身的原因,但这应该并非最关键的因素。真正的发展契机,来自于2014年底由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这份文件不仅提出了2025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5万亿元的目标,而且还规定取消商业性和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审批,通过市场机制积极引入社会资本承办赛事。

政策的推动和松绑,迅速激发了全国各地举办体育赛事的热情。而在各项赛事中,马拉松成为最受青睐的项目。原因有以下几个:一,马拉松项目的参与门槛相对较低,而每场比赛动辄上万的参赛规模,非常有利于地方政府宣传政绩,甚至将赛事打造成“名片工程”;二,马拉松项目的市场容量近乎无限,曾经出现一天内十几座国内城市同时举办赛事的盛况。所以即便国内已经有一些传统马拉松赛举办多年,但也不会妨碍到其他城市新办赛事的空间;三,包括几大体育品牌在内的各路商家,近年来积极用市场力量推动马拉松热。比如某知名体育品牌为了表示对于当地马拉松赛的支持,将所有参赛者名字刻在其品牌旗舰店的橱窗上,形成了良好的商业宣传效果。

在以上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之下,马拉松赛在中国境内的大热完全不难理解。但问题在于,目前热情拥抱马拉松的很多城市,真具备举办高水平赛事的能力吗?以上谈到了举办马拉松的种种好处,但换个角度来看,马拉松对于赛事举办方的要求也是极高的。正因为参赛规模大、比赛时间长,而且还涉及到公共交通、安全维护等事项,会对一座城市的组织能力提出严苛的要求。所以在各地竞相新办马拉松赛的整体背景下,一定会出现滥竽充数或者打肿脸充胖子的反面教材。

比如“猝死”与“替跑”,成为近年来经常伴随着国内马拉松赛报道的两个关键词。至于现象背后的原因,往往还是跟赛事组织不力有关,比如身份验证存在漏洞,比如事前的身体检查和事后的紧急救助都不够充分。说得不客气一点,很多地方从政府到选手都只是忙着凑热闹,却根本没有做好相应的准备。

比如2016年3月举行的广东清远马拉松赛,就创造了一项尴尬的纪录:在总共2万名参赛选手里面,接受救助的人次居然高达1.2万人次,其中肌肉痉挛的人次近万。相比这些不可思议的数据,现场还出现了令人哭笑不得的一幕——在组织方为选手们准备的完赛包里,有些水果的品相实在令人难以产生食欲,至于看上去最诱人的一件蛋糕状物品,被选手吃到嘴里才发现居然是肥皂!

类似的笑话,绝不只是产生在清远一地。同样在2016年,首届南昌马拉松赛搞出了“大乌龙”:在官方颁布的成绩证书上,居然将南昌市长郭安的英文印成了吉林市长张焕秋的英文,被认为可能是工作人员随意复制粘贴后的结果。而在2016年举办的第二届南京马拉松赛上,出现了多名外国选手跑错路线导致“迷路”的意外。不难发现,在这两年新办的马拉松赛中,更容易出现此类由于经验不足而导致的奇特现象。

此外还有一个现象必须引起高度警惕。那就是尽管马拉松赛的商业前景被广泛看好,但在某些地区所举办的赛事中,已经传出组织者拖欠选手奖金的新闻,证明现有的繁荣中也可能存在着各种泡沫。

所以回过头来再看第一次举办的长春马拉松赛,出现选手抢跑的新闻似乎也不足为奇。实际上,除了这次变故之外,本届赛事还存在着其他一些令人遗憾的地方,包括移动厕所的设置不够合理,部分志愿者缺乏专业素质。在比赛结束之后,赛事组织者为此专门在公众号上向各界致歉。

当然,也没必要将所有板子都打在长春马拉松赛和相关组织者的身上。实际上,有不少城市在举办马拉松赛的问题上都处于“抢跑”位置,并且由此制造出一系列乱象。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到底该不该把他们都召回起点,等待真正准备就绪之后才重新出发呢?

(凤凰体育独家稿件 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扫一扫了解更多
凤凰体育微信

凤凰体育微信

凤凰体育微博

凤凰体育微博

聚焦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