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乡支教、投身慈善,这部纪录片告诉你一个不一样的姚明
体育
体育 > 滚动 > 正文

下乡支教、投身慈善,这部纪录片告诉你一个不一样的姚明

原标题:下乡支教、投身慈善,这部纪录片告诉你一个不一样的姚明

|郭福瑞

奔波于各种场合对于如今的姚明来说已经是再正常不过的节奏,俗话说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这在姚明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身背中国篮协主席、CBA公司董事长和姚基金发起人等多重身份,即便已经分身乏术,姚明还是需要将自己的时间及精力分作几份,从而来应对不同的工作,而他也深谙每一种身份都意味着使命和责任的道理。

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也不例外,姚明奔走于两地,又一次切换着他的不同身份。在昨日的CBA选秀大会上,姚明身着西装革履,宣读着改变中选球员命运的结果。而此前一天,身为姚基金发起人的姚明,在长沙公布了今年姚基金和姚明慈善赛的计划。与此同时,由姚基金与筑梦者团队推出,想象传媒出品的纪录片《筑梦者姚明2•光芒》正式上线,仅仅两三天的时间,这部影片便广为传播,赢得了诸多好评。

《筑梦者姚明2•光芒》是《筑梦者姚明•CHANGE》的续作,其刻画的是身处慈善公益中的姚明,纪录了姚明在2015年去四川广安市白市镇第二小学支教,选拔贫困地区青少年参加“姚基金希望小学篮球季”比赛的一段经历,同时也将2017年在香港举办的姚基金慈善赛幕后筹备的点滴故事呈现给了观众。

相信看过影片的人都会被姚明的那份执着所感动。在白市镇第二小学,姚明颠覆往日形象,他穿着一身灰色运动服,端着水盆到一个烟囱似的狭窄空间洗澡,躺在两块木板拼接而成的简易床上睡觉,农村的环境对于他这样的巨人来说是困难的,这让他显得有些“笨拙”。

与此同时,为了能够激发孩子们对于篮球运动、对于体育的乐趣,姚明积极地准备教学内容。不过,由于是首次担任支教志愿者,姚明的教学工作还并不熟练,在两周支教生活的一开始,姚明会与其经纪人陆浩沟通总结教学中的不足,并在一旁认真地记着笔记,如同一位虔诚求学的学生。

而支教的过程其实也是相互影响的过程,不仅是姚明将更好的资源带给孩子们,相反,孩子们的天真无邪,以及对于运动的热情也在感染着姚明,这成为他不断坚持公益的动力。

在姚明支教的学生中,一个叫梁宗伟的孩子引起了他的注意,这个孩子对于篮球饱含热情,即使跌倒也立即爬起来重新投入防守中,姚明因此给予了这个孩子更多的指导,而梁宗伟也将情感反馈给姚明。

“梁宗伟,可能我对他稍微照顾了一下,我感觉他挺有天赋的,也特别喜欢篮球,所以对他多指点了一下。他后来偷偷塞了一块饼干给我,说‘老师,这个(上课)可能时间长了,你饿吗’?这个细节让我感觉沟通是双向的。并不是我到这教他们一些篮球,他们学到了这样,他们是有种反馈,这实际上不是一块简简单单的饼干,是一种反馈,他心里想着你。”姚明笑着回忆道。

姚明在片中感悟道:“他们(孩子们)眼睛里有一道光芒,这道光芒是射向篮球的,他们看到篮球上去抢的时候,眼睛里有光芒。”影片最终也将名字定为“光芒”,这两个意味深远的文字不仅代表着孩子们的纯真,同时也承载支教和公益背后的巨大社会意义。

当然,纪录片的时长是有限的,它只能纪录几个短小的故事。而自2008年汶川地震时成立以来,姚基金已经走过10个年头,这期间被资助的人数已经十分庞大,而姚基金也从最初的灾后支援逐步转向了乡村体育教育。

启始于2012年的“姚基金希望小学篮球季”便是姚基金如今重点的工作项目之一,其开创了专业体育支教+篮球训练+层级联赛”的乡村学校体育支教模式,这让偏远地区的孩子们真正感受到了体育“以体育人”的魅力所在。“姚基金认为体育课是人格的教育,体育重在育人,希望姚基金希望小学篮球季可以服务到这些偏远的、体育基础设施和师资力量欠发达的地区。”姚明表示。

从目前的数据来看,“姚基金希望小学篮球季”的成绩已经不容小觑,截至2018年7月,这项公益活动已覆盖中国25个省区,参与学校累计超过500所,参与学生超过92万人次,支教志愿者达1789人次。

影片另一大重点讲述了姚基金慈善篮球赛,这也是姚基金的另一个重要活动。姚基金慈善赛则最早可以追溯到2007年的姚明纳什慈善赛,姚基金多年来一直邀请美国NBA球星和中国本土明星明星志愿参赛。如今回想起来,姚明当初都未曾想过坚持了这么久。“当时的想法就是去捐一笔钱,尽可能做一些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然后通过我们的影响力,呼吁大家对慈善赛关注,甚至在当时都没有想到要如何去让别人持续关注。”

不过,有人也会对姚基金慈善赛产生质疑,或者认为这是姚明的“秀场”。2017年,姚基金慈善赛历史首次来到香港,不过一些售票宣传时所说的球星未能按照计划出席,这引来一些球迷的不满和个别香港媒体的追问,不过这并未影响慈善赛的最终效果,即便是慈善活动环节也引来球场内阵阵欢呼。

台前热闹非凡,姚明在台下的付出却没有多少人能够领略。众辉总经理李璐在影片中透露道:“每一届慈善赛,是姚明亲自挨个给球员打电话,当他能邀请10个球员到现场比赛时,他要打出去的电话,应该是三到五倍,而且中国和美国还有时差。”

姚明也会有抱怨的时候,他会苦恼地说一句“下次再也不办了”,但下一次还是会坚持。“十年之前是一种激情,十年之后是一种理性和责任。”姚明感慨道。

而对于那些偏远地区的孩子们来说,姚基金为他们提供的不只是篮球课程和人声鼎沸的赛场,更是对于精神的鼓舞和历练,这对于这些处于弱势地位的孩子来说弥足珍贵。当以体育的方式去塑造他们的精神世界时,他们才能被赋予一种更强的气质,白岩松认为这种气质就是“接受失败,但是随时准备去赢”。这是改变贫穷命运的关键,是体育之于扶贫的重要意义。而姚明是其中坚定不移的践行者。

从《筑梦者姚明•CHANGE》到《筑梦者姚明2•光芒》,两部纪录片呈现了完全不同的姚明,但两种形象都具有领导者的气质,前者讲述的是运动生涯和工作中的姚明,后者则是还原了慈善家姚明。

不过就像白岩松所说:“不要把姚基金所做的事,简单地理解为慈善和公益。由篮协去做俱乐部、国家队和各级青年队的的发展,而以姚基金去打基础、去把篮球融入生活,这两件事在我看来是一回事,水乳交融。”在前后多种身份下,姚明所做的事情其实是一脉相承的,在中国篮协主席和CBA公司董事长的位置上,他推动篮协和联赛的众多改革,而在姚基金发起人的位置上,他游走于金字塔塔基,做着普及教育工作,二者实际上都是在为中国篮球储蓄力量。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