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小将》作者高桥阳一后来在21世纪初曾画过另一部日本足球题材的漫画《野狼前锋》,其中男主角的哥哥就是米兰10号。而在此之前,《足球小将》中那些天方夜谭般的情节便已成真,大规模的留洋军团和打入世青赛决赛,日本人是把几本漫画当成了按图索骥的梦想地图。本田圭佑小时候讲述未来梦想的作文,他写道:“要努力地练习成为世界第一,成名后被外国邀请进入欧洲的意甲,穿着10号成为主力。”现在,他终于梦想成真。不过,张稀哲、武磊和张琳芃们却被中超土豪老板用“国内收入比国外更高”这样一个全新诱惑劝阻。冈田武史曾说,中国球员似乎没有很大的理想和抱负。因此,自古以来,多少以梦为马,就这样变成了以梦为宝马。 [详细]
1968年,24岁的釜本邦茂为日本球员挥下了留洋第一锤。他远赴西德试训了三个月,但德甲梦最终未能如愿。1977年,时值25岁的奥寺代表科隆出战杜伊斯堡,成为德国赛场上的第一位亚洲球员。第一赛季,奥寺就出场20次攻入4球,随科隆斩获德国杯和德甲联赛双冠王。第二年他征战欧洲冠军杯,再创亚洲球员的纪录。1982年,15岁的三浦知良自费远渡巴西,签约贝利的母队桑托斯。[详细]
1994年三浦知良加盟热那亚,亚平宁球队看中的更多的是其身后庞大的商业利益。中田英寿加盟佩鲁贾时也是如此,350万美元转会费中的大部分仍由日本企业出资。中田在加盟佩鲁贾的第一个赛季坐稳了主力,更在第二年被罗马相中。中田随罗马拿到了意甲冠军,实力得到认可。同时代的稻本润一、小野伸二等人也开启了留洋生涯。中村俊辅更是从意甲升班马雷吉纳起步,蜕变成亚洲顶尖球星,被凯尔特人招致麾下。06-07赛季,中村用一记精彩绝伦的任意球,让曼联成为了自己职业生涯巅峰的垫脚石。同年,他斩获苏超最佳球员及俱乐部票选最佳球员两项大奖。 [详细]
08年夏天,随着高原直泰的撤离,庞大的海外军团只剩下中村一人。也是这一年,日本完成了第三波留洋模式的转型。长谷部诚来到沃尔夫斯堡,初露锋芒的本田圭佑以荷甲芬洛作为自己的欧洲落脚点。长友佑都加盟国米后,成为真正意义上第一个成为欧洲顶级豪门主力的日本球员。香川真司从J2联赛即被多特蒙德看中,加盟后立刻成为绝对核心,连续两年获德甲冠军。随后他又以暴涨的身价加盟了曼联。日本留洋军团呈现井喷式爆发,位置覆盖前、中、后三线,足迹遍布45个国家。[详细]
在世界杯和奥运会之外,日本足球水平的全面提升也极大地拓展了日本年轻球员的活跃舞台:长谷部诚07赛季活跃于亚冠联赛,作为浦和队问鼎亚洲的最大功臣吸引了包括德甲名门拜仁慕尼黑、意甲墨西拿等多家球会的兴趣;森本贵幸05年出战世青赛,这才有了06年7月意甲卡塔尼亚主动抛来橄榄枝;吉田麻也早在代表日本国青队出战06年SBS杯国际青年足球赛时就引起了外界瞩目,如今经由荷甲芬洛效力于英超南安普顿的他已成长为日本国足后防绝对核心。日本足球水平从成人组到青年组乃至俱乐部层面的全面提升,让越来越多的日本年轻球员握有了通往欧洲的过硬筹码,留洋低龄化趋势反过来也促进了他们更好地适应海外环境,“年轻,才有将来”。 [详细]
日本球员留洋深谙务实之道:先脚踏实地地选择荷兰、法国的中坚俱乐部,力求“先走出去,有比赛可打”,再以此为跳板通往欧洲顶级球会。正因为“我要留洋”而不是“要我留洋”,所以无畏艰难,不惜付出卓绝努力。成功的日本球员无一例外都选择了尽快掌握外语积极融入球队,长谷部诚加盟德甲半年已无需动用翻译,南非世界杯上作为日本队队长向裁判据理力争的一幕更是直播到了全世界。有谁知道,当初他可是抱着德语字典踏上德甲之旅的。[详细]
J联盟规约:只有律师和国际足联官方公认足球经纪人才有资格运作球员
当下,日本足协官方公认的职业经纪人仅有不到30名,与国际接轨全球同步的严格准入标准确保了经纪人的质量。他们也允许本土之外的国际足联会员足协公认经纪人参与日本球员的运作, 这些职业经纪人多在欧洲足球圈拥有人脉,长年往返于欧洲和日本之间,为日本球员走向海外牵线搭桥。一个颇为醒目的人物当数在德国足协登记在册的德国人托马斯-克洛泽,在日本J联赛看台上极为活跃,操作成功的最著名转会案就是香川真司。 [详细]
足协主席:如果没有更多球员在欧洲强队站稳脚跟 日本就无望赶超世界水准
日本足协一贯倡导的“PLAYER FIRST!”的育人理念,当因为改革等等遇上困难或挑战时,每一名指导者都应该以“如何做才是对球员最好的”作为判断和抉择的根本依据,不以眼前的胜利为目的,“以长远眼光培养球员”。因此,当俱乐部利益与球员个人意愿相冲突的时候,J俱乐部往往以球员意愿为优先考量。21岁的香川真司刚刚打上J联赛,就接获多特蒙德的招揽,大阪樱花虽不愿过早放走核心,最终仍一遂其心愿。[详细]
结语:有不少中国的“米兰球迷”因为本田圭佑披上米兰10号而火冒三丈。他们的愤怒,与其说是针对本田圭佑的国籍或AC米兰,还不如说是对本国球员失望之情的一种无奈转移。愤怒最大的催化剂,不是对于对手的恨,而是自身的无力感。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