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者揭秘乒乓外交始末 输给“美帝”遭到责问
2009年07月21日 14:31中国体育报业总社 】 【打印0位网友发表评论

周总理说,小庄你来当团长

在庄则栋家的客厅里,悬挂着一张他与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握手的照片,这张照片拍摄于1972年4月中国乒乓球代表团对美国的回访。

在此之前的1971年12月28日,周总理在人民大会堂接见一个美国代表团,请庄则栋一起陪同。会见之前,周总理对庄则栋说:“小庄,明年中国乒乓球队回访美国,代表团团长你来当。”庄则栋回答道:“总理,我不行,我太年轻。”周总理又说:“没关系,给你配两个副团长——一个体委的李梦华,一个外交部的钱大镛。”

在庄则栋眼中,“乒乓外交”是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策划的一个伟大的战略,他们通过“乒乓外交”这一事件,使整个世界的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庄则栋说:“在五彩缤纷的世界里,只有伟人的慧眼才能抓住这看似十分平凡却是非常非常关键的事件。”这就是庄则栋亲历“乒乓外交”的最大感受。

张燮林:输“美帝”遭责问

中美“乒乓外交”自1971年拉开序幕,作为这一重大事件的亲历者,有两件事给当时的中国乒乓球队队员张燮林留下了深刻印象——

1971年4月美国队访华期间,张燮林等参加世乒赛的中国队主力队员恰好在香港进行表演比赛,因此没能在北京与美国队交手。

当中国乒乓球队结束访问回到北京不久,张燮林接到了一个责问电话……

“有一天晚上,一个电话打到乒乓球队,恰好是我接的。”张燮林回忆道,“对方也不说找谁,劈头便严厉地责问:‘你们乒乓球队是怎么搞的?国家培养了你们好多年,怎么就这么不争气!打乒乓球竟然输给美帝国主义,太丢我们中国人的脸了……’听到这里,我赶紧向对方‘检讨’,说我们要认真吸取教训,刻苦训练,绝不辜负祖国人民的期望,并请他看我们今后的实际行动。”

周总理安排美国乒乓队看样板戏

在美国乒乓球队和时任美国总统的尼克松先后提出访华后,当时的中央高层领导中曾出现过反对的声音,一些和我国“友好的国家”也提出了反对意见,面对这种内外兼有的压力,毛主席、周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坚持“乒乓外交”,对中美关系的发展、中日邦交正常化等重大问题做了原则性指示,并对我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提升国际地位,揭露“台独”、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等重大历史使命做了战略性考虑。

据一些已经公开的史料记载,以毛主席为核心的党中央紧紧抓住了历史机遇,当时主持外交工作的周总理1971年为了来访的美国乒乓球队行程安排,及1972年尼克松访华的顺利进行,不辞劳累、鞠躬尽瘁地抓好每一个细节。

据周总理当时的秘书钱嘉栋回忆毛主席、周总理重要批示的一些记载,1971年4月10日至17日美国乒乓球代表团访问我国时在北京和上海进行了两场比赛,期间周总理每天都有详尽明确的批示应对各种突发情况。如1971年4月12日11时周总理在批示完美国乒乓球代表团的几个行程后,还特意指出“可以安排他们去参观故宫”;4月13日晚建议“看样板戏的剧场,既然政协礼堂不太合适,应安排在人民大会堂三楼小礼堂”,对样板戏剧场的变动做了妥善的安排。

4月14日凌晨,当周总理得悉美国、加拿大几名队员突然生病,美国乒乓球代表团等对我方翻译发生误会,以为我国有意把美国队员留下不让走,于是让钱嘉栋同志迅速告知有关单位,一方面尽快对生病的美加队员给予治疗,争取能参加当天下午周总理接见,如果因病不能参加谈话,仍希望他们能参加合影,并特意指出要看他们的健康状况和征得他们团长的同意;另一方面明确告知美国乒乓球代表团等不要相信某些外国记者的“胡说八道”,“我们做事是光明磊落,接待他们完全处于发展两国人民友好。我们保证,他(指美国乒乓球代表团等)带来的人全部会同他回去,即使有的一时走不了,也一定尽早送到香港,那时需要专机专车。”妥善处理好这一误会后,我方的举措后来得到了各方的高度赞扬。

4月15日早晨5点半,钱嘉栋的电话里传来了周总理关于随团记者妥善安排的批示;上午9点,值班室接到当时外交部值班室主任徐连儒的电话,得知周总理对访问团长和队员是否同乘一辆车做了细心的交代。16日晚上,周总理签名同意了澳大利亚乒乓球队访华,为让世界了解中国的下一位朋友敞开了大门。

从1972年7月4日当时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北京军区司令员李德生同志一次讲话的史料记载中可以了解到,毛主席同意的“乒乓外交”这个重大决策得到了大多数人的拥护,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新增了20多个建交国家,像美国、荷兰等国由长达20多年的代办级外交关系终于升格,这些鲜活的事实让大家充分认识到了“小球转动大球”的深远意义和远见卓识。

梁戈亮:见证友谊代代相传

“当时男队由庄则栋、李富荣带着我、郗恩庭和李景光,总教练是徐寅生。”那是在1971年的第31届名古屋世乒赛,21岁的梁戈亮与队友一起在男团决赛中大胜东道主日本队。不过与这次男团夺冠相比,梁戈亮与一位美国“嬉皮士”的练球,反倒在随后几十年里一再被人们所提起。

“那天是在中国队的训练场地和时间内,我们的训练时间本身也不多。”就在中国队训练时,美国队队员科恩主动走过来,问能不能一起练练球。回忆起38年前的往事,梁戈亮轻松的言语之间居然带出了一个“玩”字。“这毕竟只是运动员之间的正常交流,也没什么顾虑,我就和他玩了一会儿球。”

中美乒乓球选手之间看似偶然的接触和碰撞,实际上恰恰是两国人民渴望增进交流和了解的自然反应。“回到北京之后,总理非常高兴,在人民大会堂宴请我们,代表主席代表全国人民欢迎我们回来。”梁戈亮说,“在赛场上我们从薄冰上走了过来,取得了胜利,而在政治上,打开了中美之间的对话。”

“过去的很多老朋友都渐渐退下来了,不过也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参与进来,我们的友谊就需要这样一代代传递下去。”

  0位网友发表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编辑: 李岩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