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是伦敦奥运周期第一年,世界各国羽毛球队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新老交替,不变的是,国际羽坛仍然是中国选手的天下:苏迪曼实现“三连冠”、世锦赛夺得四金、国际公开赛屡屡折桂,一系列佳绩进一步确立自己的优势地位。虽然整体实力与国羽队不可同日而语,但传统强队在国际大赛仍然表现出足够贵族气质。
大赛一统天下
09赛季有两项世界顶级赛事——苏迪曼杯、世界锦标赛,两项大赛国羽队均取得压倒优势。
5月中旬在广州举行的苏迪曼杯赛,国羽队展示出众的实力,前后五场比赛国手均零封对手,以明显优势连续第三次捧起苏迪曼杯。在羊城,国羽队还创造了七夺奖杯,连续八度闯进决赛的新奇迹。
苏迪曼杯赛,新人王仪涵、王琳和马晋挑起了重担,他们在赛场充分展示良好实力和旺盛斗志,尤其是女单小将王仪涵,有四场比赛进入上场名单,与北京奥运会铜牌得主、印尼好手尤利安蒂交锋时,她在一度遇到困难的情况下顽强拼搏,最终挫败强大对手。另一员女单小花王琳,以及与郑波联袂参加混双的马晋也展示风采。名将林丹、蔡赟/付海峰在关键场次发挥了核心球员的作用,为中国队顺利夺冠立下汗马功劳。
三个月后在印尼海德拉巴举行的世锦赛,羽球国手又一次创造辉煌,夺得五个单项中的4枚金牌,另外还夺得3枚银牌、3枚铜牌,进一步奠定自己在国际羽坛的领先地位,这也是往届比赛最佳战绩之一。男单名将林丹一路击败盖德、索尼和陈金等六位对手,第三次站在世锦赛男单冠军领奖台,超越前辈杨阳20年前创造的两连冠业绩,成为世锦赛史上男单第一人。从06马德里世锦赛到09海德拉巴世锦赛,加上北京奥运会,近四年举行的顶级赛事男单金牌无一例外地落入林丹囊中,“超级丹”在创造“林丹时代”的同时,也创造了中国羽坛一个新辉煌。女单赛场,卢兰、谢杏芳和王琳分获前三名,王琳成为第9个获得世锦赛女单冠军的中国选手。中国女双派出“两老”带“两新”的阵容,“两老”即张亚雯/赵婷婷、杜婧/于洋,“两新”是成淑/赵芸蕾、马晋/王晓理。面对各路对手,中国女双依然保持明显优势,四对组合无一例外地闯进四强,这也是中国女双继2006年世锦赛后,第二次囊括四强席位。中国男双是国羽队的短板,在同伴一一失利的情况下,蔡贇/付海峰尽显风采,他俩先后击败了拉蒂夫/塔扎里、郑在成/李龙大等强手,继2006年世锦赛后又一次夺得这一赛事的金牌。风云组合的夺金,也使国羽队平了世锦赛历史第二佳绩。
一系列国际公开赛,国羽队依然匹马领先。全年12站超级赛,国羽队缺席了前两站赛事,此后有多名主力缺席了数站比赛,即便如此仍夺得29枚金牌,总数甚至高出马韩丹印四强的总和。尤其是在国际羽坛历史最悠久的全英公开赛,国羽一举包揽五枚金牌,创造了这项百年赛事史上近71年以来的首例。在黄金大奖赛、大奖赛两级赛事,国羽队更多是派出年轻选手或是二队新秀参赛,取得了较出色的战绩。
新秀脱颖而出
奥运会后,张宁、高凌、杨维、张洁雯、魏轶力和陈郁六位世界冠军引退,他们涉及男单、女单、男双和混双四个项目,前四人还是奥运冠军身份。虽然主力队员人员变动较大,但国羽凭借丰厚的人才储备,一拨新秀及时挑上重担,他们在国际公开赛甚至是苏迪曼、世锦赛被赋予重任,出色地完成了考察战。
苏迪曼杯赛,王仪涵、王琳取代老将卢兰,以及参加过奥运会的小师姐卢兰,共同承担了女单重任。前后五场比赛,“二王”无一例外地击败对手,为中国队实现“三连冠”立下汗马功劳。马晋和老将郑波先后两次联袂上场,均击败对手。首次经历世界顶尖大赛的众花以较为出色的表现交上了一份不错的答卷。其中王琳、马晋和潘攀首次登上世界冠军领奖台。
最新一期世界排名榜显示,王仪涵、王琳囊括女单前两位,马晋/王晓理、成淑/赵芸蕾分居女双第一、第三,北京奥运会后才合作的“老少组合”郑波/马晋列混双第三。世界排名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每位(对)运动员在国际羽坛的地位,如此多的新秀跃上排名榜前列,足以看出国羽队已基本完成了新老交替“磨合期”。
当然,这拨新秀同样存在着年轻选手常见的毛病——波动大。王仪涵、王琳全年整体表现出色,但一些比赛仍暴露出发挥欠稳的毛病,如王琳在印尼公开赛决赛不敌实力逊色于自己的印度新秀内瓦尔,再如王仪涵在一系列公开赛频频夺标,但在世锦赛却大倒热灶,第三轮出人意料地以0:2不敌二流选手申克(德国),止步于1/8决赛。即便是优势更为突出的女双,同样存在这一现象:成淑/赵芸蕾、马晋/王晓理在国际公开赛也有失常表现;最突出的例子是不久前举行的东亚运,马晋/王晓理、成淑/赵芸蕾均败在前中国选手张丹/张之博(中国澳门队)拍下,马晋/王晓理还负于中国台北的简毓瑾/程文欣。诸新秀屡屡输给整体实力不及自己的对手,说明她们比赛驾驭能力有待提高。一个月前,谢杏芳、赵婷婷宣布退役,两位世界冠军的淡出,对年轻选手提出了更高要求。
男线后劲不足
新赛季,国羽队涌现出谌龙、陶嘉明等新秀,他们在一系列国际比赛取得较好成绩,让人看到男线新生力量的不俗才华。不过与女线相比,国羽男线涌现的新秀阵容明显单薄,尤其是还没有出现具备挑战骨干队员的小将。
男单仍然是林丹一枝独秀,陈金、鲍春来与林丹仍构筑成中国男单“三驾马车”。林丹在国际赛场的优势似乎越来越大,但他毕竟在世界羽坛活跃多年,即便能将好状态延续到伦敦奥运会,中国男单也需要打造与他实力相仿的新秀。谌龙是一队男单小将中年度表现最佳的选手,他在菲律宾公开赛等二三流国际公开赛多次夺得奖牌,甚至是金牌,给中国男单组带来一丝新意。不过与三位师兄相比,谌龙的整体实力还是差距,即便是迎战被伤病缠身的鲍春来,谌龙也难有胜机。
北京奥运会后,男线组先后打造出徐晨/郭振东、何汉斌/孙君杰、柴飙/刘小龙等新组合,但全年比赛没有一对拿出让人眼前一亮的成绩,一些组合甚至中途夭折。在苏迪曼、世锦赛以及超级赛赛场,为中国男双争得一席地位的仍然是“风雨组合”这对老搭档,中国男双青黄不接现象可见一斑。“风云”两将均是奔三老将,即便他俩威风不减当年,在09赛季摘取世锦赛、全英公开赛等赛事金牌,但中国男双不能一直将宝押在他俩身上,否则有可能重现当年男双在汤姆斯杯赛拖后腿的一幕。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编辑:
李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