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国务院发布「体育强国建设纲要」,让体育成为中国名片
体育
体育 > 滚动 > 正文

重磅!国务院发布「体育强国建设纲要」,让体育成为中国名片

9月2日,在全国孩子们开学的这一天,国务院印发了《体育强国建设纲要》,这份一直规划到了2050年的文件,充分证明了国家对于体育的高度重视,毫无疑问,与2014年的「46号文」类似,这份多达6000字「40号文」也将成为行业的重要助推。

内容整理自:中国政府网、人民网

不知道有多少人,把2014年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也就是俗称的「46号文」看了无数遍,甚至打印出来,贴在了墙上,反复阅读,期待能找到新的机遇,而2025年「5万亿」的产业规模,则如同远航的彼岸。

从2014年的「46号文」,到如今的2019年,近5年的时间里,大大小小几十份文件陆续发布,给行业带来过不少希望,但由于发展进程的问题,很多政策的落地也并非一蹴而就,每次政策带来的行业涟漪,有时极大,有时则相对有限。

不过,2019年9月2日的这份《》,其力度和强度都非过去的文件可比,也引发了整个体育行业的各个细分赛道争相转载,进行传阅。

我们不妨一起来看看这份文件的几大重要方向——

一、目标

到2020年,建立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体育发展新机制,体育领域创新发展取得新成果,全民族身体素养和健康水平持续提高,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初步建立,竞技体育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体育产业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上取得新进展。

到2035年,形成政府主导有力、社会规范有序、市场充满活力、人民积极参与、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公共服务完善、与基本实现现代化相适应的体育发展新格局,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实现现代化。

全民健身更亲民、更便利、更普及,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45%以上,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5平方米,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的人数比例超过92%;

青少年体育服务体系更加健全,身体素养显著提升,健康状况明显改善;

竞技体育更好、更快、更高、更强,夏季项目与冬季项目、男子项目与女子项目、职业体育与专业体育、「三大球」与基础大项等实现均衡发展,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

体育产业更大、更活、更优,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体育文化感召力、影响力、凝聚力不断提高,中华体育精神传承发扬;

体育对外和对港澳台交往更活跃、更全面、更协调,成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和「一国两制」事业的重要方面。

到2050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体育强国。人民身体素养和健康水平、体育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居于世界前列,体育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标志性事业。

二、五大战略任务

(一)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二)提升竞技体育综合实力,增强为国争光能力

(三)加快发展体育产业,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四)促进体育文化繁荣发展,弘扬中华体育精神

(五)加强对外和对港澳台体育交往,服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和「一国两制」事业

三、九大工程项目

(一)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工程、

(二)全民健身活动普及工程、

(三)青少年体育发展促进工程、

(四)国家体育训练体系构建工程、

(五)科技助力奥运工程、

(六)体育产业升级工程、

(七)体育文化建设工程、

(八)体育志愿服务工程、

(九)体育社会组织建设工程

四、六大政策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三)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四)加快体育人才培养和引进

(五)推进体育领域法治和行业作风建设

(六)加强体育政策规划制定等工作

在其相关内容中,不仅提到了全民健身的相关内容,对于做好2020年东京奥运会、残奥会和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备战参赛工作有指引,也对于竞技体育例如「三大球」和「冰雪」进行了特别关照,而互联网健身和智能化等方向也有涉及……可以说,这是一个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的文件。

在接受人民网采访时,国家体育总局政策法规司负责人透露,该文件从2017年10月开始起草筹备,调研了江苏、浙江、上海、陕西、四川等多个省市,在《纲要》征求意见稿中征求并采纳了41个中央和国家机关部门的意见,并根据39个相关部门的意见进行反馈修改和完善之后,最终落成的。而对于篇幅的控制,也让文件的内容足够精炼。

从陆续不断的文件,以及最终的「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可以看出,国家对于发展体育产业有着强大的政策支持,在政策的基础上,培养体育的消费市场则是更关键的因素。

政策文件已经发布出来了,在期待落实的过程中,这其中趋势则更值得整个行业期待。

政策与数字本身只是一个指引,最终体育产业能发展到怎样的高度,是否的真的迎来一个黄金时代,就要看我辈的努力与坚持。

让体育成为中国的名片,让体育成为时代的最强音吧!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