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可口可乐的协助下,「魔爪」顺利地进入了以中国为首的亚洲市场。但面临中国国内能量饮料市场群雄并起的局面,「魔爪」想要复制美国市场的成功,还需要更多的「神营销」案例,以及更多的时间。
「体育梦工场」是ECO氪体的合作媒体品牌,专注于观察体育营销领域的新闻动态,为品牌赞助及合作提供优质内容与深度服务。
借势大热游戏,魔爪巧植入
营 销 研 究 所
2019年12月13日,被称为「游戏奥斯卡」的2019 TGA颁奖典礼收官。备受关注的游戏作品《死亡搁浅》遗憾与「年度最佳电子游戏」失之交臂。
这款基于PS4主机平台制作的游戏,由日本著名游戏制作人小岛秀夫主导开发。 不过,整款游戏无论在故事架构,声画制作还是玩法体验上,都做了不少大胆且富有创新性的尝试。 比如,该作开创性地在电子游戏内,为美国著名能量饮料品牌「魔爪」Monster Energy做了巧妙的赞助露出,着实让人眼前一亮。
《死亡搁浅》的游戏故事背景,建立于大灾难后的人类末世。玩家在游戏中扮演一名「快递员」,完成各种运输物资的任务,并需要时刻小心怪物「BT」的袭击。
而「魔爪」功能饮料,在游戏中露出的方式有二:
其一是在野外时,利用智能水壶将雨水或者河水过滤为「魔爪」功能饮料,在执行送货任务途中随时补充体力;其二是在基地休息室内,玩家可通过饮用桌上的「魔爪」功能饮料,提升最高体力值。
基地休息室内,玩家可以在桌子上很容易地发现「魔爪」功能饮料
甚至,当玩家在基地休息室内饮用「魔爪」功能饮料时,也都会看到游戏主角扮演者「弩哥」诺曼·瑞杜斯喝完整罐饮料的画面。
《死亡搁浅》游戏主角扮演者「弩哥」诺曼·瑞杜斯在游戏中豪饮「魔爪」功能饮料
有趣的是,在《死亡搁浅》发售的11月8日当天,Monster Beverage的股价也获得了大幅上涨。 通过股市收盘纪录,公司当日收盘价为58.16美元,比其前一天7日的收盘价56.64美元上涨1.52美元,可以说一个月来Monster Beverage最大的一次涨幅。
11月8日,魔爪的股价飞涨
既做了植入,还完美地将产品功能也带入到了游戏流程中,「魔爪」的借势营销可谓巧妙。但 游戏内植入广告,其实并不是一件新鲜事。
在上世纪70年代家用游戏主机开始普及时,品牌便以「植入」甚至「订制」的方式出现在游戏中,直达受众用户。而近年来随着手游的崛起,大量互联网品牌也开始通过终端用户高频使用的这一「虚拟」场所,开始为自己的广告植入寻找最佳位置。
2017年京东于一款「吃鸡」类手游内的广告植入,便是一个游戏广告软植入的典型案例。
布局全球市场,魔爪离开「舒适圈」
营 销 研 究 所
借助热门电子游戏巧做营销的背后,其实也是「魔爪」布局全球化战略的新尝试。这款向来与竞速运动、极限运动强绑定的功能饮料产品,也在不断寻求着营销创新之道。
近年来,为了破圈美国市场,「魔爪」也频频在全球范围内发力,逐步撼动着功能饮料市场领头羊奥地利红牛的霸主地位。
根据欧睿国际的一份市场报告,在2015年全球能量饮料销售收入为382亿欧元,并预计此项收入将在2020年达到534亿欧元。在这项报告中,奥地利红牛占据全球30.2%的市场份额,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仅次于奥地利红牛就是美国怪物能量饮料公司,占有21.1%的全球市场份额。
不过,要具体了解如今「魔爪」的营销策略,还要先从他们的产品前身——Hansen Natural说起。
对于很多第一次看到印着恐怖爪子的「魔爪」黑色罐的人来说,恐怕很难将这个品牌与「清新」、「自然」等字眼联系到一起。可实际上,在2002年推出能量饮料「魔爪」之前,Hansen Natural只是一家生产果汁和天然苏打水的小公司。
Hansen Natural出品的苏打水和果汁
1992年,南非律师Rodney Sacks与同胞HiltonSchlosberg,联合一些投资人以1460万美元收购了当时12名员工的Hansen。最初的Hansen沿袭着之前的发展道路,以绿色天然的产品作为主打产品,获得了一定的发展。
在1996年,当知道红牛在英国的成功之后,Sacks意识到能量饮料的巨大市场,推出了Hansen第一款能量产品—添加了人参的思慕雪,并在1997年推出了一款市场反响还不错的能量饮料,而同年红牛进入美国市场。
对于一个还不成熟的产品来说,想要面对面生怼红牛显然是异想天开。当红牛迅速占据美国市场的时候,Hansen的能量饮料产品压根没翻起什么浪花,距离现在称霸美国的「魔爪」还有不短的距离。
而创造「魔爪」营销神话的关键人物,叫做马克·霍尔(Mark Hall)。
怪物能量饮料公司前CMO马克·霍尔
Mark Hall于1997年加入Hansen,成为这家公司的首席营销官。在他的建议下,Hansen的能量饮料改名为「魔爪」,并确定了绿色鬼爪的标识,定位彪悍的美国文化,以年轻人为目标人群,形成了狂野彪悍的品牌形象。
在2002年Hansen公司推出「魔爪」之后,这一品牌获得了巨大的成长,这一点从它的股价情况就可以看出:从2004年8月18日开始,「魔爪」的股价由1.36美元上涨到了2016年8月19日的160.78美元,涨幅117倍,冠绝全美股市。
2009年以来「魔爪」的股价走势
而在2014年,「魔爪」更是与可口可乐达成协议,可口可乐以21.5亿美元收购16.7%股份,成为「魔爪」的大股东之一。在这次股权交易之后,「魔爪」可以得到可口可乐在全球的销售渠道协助,并获得了可口可乐旗下的其他能量饮料品牌。
当然,Mark Hall在职期间最大的贡献,是为「魔爪」确定了以低成本赞助极限运动赛事的市场策略。
尽管在极限赛事赞助方面,先人一步的红牛是绝对的一哥,但作为后来者的「魔爪」并不落下风。如今,不管是自行车越野、摩托车锦标赛和拉力赛;还是滑板、滑雪和冲浪,「魔爪」所赞助的赛事之多,遍布了极限运动的各个领域。
「魔爪」赞助的竞速赛事
此外,「魔爪」还通过赞助极限赛事运动员来推广产品。他们甚至曾以每月600美元的超低价,签下过极限摩托越野界的教父级人物Mike Metzger,也曾经邀请了极限摩托越野界的「迈克尔·乔丹」Ricky Carmichael,以及赫赫有名的汽车漂移大师Ken Block担任形象代言人。
近年来「魔爪」在赛事赞助方面最为人所知的动作,是在2017年成为了美国顶级汽车赛事NASCAR的冠名赞助商。而2017年7月在鸟巢举办的「疯狂大脚怪」比赛中,印刷着「魔爪」标识的大脚怪汽车一举夺得竞速赛和自由竞赛双料冠军,在中国观众面前好好风光了一把。
印刷着「魔爪」标识的大脚怪汽车
总结起来,「魔爪」在美国和国际市场的成功,主要归功于Mark Hall对于美国文化的理解,以及做出的相应营销决策。而在Mark Hall已经辞任CMO后,调整阵痛期中的「魔爪」,继续在数字时代寻找着自己的营销新策略。携手热门电子游戏巧做植入,便是「魔爪」全球化新战略下的优秀尝试。
如今,在可口可乐的协助下,「魔爪」也顺利地进入了以中国为首的亚洲市场。但面临中国国内能量饮料市场群雄并起的局面,「魔爪」想要复制美国市场的成功,还需要更多的「神营销」案例宣传,更因地制宜的新产品,以及更多的时间。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