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带娃,最常犯的5大“错误”!你家中了几条?
体育
体育 > 滚动 > 正文

老人带娃,最常犯的5大“错误”!你家中了几条?

在一项针对全国 2 岁半以下儿童的调查中,数据显示有高达 60%~70% 的宝宝是由祖辈照料。

所以这也意味着很多家庭都存在各种“隔代教育”的困扰。

古往今来,老人带娃有三怕:怕饿着、怕冻着、怕孩子哭!但现在年轻父母都坚持科学育儿;双方观念不合、矛盾也就来了,轻则互相“看不顺眼”,重则引起争吵甚至家庭战争。

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老人带娃时,年轻家长眼里以及与科学理念背道而驰的几个“错误”的教育方式。

老人嚼喂食物

很多老人会在宝宝还没长牙齿之前或者不喜欢吃饭的时候,嚼烂食物去喂宝宝,其实这对宝宝来说 不仅不卫生,还有许多潜在的危害。

1、 大人的口腔中有很多细菌, 以大人的抵抗力可能足以应对这些细菌的进一步扩展。

但小宝宝的抵抗力很弱,当这些细菌通过大人口腔中的食物传递给宝宝的时候,可能会造成宝宝的腹泻、腹痛等症状。

2、 曾经有一则新闻说:一位奶奶给一个两岁半的宝宝嚼食,把体内的幽门螺旋杆菌传递给了宝宝,导致宝宝出现胃出血的症状,或者有些成人体内携带乙肝病菌或者其他传染病菌、在咀嚼的过程中通过唾液进入食物,宝宝吃了以后就会进入体内。而宝宝体内并不具备这种抗体,那么就可能引发出现相应的病症了。

3、 从生长发育角度来说,宝宝嚼碎食物 是一个锻炼消化系统的过程,通过咀嚼、吞咽等一系列动作促进食物吸收。

长期这样被喂食,宝宝会失去咀嚼的兴趣和能力,而且可能会影响宝宝脸型发育以及咬合功能的下降。

总担心孩子吃不饱

这是老人带孩子最常见的一个问题,在老人的意识里,小孩子长身体的时候应该多吃点,也不考虑营养与饭量是否过剩,只要有好东西就往宝宝嘴里塞。

宝宝的 身高体重与摄取的营养都是成比例的, 不应过多也不应过少。 如果营养摄取超标,会造成宝宝过于肥胖、血液无法快速到达大脑、导致反应速度降低。

“不吃盐没力气”

很多年轻的父母都知道一岁以内的宝宝是不能吃盐的! 但老人通常会以“不吃盐没有力气”为由反驳。

虽然盐对人体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它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钠是人体非常重要的微量元素之一。

但宝宝对钠的需求很少, 对于一岁以内的宝宝来说,并不需要额外补充钠。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版)建议: 6~12个月 的婴儿每天 需要350毫克钠(相当于1克盐), 宝宝可以从母乳(配方奶)和食物中就能获取足够的钠,并不需加盐。

而且宝宝的肾脏还未发育成熟,过早过多的添加食盐会 加重肾脏的负担, 造成肾脏功能的紊乱,严重的甚至会导致不可逆的肾衰竭。

有一种冷叫做奶奶冷

很多老人总担心宝宝会冷,于是早早就穿上很厚的衣服。 这明明是好心,结果反而让孩子更加容易患病了,除此之外还包括一些传统的测温大法,例如: 摸手、宝宝是不是打喷嚏了。

这些方法都是不正确、不科学的。

因为宝宝血压比成人低,心脏泵出的血液到达手脚等末端的比较少,所以容易手脚发凉。

其次,温度调节不佳、粉尘刺激,甚至见光都有可能会打喷嚏; 单凭喷嚏声来判断宝宝冷是不对的,如果流鼻涕的话倒有几分可能。

判断宝宝冷不冷的正确方式应该是: 摸宝宝的脖子和靠近心脏处的背部, 只要这两个地方温热,手心也没出汗就代表宝宝穿的刚刚好。

平时在给宝宝添加衣物时,比成年人多一小件衣物就可以了; 多层穿搭,冷了穿热了脱,不要捂汗不然容易感冒。

对孩子过于溺爱

溺爱孩子几乎是每位老人的通病,俗话说的好 “隔代亲使劲疼。”

孩子要什么给什么,恨不能摘星揽月。

孩子就是家中“太上皇”,有啥毛病不让批评。

带孩子出门格外护犊子,总怕被别人家娃欺负…

但,爱孩子并不是给他最多、最好、最贵的才是爱, 物质方面适度给予即可; 最应该给的是好的教育,特别是家教方面,让他懂得规矩,千万不能因为溺爱而忽视或者过度纵容。

有些老人经常说: “孩子还小不懂事,长大就好了。 ”

这完全是“歪理邪说”!

如果一个孩子从小贪图物质享受、吃不得苦,事事都要顺他心意;长大后绝对是个生活低能儿,而且不懂疼惜他人、不懂得付出与感恩, 到那时再后悔把孩子养成了“白眼狼”就 晚了!

但不管怎么说,在带娃这个问题上,无论我们与老人的观念有多大的分歧,都不能否认她们放弃晚年的清闲生活来分担我们家庭压力的事实, 所以为人子女,我们要心存感恩,学会体谅老人的辛苦。

其次,老人疼孩子的心绝对比父母还深,但因为年龄和时代的不同,有一些观念上的差异, 但出发点都是爱孩子, 没必要在育儿问题上弄成“仇人”,因为针锋相对解决不了问题。

很多时候我们觉得老人的行为不可思议、无法理解的时候,其实只是不理解她们爱的表达。

老一代人因为受传统含蓄文化的影响,很难直接表达自己内心的需求和想法;另一方面, 老人的「一意孤行」也是他们害怕的表现。

害怕自己变得没有价值,所以在照看宝宝时格外的小心翼翼;

害怕失去对生活的掌控,所以只能用一些简单粗暴的方法找回掌控感;

害怕承认错误,不甘心自己积累一生的经验到头来被认为是落伍、没用的经验……

所以要想缓解两代人在育儿过程中发生的冲突和矛盾,最关键是要 解决老人「价值感」缺失的问题。

父母年龄大了以后就像小孩子一样,也需要很多的 鼓励和表扬, 你对他的肯定不仅会换来积极的配合,还能让关系更加亲密。

我们对老人的育儿方式产生不满的时候, 不要一味的强调、指责, 可以换一种沟通方式,例如:可以这样夸夸他们:

全靠奶奶帮我带宝宝,我才可以这么安心上班~

我们家就数姥姥最耐心,宝宝也跟姥姥最亲!

每次姥爷陪他玩积木的时候他都非常开心!

这些都是老人受用的说法,你的夸奖和肯定让他们的 价值感获得了满足,他们才不会把科学育儿的建议看成是对 自己的攻击和看轻; 没有防御心才不会出现那些莫名其妙的「固执」。

最重要的是要 真心感激老人带孩子的辛苦, 逢年过节送上礼物,让老人感受到你们的爱。

归根结底来说: 养儿才知父母恩,多互相理解; 良好的家庭育儿环境,不仅能让育儿事半功倍、还是宝宝健康快乐成长的基石。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