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比一直在
体育
体育 > NBA > 正文

科比一直在

约稿。

洛杉矶湖人今天击败了开拓者,在美国时间8月24日的夜晚。

比赛打到第一节剩4分半,湖人的KCP打三分,不中;但他抬头一看记分牌:24比8。

“我看到了曼巴的球衣号码。”

科比的球衣是8号与24号。

在8月24日,打出24比8的开局。

勒布朗说他注意到了。“我抬头看到24比8,我想,OK,他一定在球馆里看着呢。”

科比一直在。

如果科比在世,2020年8月23日,就是他42岁生日了。

2020年是如此魔幻,以至于他走了还不到七个月,却仿佛已经很久很久了?

2013年12月9日,科比重伤八个月后再次出场。赛后他自己挑剔:

“我上一次八个月不打球?那时我还在子宫里呢。”

大概,在他开始打篮球后二十年,的确没有过长达八个月没打篮球——而现在他离开这个世界,也才七个月。

可是一晃神,似乎他从来没离开的样子。

2018年,科比已经退役两年了,当时在BIG3联盟打球的斯蒂芬·杰克逊被问到“现在科比能不能在BIG3打球。”

老船长急了,他站起身来:

“科比可以在任何联盟打球!我告诉你,许多人对科比不够尊重,我跟他打过球,我知道,他是史上前三的得分手,仅次于乔丹吧也许,我永远永远不会允许任何人在我面前不尊重科比。”

是所谓人不在江湖,而江湖有他的传说。

也许是因为科比打得太久了,1996-2016,18岁到38岁。长得足够许多人忘记他少年时是什么样,巅峰期是什么样。长得足够许多人会分不清2016年的科比、2010年的科比、2006年的科比和2001年的科比——风格截然不同。

但与此同时,因为打得太久了,所以他能一直影响着下一代的孩子。比如,拉沙德·麦坎茨、JR史密斯、尼克·杨们都是看着科比打球长大的,即,连看着科比长大的这一代,都淡出NBA了。

大概,现在说到谁谁像科比,就像2003年莱利夸韦德是矮了两寸的乔丹,已经开始有点年代感了?

但记忆并不容易被磨洗掉。

2015-17季,德罗赞从一个场均20分命中率41%的攻击手,变成了场均27分命中率47%的全明星。

他当时这么说:

“我总是试图搞懂场上的防守轮转,这样我拿到球,会知道每个对手会如何防守我。这很像是搞研究。我想我这些是从……科比那里学来的。他看很多录像,研究每个球队的轮转,了解每个防守者的倾向,然后他才能找到机会完成投篮……他对我而言意味着一切。我试图模仿他,从他身上学习到一切。”

明明那两年,科比已经垂老,要退役了。但德罗赞就这么说了。

本周初,利拉德回忆起自己生涯第一战:开拓者116比106击败了湖人,那天科比30分,利拉德在生涯第一场23分11助攻。赛后科比说利拉德:

“这孩子很认真,他什么都不怕。”

利拉德说,他从来不在意别人怎么说,但科比这么说时,他很自豪:

“科比记得我了,这可是科比说的!”

利拉德跟科比对垒时科比34岁了,而利拉德自己如今也30岁,算个老将了。

对更后辈而言,大概,利拉德是前辈,而科比更是利拉德的偶像:是更上一代的神?

就像许多记忆,其实也过去很久了——科比在韦德面前射中打板绝杀三分的那瞬间,想起来记忆犹新,其实过去超过十年了。

这个年代,我们的幸运之处是,有完整的录像与数据,可以观看到科比的一切,不用像听伯德吹安德鲁·托尼时似的,连托尼的录像带都难找。与此同时,科比有太多太多的小故事,像利拉德口述的这种故事。

类似于此的口述史,记录着那一代过来的每个篮球迷。

从最年轻的巨星,变成哈夫利切克式的长青树,外加拉里·伯德式的自我技术完美化倾向。韦斯特式的关键先生。桀骜不逊的青年。好胜欲狂的领袖。青年的飞翔。中年的老辣。晚年的奋战。最年轻全明星。最耐久的湖人。

他的历程有许多面,每一面都值得描绘。

将这些历程串起来,就是他的旅程。所以曼巴精神,是一个动态过程,而不是某个时刻。

2017年他球衣退役时说:

“我希望从今晚开始,呃(他停顿了一下,低眼看着地面,回忆),那些你早起的日子,那些你奋斗的日子,那些你打球到晚上奋斗不息的日子,那些你太累了不想打球,但你还是拼命熬过去超越极限的日子(这句话时嗓子发浊,分不清是不是哽咽了一下,科比舔了下嘴唇,眼神放空),嗯,那就是梦想(此时他没有笑容),那就是梦想。重要的不是目标,是旅程。”

是旅程啊。

他的人走了,但旅程中的故事,一直被传颂着。

黑曼巴这个词,21世纪初进入流行文化时,本是《杀死比尔》里乌玛·瑟曼的代号。一个复仇者。一个坟墓中爬起的杀手。一个经历带着幻想色彩的女主角。

但科比将之变成了一种姿态。经过我们的记忆,经过他自己的旅途,半固定成为一个新的形象,人死留名,豹死留皮。科比留下的,是一个代替了乌玛·瑟曼的黑曼巴的形象,一个比漫威英雄更有画面感的姿态。

下一代孩子相信科比如曼巴般执拗,大概就像1990年代的我们,相信乔丹真的能飞吧?

MJ的飞翔形象,通过他球鞋的LOGO,半永久地成为了图腾。而科比凝神注视、预备投一个有要命球的咬牙姿态,一直在我们记忆中某个地方。

《寻梦环游记》与《One Piece》都表达过这个意思:

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点,遗忘才是。

科比一直在。就像利拉德说起他时,仿佛科比依然在世似的。

自动播放

就像我们每次说起他时,总好像他还活着似的:那些投篮,那些庆祝,那些咬牙切齿凝眉瞪目的时刻,以及他说过的话,包括偶尔凌晨,看一眼天空,都会忽然想起他。

英雄最后成为一种精神符号,代代传承,激励着后来者——对科比而言,就是利拉德,以及现在通过利拉德访谈了解科比故事的人们。努力到近乎自虐、坚持到近乎偏执,勇敢到近乎鲁莽,成为自己心目中真正的英雄。

就像,齐天大圣被封印失去了力量,只留下了英雄传说——与死亡无异。但只是孩子的江流儿却坚信齐天大圣拥有无尽威能,终将突破封印,战胜邪恶。

这种信念不断地受到拷问、考验,却百折不挠,终于在危难时刻唤醒了英雄的力量。

这就是腾讯体育这支TVC想要表达的意思,也是腾讯体育#共筑曼巴主场#主题活动的一部分。

#共筑曼巴主场#,在回顾科比传奇一生的同时,号召全球科迷,以分享曼巴精神语录的形式,用大家的微信头像,组成线下球场的巨幅科比画报,分别于北京腾讯总部大厦篮球场、上海亚朵S篮球主题酒店篮球场、昆明柒号主场篮球场、合肥尚洛篮球学院篮球场这四座篮球场落地。

截止8月24日当天,全球已经有超过三十万科迷参与#共筑曼巴主场#主题活动,上传自己的微信头像,组成巨幅科比肖像的一部分。

对于这三十万科迷来说,这是思念,是他们对于自己心中英雄梦的一种寄托。

1997年秋天,19岁的科比,面对自己的偶像乔丹,卯了整场比赛:他33分,乔丹36分。转过年来的全明星赛,他又是卯着乔丹,甚至让MVP级的队友邮差“让开”。

这份好胜,让他终于成为乔丹口中的“兄弟”,赢得了偶像的尊重和友谊——对他们这样的人而言,兄弟不是你好我好大家好,而是身体力行地,坚持这份强硬的对决。

这种不可复制的“成神”经历,激励了一代人的体育精神,也必将激励下一代人,永不停歇地追逐内心的梦想,成为自己的英雄。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