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路揭秘沈寅豪争议判罚前后!中场时得到反馈,下半场故意找平衡
体育
体育 > 中国足球 > 正文

董路揭秘沈寅豪争议判罚前后!中场时得到反馈,下半场故意找平衡

近日针对中超裁判在比赛中的争议判罚引发的风波还在继续,京鲁大战首回合,当值主裁判沈寅豪是其中的主角,后续他论文涉嫌抄袭、校方同济大学回应以及离开赛区,起因都是因为他在比赛中关于点球的判罚。就在近日,知名足球人董路在直播的时候谈到了自己了解到的情况下,也揭秘了沈寅豪争议判罚的前后。

董路表示自己去到苏州之后询问了相关人员,也得到了一些准确可靠的信息,那就是沈寅豪在上半场判罚给山东鲁能点球之前是一个前定位球,示意于洋对佩莱犯规,裁判中场休息的时候得到了特殊方面给到的反馈,也就是说带来点球之前的这次判罚是误判,没有这次定位球就没有之后巴坎布点球了,所以裁判下半场是在找平衡,希望国安不利之后可以进行“弥补”。

董路也分析到按照足球规则来说,是不能这样的,一次的判罚就是一次的判罚,不能用错判来弥补错判,但是谁都是人,都想以一个公平的角度进入到比赛中,所以觉得欠你一个就补给你一个,所以进入到下半场之后主裁判是带着对于国安的某一种亏欠,觉得欠国安一个点球。同时相关的部门也已经了解到了这样的情况,裁判就是希望相对公平。

其中徐亮在连线的时候表示自己去北京电视台做节目,官方转播是没有于洋犯规的回放的,但是北京电视台拿到了,现场分析的时候其他嘉宾觉得不是犯规,但自己从经验的角度觉得于洋是有犯规的,也就是说这个定位球带来的点球也是合理的,没有裁判的误判。

从董路的话中可以看出,中国足协官方应该是对于沈寅豪有了解他这几个争议判罚时候的心理,所以他才会说出了“相关人士透露”沈寅豪中场休息的时候得到了反馈,然后他在下半场的心态也被外界知晓了。

这也就是这两次争议判罚前后主裁判沈寅豪的心理以及有这样判罚的原因,可以看出他是在找平衡,这样的做法是不对的,不能用错判来弥补错判的言论看起来很官方,但也有一定的道理,而且此前的“错判”不一定就是错判,而现在的“错判”则很有可能带来非常不好的影响,这也给其他的裁判员们提了醒,以后要更加注意。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