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益昕落选原因在哪?女排3号位之争尘埃落定,郎平结束副攻海选
体育
体育 > 综合体育 > 正文

郑益昕落选原因在哪?女排3号位之争尘埃落定,郎平结束副攻海选

中国女排即将开启新一期的集训,19人名单已经出炉,其中副攻位置上,在联赛中获得“最佳拦网手”的郑益昕遗憾落选。在备战东京奥运会的关键时间节点,郑益昕无缘国家队,这意味着她竞争奥运名额的前景已经微乎其微。副攻位置上除了郑益昕落选,参加了上期集训的张倩也没有出现在本次名单中,入选的6人则都是国家队的常客,对3号位人员做“减法”,说明郎平指导海选副攻暂时告一段落。

自里约奥运结束之后,随着徐云丽的退役,再加上老将颜妮也年过30,昔日中国女排的“南长城”和“北长城”宣告解体,郎平指导开始对副攻位置进行海选,期间一大批优秀的年轻球员从中脱颖而出,王媛媛、胡铭媛、杨涵玉、郑益昕、高意等都代表国家队参加过国际比赛。

随着东京奥运会的日益临近,经过多个赛季的竞争,郑益昕不幸成为了掉队的那一个。考虑到颜妮已经确定不再参加下赛季的排超联赛,因此中国女排3号位的竞争格局基本上尘埃落定:袁心玥、王媛媛、杨涵玉、胡铭媛和高意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中国女排3号位的常规人选。

其实郑益昕落选并不意外,在刚刚结束的2020年,中国女排共进行了两期封闭集训,郑益昕虽然进入了大名单,但是根据排协通知,她不需要前往国家队报到。而2020-21赛季的排超联赛,郑益昕虽然以65次拦网得分获得“最佳拦网手”,但是由于球队整体实力与强队有不小差距,最终福建女排未能进入8强。联赛“拦网王”无法进入国家队,这个结果虽然确实令人遗憾,但是从郎平指导的战术体系以及国家队的需求来分析,郑益昕与同位置的另外几名竞争对手相比,缺少“杀手锏”是她落选的主要原因。

郑益昕的特点是技术全面,在3号位能攻能拦,而且能接一传,这种类型的副攻并不多见。同时,郑益昕还能胜任边攻手的角色,在国家队期间就曾经客串过接应二传的位置。然而,不能回避的一点是,郑益昕虽然“样样通”,但是却缺少能够令人眼前一亮的“杀手锏”。尽管获得了联赛最佳拦网手,但是由于身高存在天然短板,1米87的身高在国内赛场还能有所作为,但是在国际赛场面对欧美顶级强队的攻手,这个身高很难在网口占得便宜。

虽然身高并不是决定拦网能力的唯一条件,但是在面对世界顶级强队时,身高不足的弱点一旦暴露在对手面前,就会成为场上的一处漏洞。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郑益昕在与杨涵玉、王媛媛的竞争中,就处在了下风。高度不如杨涵玉和王媛媛,速度则不如以“快”著称的胡铭媛,而一传能力在郎平指导的战术体系中,并不是副攻球员的必备技能。虽然,尽管郑益昕“样样通”,但是每项技术单独拿出来,都不是顶级。

当然,郑益昕落选并不是世界末日,进入国家队,应该是一件锦上添花的事情,没有“花”的球员,也能在职业生涯取得不菲的成就,可以把进入国家队当成奋斗的目标,但是并不能以此作为衡量一名球员职业生涯成败的依据。过去的数年中,郑益昕随队参加过瑞士女排精英赛、世联赛、亚锦赛等一系列国际赛事,并获得了2019年女排世界杯的冠军,因此郑益昕即使无缘竞争东京奥运名额,她的履历也足够亮眼。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