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鞋“保质”的所有原理全在这篇文章里了。
——文:阿尔法 图:爱燃烧&网络
如果要给每一双跑鞋的耐久性加上一个期限,那么你猜你跑鞋的保质期能有多长?
你多久换一次跑鞋呢?相信每个人的答案都有所不同,有人一双鞋可以跑一两千公里,穿得不能再穿时才会换跑鞋,毕竟跑鞋也不便宜。
也有些人每当看到自己喜欢的跑鞋便会换新,这种就属于预算多了就多换几双,预算少了就少换几双,跑鞋的寿命直接和工资挂钩。
当然我们今天不提这个主观的个人因素。如何从客观的角度分析跑鞋的保质期呢?
////////////////////////////
一双鞋的耐磨性如何从设计之初就已经决定了。是否增强了耐磨属性,很多都是可以直接从设计上看到的。
我们以路跑鞋为例,路跑鞋按照功能定位可以粗略地分为慢跑鞋、训练鞋和竞速鞋等等。每款跑鞋的耐磨设计都不同,我们特意从测评过的鞋子里面各选了一双代表,来看看他们的耐磨设计。
慢跑鞋:大底耐磨橡胶/鞋头耐磨材料/鞋面针织工艺
慢跑鞋适合平时训练时穿着,很多跑友的第一双跑鞋往往都是慢跑鞋。慢跑鞋素质全面,跑鞋的科技含量基本都包含到了。
一般情况下,慢跑鞋的耐磨设计主要体现在大底的耐磨橡胶材质,一些缓冲强的慢跑鞋的加厚中底也有着很好的耐磨属性;鞋面的网孔针织工艺会更加细密;鞋头部分也会加上耐磨的复合材料。
跑鞋的耐用性设计上最显眼的也被容易辨认的便是大底。现在各种慢跑鞋在大底的设计基本遵循着保护重点区域的原则。
在高度摩擦区域使用碳素橡胶、其他区域使用发泡橡胶,这是常规做法,比如例子里的这双鞋。当然也有搭载全掌碳素橡胶的,那鞋子就很重很重了,比如Mizuno的预言系列。
另外还有一些只在重点区域会用橡胶,其他部分沿用中底材料,比如Nike的React跑鞋。也因为这些设计上的差异,各双跑鞋的寿命又不小的差距。
训练鞋:鞋底、鞋头耐磨贴片
训练鞋比慢跑鞋更轻便,整体设计的变化使得它的耐磨性介于慢跑鞋和竞速鞋之间。
为了追求轻量化,训练鞋的耐磨性能会稍打折扣,不过现在训练鞋和慢跑鞋的界线也在慢慢混淆。
一般情况下,训练鞋为了减轻跑鞋的磨损,除了会在鞋底和鞋头有耐磨贴片外,部分跑鞋还会在内衬大脚拇指部位做加厚处理,防止鞋面破裂。
这双Saucony Kinvara 9重量为215g(US9),在大底部分只针对重点磨损区域采用了耐磨橡胶贴片,针对日常的训练还是可以的,但长期使用下来,难免会出现橡胶被磨平的情况,裸露的中底也会有较为严重的磨损。
竞速鞋:为了速度可以牺牲部分耐磨性
竞速鞋一般是精英大神在比赛中穿,当然,也有人会在训练时穿竞速鞋。
为了保证速度的发挥,竞速鞋一般都会做到足够轻量,包裹鞋面、中底和大底在内,会大幅的简化设计,鞋面去除不必要的支撑和保护,中底和大底的厚度都会降低。
再加上经常性的穿着,竞速鞋的使用寿命会有较大的下滑。竞速鞋虽然大底也有使用耐磨橡胶,但对于一双竞速鞋而言,这些橡胶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延长跑鞋的寿命(虽然有这方面的作用),它的主要作用是为了提升大底的抓地力,帮助跑者提升脚下的推进力。
有些竞速鞋会直接标明适合多少配速的马拉松选手。对于高手来说,为了速度,牺牲一些性能也是ok的。
所以,总结上面三类跑鞋的特点,关于跑鞋寿命的衡量因素应该是这样的。
较硬的大底耐磨性好于软的大底,扁平状的设计也会减少磨损。以上三双鞋的耐磨性性能“慢跑鞋>训练鞋>竞速鞋”,当然回归到具体的某一双鞋上,还得看其他因素。
除了鞋底加了很多耐磨元素外,鞋面也是耐磨性的。鞋面所使用的材料与编织工艺与耐用性有着直接的关系。
如果鞋面材料很薄,且只有一层的话,长期的弯折以及脚趾的摩擦会让鞋面破裂发生的几率变大。
也有些跑友的跑鞋会在系鞋带的孔那里开裂,所以一些跑鞋的鞋带开始在鞋舌上开孔,这样可以减少鞋带孔的压力。
由于摩擦频繁,鞋口也是容易磨损的地方
至于中底,目前大多数跑鞋的中底材料都用EVA和TPU材料,随着中底科技不断升级,中底的缓震性能在不断地变好,同时中底的耐用性也在提升。
不同于大底的可见性磨损,中底的磨损和性能衰减往往是不可见的。但当中底磨损大到一定程度,可以通过直观感受简单判断,比如中底踩上去毫无反馈,跑起来硬邦邦的。
////////////////////////////
一双跑鞋在设计是几乎考虑了目标人群里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它的耐磨性表现标准也是相对的,但为什么不同的人对一双跑鞋寿命的评价各不相同,这与跑者本身的客观情况有很大关系。
体重:体重大者对跑鞋的压力大,跑鞋的磨损也会更快一些。一般体重大的跑者会选择缓震和耐磨系数比较高的跑鞋。
使用频率:如果你每次只跑5公里,或者一周也没跑几次,那么这双鞋一定可以穿很久,久到各项性能和外观都还没出现明显磨损的时候你可能就换了下一双跑鞋。对一些严肃跑者而言,每月都几百公里的里程,对跑鞋的消耗也相应地增加。
使用习惯:跑鞋虽然不像奢饰品一样价格贵到离谱,但即使是一两千的跑鞋,也是需要经常保养的。是否爱惜鞋,是否有好几双鞋换着穿,是否清洗正确等等都直接影响着跑鞋的寿命。
如果你每天都穿着同一双跑鞋,则会造成跑鞋的弹性材料得不到适当的恢复,长期以往,势必造成功能损耗过快的情况。很多资深跑者都会有自己的“战靴”,价值不菲的好竞速鞋只会在重要的比赛时才会被穿上,以防它过早地被过度损耗。
同时,不同的落地姿势也会对跑鞋的寿命有所影响,内外翻脚型的跑者对中底和大底的内外侧消耗都要比正常脚型要高一些。
很多鞋都是从鞋面开始坏的
////////////////////////////
不同的路况由于路面的材质不同,对跑鞋大底的磨损影响也是不同的。如果你只是在跑步机或者橡胶跑道上跑步,那么跑鞋大底的磨损相对会小很多,其次就是柏油马路,越野跑中的山路对跑鞋的磨损最大。当然,如果是山野路径会有专门的越野跑鞋。
总体来说,在磨损性方面,橡胶跑道<公路<山野。
////////////////////////////
看了这么多,你对自己的跑鞋有判断了吗,它是否过了保质期?判断跑鞋是否该换了基本有这么几个判断标准:
看得见的损伤:鞋面破裂、大底磨平甚至露出中底,一般出现这些看得见的磨损,那你这双鞋的寿命基本就宣告终结了,可以归结为过期跑鞋了。
看不见的损伤:中底磨损,缓震科技性能损耗严重,这种看不见的损伤最容易被忽略到,这个基本就靠感觉了,如果跑动过程中感觉缓震效果明显变差,中底的回弹反馈减弱,那么跑鞋中底的缓震科技可能磨损得差不多了,是时候该换鞋了。
当然在以上两种情况下只要你愿意,这些跑鞋还是可以继续服役,只是无法发挥最强威力了。
看不见的损伤多为内伤,比如图中不同密度的泡沫,挤压过度会影响鞋子的缓震功能。
从你跑步至今,你买了多少双跑鞋,这里面跑了最多距离的是哪一双,以及到目前为止,你已经退役了多少双跑鞋?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