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
体育 > 冬奥 > 正文

2022年北京冬奥会倒计时100天,我们能期待什么?

2021-10-27 22:06:25
来源:AssBook设计食堂  来自甘肃省

2008年北京奥运,让全世界看到中国新力量,感受到大国雄起的魅力,人们对北京举办国际大型体育赛事充满信心。

2008年北京奥运开幕式

北京再次成为冬奥会举办城市,这次又能给我们带来哪些惊喜?

让我们带你去看2022年冬奥会不容错过的赛场和赛区。

2018年平昌奥运会,速滑选手武大靖为中国队摘得唯一一枚金牌

01

北京冬奥会场馆分布情况

分布于北京、延庆及张家口的三个奥运村

北京冬奥会场馆分布

3座城市;北京、延庆和张家口

6大赛区

13座比赛场馆

重新利用5座2008北京奥运场馆

02

带你去看2022年冬奥会

不容错过的赛场和赛区

奥运场馆给很多举办国及生态环境都造成巨大负担。21世纪后的冬奥会场馆建设开启了科学理性的观念,低能耗、零污染、可持续发展逐渐成为时代主题。

2020年底,北京冬奥会三大赛区12个竞赛场馆如期完工。北京冬奥会通过建设世界首条500千伏张北柔性直流电网工程,创新性地将张北地区丰富的绿色清洁电能引入北京,使北京冬奥会成为奥运历史上第一个100%使用绿色清洁能源的冬奥会。

冰立方

“水立方”变身“冰立方”

冰水转换的“中国方案”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作为游泳项目主场馆的水立方,这次摇身一变,成为了“冰立方”。此次它将作为北京冬奥会的冰壶赛场。

水立方游泳场转换为冰壶赛场,用钢架搭建可转换的承重结构

钢架上铺的预制混凝土块,通过激光跟踪仪进行高差测量

水立方游泳场转换为冰壶赛场,用钢架搭建可转换的承重结构

钢架上铺的预制混凝土块,通过激光跟踪仪进行高差测量,满足精度要求

工程师通过在泳池底部搭建钢架,以调整螺栓的方式控制高差。而上层铺设的预制混凝土板每一块都与电脑相连,通过仪器确认高程,每相邻的4块板,高差不超过3毫米。制冰的冷凝管,每一条都印刷了编号,方便在以后的循环利用中找到对应的位置。科技与匠心,共同实现了“水冰转换”的中国方案。

刚刚在“冰立方”结束比赛的轮椅冰壶世锦赛

首都体育馆

首都体育馆在北京冬奥会期间,将进行短道速滑及花样滑冰两个大项的比赛,这也是冬奥会上最受瞩目的两个比赛。

花样滑冰与短道速滑冰刃不同,因此对冰面硬度也有不同要求。

花样滑冰在起跳、旋转动作等动作时,要求冰面不容易崩裂或被铲坏,要求冰面温度-3~-4°C;而短道速滑则需要冰面更坚硬来适应长刃冰刀,温度需控制在-6~-7°C。制冰师需要精准控制冰面温度,现在首都体育馆已经能够在2小时内实现转换。同时,首都体育馆还对音效、灯光、冰面投影以及现场表演进行了全面升级,观众能享受到更震撼的视听盛宴。

国际速滑馆

C位场馆“冰丝带”

国家速滑馆不仅是2022年冬奥会的C位场馆,还是本届冬奥会市区内唯一的新建冰上竞赛场馆。冬奥会期间,这座场馆将诞生14块金牌。冰丝带这个名字,是因为它由3360块玻璃拼成的,外墙曲面由高到低盘旋而成的22条“冰丝带”。

国家速滑馆采用了全冰面设计。能实现速度滑冰、短道速滑、花样滑冰、冰球等冰上运动的全覆盖,赛后转换为民用滑冰场,为大家提供丰富的冰上活动选择。

“冰丝带”双曲面马鞍形的天幕

首钢滑雪大跳台

全球第一座Big Air项目永久跳台

铸就经典赛场

如今的冬奥会场馆建设,更加关注建筑美学、地域美学。

首钢群明湖边,背靠巨大冷却塔的滑雪大跳台巍然耸立,百年钢铁“梦工厂”成为城市更新的典范。

©️谷德设计网gooood

设计公司: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材料:金属 铝 金属面板 铝板 钢 钢结构

首钢滑雪大跳台,是世界上第一座永久跳台,也是冬奥历史上第一座与工业遗产再利用直接结合的竞赛场馆。2018年开始建造,能为多种体育赛事提供赛场。

©️谷德设计网gooood

大跳台由赛道、裁判塔和看台区域组成,赛道长164米,赛道最宽处34米,最高点60米。

国家冬季两项中心

张家口赛区,位于北京市西北180公里处,将举办北欧滑雪项目以及大部分自由式滑雪和滑雪板项目。

03

北京冬奥会场馆

这次有哪些特别之处?

看点1: 100%绿色能源,创造场馆建设新标准

“冰丝带”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标志性场馆,也是北京冬奥会唯一新建冰上项目竞赛场馆,拥有亚洲最大的全冰面设计,面积达1.2万平方米。打造“最快的冰”是“冰丝带”期待实现的重要目标之一。该馆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系统,这一制冰技术是当前冬季运动场馆最先进、最环保、最高效的制冰技术之一。除了绿色环保,其另一个优势是保证冰面温度均匀,为运动员创造好成绩提供重要保障。

国家速滑馆在设计上也融入了绿色环保理念,将场馆制冷产生的余热充分用于运动员生活热水、融冰池融冰、冰面维护浇冰,可实现年节省180万度电。同时,利用无处不在的空气为3000平方米场馆管理用房供暖,每年可实现160吨二氧化碳的减排。

看点2: 新科技,让参观者和运动员更方便

未来,无论是运动员还是观众,进入场馆后,可以通过手机提供的定位导航服务,匹配出到达目的地的最佳路径。

北京市重大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有了三维化的可视地图后,第一次进入国家速滑馆的观众不仅能迅速熟悉场馆内的结构布局,还能少走冤枉路,快速到达自己的席位。

看点3: “双奥场馆”,冬夏两季场馆转换

国家体育馆、五棵松体育中心、首都体育馆也均具备冬夏项目场地双向转换能力。

看点4:疫情期间办奥运,看北京能否拿出后勤安全保障

2022年冬奥会,人们最揪心的是什么?恐怕是疫情安全。

东京奥运会让人们感受到疫情期间办奥运会的难度,因此人们高度关注北京如何为这样大规模的赛事、牵涉到大量外境人员作准备,届时将有运动员、教练员、媒体等从世界各地涌向基地场馆,做好组织工作,让大家满意,十分考验后勤保障工作。

04

总结

“北京方案”促成奥运变革

如何在节约、环保、低价的前提下对取得最佳的举办成效,是奥组委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

国际奥委会评估委员会主席莫拉留说:“我们的目标是让奥运会适应城市,而不是让城市适应奥运会。奥运会应该与城市和地区的长期发展目标相适应。”

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强调“以运动员为中心、可持续发展、节俭办赛”,简化申办流程、降低办奥成本,符合《奥林匹克2020议程》,强调可持续发展、提高公信力和吸引青少年。

[责任编辑:闫小龙 PS030]

推荐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