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idas adizero的三驾马车 谁才是最强者(文末属于女跑者)
体育
体育 > 滚动 > 正文

adidas adizero的三驾马车 谁才是最强者(文末属于女跑者)

在adidas adizero Takumi Sen 8姗姗来迟后,adidas adizero系列的竞速/竞训鞋款终于迎来了全亮相。它们分别是:adidas adizero adios Pro 2、adidas adizero Prime X以及最近的adidas adizero Takumi Sen 8。

这几款产品中,adizero adios Pro 2和adizero Takumi Sen 8我们做了详细测评,adizero Prime X我们只是简单提及,并未详细地为跑友们讲解分享。

按之前的想法原本是找个时机把adizero Prime X为跑友们做了,但后来一想,单说一款跑鞋难免有些不尽兴,而且让跑友们自己看完去和其他两款比较差异也比较费事。

所以我们决定,三合一,直接来一篇adidas adizero系列竞训鞋款横评,为跑友们好好盘一下三款鞋的各种差异。

从三款鞋的配置来看,区别主要集中在中底部分,鞋面和外底的区别并不大,主要是针对比赛竞速而设计的鞋款会在轻量上考量更多一些,比如adizero adios Pro 2和adizero Takumi Sen 8都采用的是光头胎和马牌的组合,在保证耐用性的基础上尽可能轻量。

至于adizero Prime X,因为更多的在比赛时不合规,所以在外底选择全掌马牌橡胶大底,保证鞋款出色的耐久性。

区别三款跑鞋的核心部分上,adizero Takumi Sen 8因为主打10公里到半程左右的距离,所以在轻量性的考虑更多一些,因此中底的厚度也最薄,而鞋款也并未像其他两款一样搭载碳板而是选择EnergyRods 的能量碳柱。

adizero adios Pro 2因为更多的是马拉松竞速鞋,所以对鞋款的缓冲也有一定要求,近乎极限的中底材料搭配EnergyRods的能量碳柱和后掌碳板带来尽可能极致的推进力。

而最厚的一款adizero Prime X,完全是adidas秀肌肉的鞋款,50mm,只是这个数据,噱头就够了。但过厚的中底难免带来脚感偏软的问题,所以在adizero Prime X上,adidas又加了一块EnergyBlades的内嵌板。

鞋面上,adizero Prime X与adizero adios Pro 2一致,CeleMesh 2.0,提供紧致包裹,adizero Takumi Sen 8采用的是更为舒适透气性更好的单层网面。另adizero Prime X比之adizero adios Pro 2鞋舌设计上更极致一些,更为轻量。

穿着三款鞋测试的场景和里程都差不多,间歇、长距离、节奏、日常有氧都有尝试,也是为了尽可能完整的感受鞋款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脚感而言,

adizero Takumi Sen 8最为轻量,路感最为直接;adizero adios Pro 2次之,adizero Prime X最后;

回弹反馈而言,

adizero adios Pro 2最强,adizero Takumi Sen 8次之,adizero Prime X最后;

缓震而言,

adizero Prime X最强,adizero adios Pro 2次之,adizero Takumi Sen 8最后;

推进力方面,

adizero adios Pro 2最强,adizero Takumi Sen 8次之,adizero Prime X最后;

稳定性方面,

adizero Takumi Sen 8最强;adizero adios Pro 2次之,adizero Prime X最后;

各种训练场景而言,在进行偏速度一点的训练如节奏间歇时,adizero Takumi Sen 8的表现最为出色,虽然没有adizero adios Pro 2回弹助推那么出众,但是干脆利落的脚感以及出色的稳定性,让它在进行速度训练时安心不少。

无论是起伏不平的路面还是操场的400米跑道,在奔跑时都不用太过分精力到注意路况上,可以全心全力的奔跑。此外,200g以下的重量,也完美契合跑者们对于速度训练鞋的幻想。

之前在测评adizero Takumi Sen 8时我们也说过,中底相较前代加厚的设计使得adizero Takumi Sen 8的穿着门槛降低,对于一些以前不敢尝试但是又渴求的跑者,adizero Takumi Sen 8或许值得一试。

adizero adios Pro 2作为一款马拉松竞速鞋,在进行一些间歇时虽然也有不错的表现,但是相较厚实的中底使得其过弯和凹凸路面的稳定性较差,因此adizero adios Pro 2更适合一些强度稍大的节奏和长距离有氧强度跑穿着。

如此场景下,adizero adios Pro 2出众的回弹助推可以很好的为跑者提供助力,减少跑者的消耗,而它相较不错的缓震也能起到很好的防护作用,减少跑者小腿和脚踝的压力。

另这种训练场景,与比赛更相匹配,算是对于马拉松比赛用鞋的磨合和适应,等到正式比赛时,就省去了磨合的时间,无缝跟上。

至于三款中价格最贵、使用科技最多的adizero Prime X,在经过各类场景测评后我们觉得这款鞋更适合作为一款日常有氧训练鞋。这款鞋更多的是用来感受adidas在竞速领域的各类科技,而非一款实战/训练好鞋。

adizero Prime X算上前掌的EnergyRods算是有三块内嵌板,这是绝无仅有的。但是过厚的中底还是没能让这款鞋最大化发挥出三块材料的性能。此外,鞋面太过轻薄造成的鞋款重量都堆积在鞋底部分,使得这款鞋上脚感觉比实际重量要重很多。又折损了这款鞋的上脚印象。

跑速度?我们有尝试,可以起,但是有些太软太重,跑起来很费力。所以,当急速的属性丧失,这款鞋只剩了日常有氧训练这一场景。只不过,过厚的中底使得你在进行日常有氧训练时还要时刻注意路面以防崴脚,穿起来还挺辛苦的。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