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故事的主题是
「 日本女足看向欧洲 」
拼抢到最后,日本女足还是以1-2不敌瑞典女足,止步8强。这届女足世界杯上,日本女足踢出了另一种精气神。小组赛中,她们5-0赞比亚,2-0哥斯达黎加,最后4-0西班牙,以11进球0失球的成绩出线,上一轮淘汰赛,她们以3-1战胜挪威。
中国女足无缘出线后,王霜在采访中提及日本女足,“谁也别学了吧,学多了也挺混乱的。看看邻国日本怎么踢的,为什么能换了一批又一批的人,但DNA始终不变,而且DNA是越来越好。”日本女足是中国女足很好的参照对象。她们是2011年女足世界杯冠军,和我们一样有过光辉历史,但随着欧洲女足的崛起,她们在世界大赛上的成绩也时常不如人意。
女足的世界在变化,在进步。近几年,日本女足不瞎折腾了,对内大搞女足职业联赛,对外继续推进留洋。在23人大名单中,有14人来自本国联赛,有9人是留洋球员,其中4人在英超女足,2人在意甲女足,2人在美国女足联赛,还有1人效力瑞典女超联赛。在商业推广上,联赛也在持续寻找商业伙伴。
1
联赛是女足世界里不得不提的话题。2019年法国女足世界杯,逐步职业化的欧美女足国家队包揽了八强。欧美与亚洲逐渐拉大的现实,极大刺激了日本足协加快女足职业化进程。2021年,日本首个女足职业联赛WE联赛正式启动,有11支球队。此前半职业的大和抚子联赛将降档至二级联赛。
WE联赛在成立之初设立了四大目标,汇聚世界顶级选手,保持世界高水平比赛;培养世界一流的球员和工作人员;通过发展基层来提高日本女子足球的质量;扩大女性在日本各地享受足球的机会。与此同时,WE联赛也希望打造成一个女性社区,提升日本女子体育的地位。
为此,过去两年,足协以资金补助的方式吸引高水平选手,派队伍去欧洲学习,加强基层女子教练员的培养,不断组织联赛球员走进社区、学校的活动。联赛采用跨年赛制,和国际接轨。此外,为加强比赛强度,WE联赛杯也随之诞生。
联赛价值的全方位提升需要时间,前两个赛季最核心的目标是提升球员的技术水平。从这届女足世界杯上看,效果有所凸显。世界杯小组赛的11粒进球中,10粒来自WE联赛球员。目前以5球排名射手榜首位的宫泽日向,也效力于WE联赛。
2
过去很多时刻,我们都在上座率上感慨着女足世界的巨变。本土联赛上座率是女足受关注程度的表现,也是推动女足向前的关键。
去年3月的女足欧冠1/4决赛,巴萨女足主场对阵皇马女足,现场观众人数达到91553人,刷新了1999年女足世界杯中美决赛创下的90195人的女足上座率纪录。一个月后,巴萨女足主场击败沃尔夫斯堡女足的欧冠半决赛,上座率又被刷新到91648人。去年女足欧洲杯也是非常火热,进入温布利大球场观看决赛的人数高达87192人,创下了欧洲杯决赛(男足和女足)现场观众人数的新纪录。在英超、西甲这些女足联赛中,上万观众已是常态。
WE联赛主席为前日本女足国脚冈岛喜久子,她最初为联赛设定的目标是每场比赛平均观众人数为5000人。在疫情大背景下,联赛首赛季平均每场比赛吸引了1560名球迷观看,单场最高的是INAC神户队和浦和红队的一次对决,达到了11763人。整体上座率距离最初目标仍有差距,《日本时报》预估,WE联赛的真正机会可能会在本届世界杯之后到来。
女超联赛情况如何?据国内媒体报道,本赛季联赛已结束前十轮,60场比赛,总计观众73364人次,场均1222人次。看似还有部分观众,但部分俱乐部基本以组织球迷观赛为主,女超“霸主”武汉车谷江大一场比赛也就几百名观众。
3
良好的资金运转是保证联赛运转的关键。根据规划,WE联赛将获得日本足协的补贴,每家俱乐部每年会有一定的分配金。此外,WE联赛与几家赞助商达成了协议,目前联赛有多个层级伙伴,一级合作伙伴1家,二级4家,此外还有官方广播合作伙伴、官方设备合作伙伴和官方票务合作伙伴。
其中,成立于1994年的女性街头品牌X-girl一直是联赛的官方供应商。在首个赛季,X-girl为联赛11家俱乐部中的7家设计球衣。每个球队的队服,都有着各自的球队和地域特点。
整个球衣设计的背后理念叫“wear the hope”,旨在将足球和街头风格相结合,来给予女性新勇气,激发更多潜力。这一点,也可以给中国女足的新赞助商Prada提供一些参考。
4
从联赛中锻炼基因,让市场来检验成色,观赏性越来越强,并且输出普世的价值观。足协这类部门,在制定政策时脚踏实地,并且持之以恒,遵从商业运作的规律,创造联赛的造血机制,在球市上而不是在球场下造星,一句话,不瞎折腾。所有这些,都足够我们借鉴。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