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朗茨·贝肯鲍尔:做到怎么样,才配称贝皇?
体育
体育 > 国际足球 > 正文

弗朗茨·贝肯鲍尔:做到怎么样,才配称贝皇?

我第一次知道贝肯鲍尔,是1994年世界杯前夕,看某报纸连载历年世界杯佳话,顺便介绍史上巨星。老年间报纸讲话大多比较含蓄,夸人也就是常青树、快马、脚法一流之类。

提到贝肯鲍尔时,“足球历史上最伟大的球员之一”

我想,真霸气!

我爸,德国队球迷,告诉我:贝肯鲍尔的绰号更霸气,凯撒大帝!足球皇帝!

话说,头两年,贝皇的队友老穆勒过世时,有德国媒体谨慎地提过,同岁的贝皇,身体也不太好了。

之前打过个比方:如果穆勒对标的是加林查结合罗马里奥:阴影中的纵酒杀手,那贝肯鲍尔和贝利,就堪称德国和巴西足球世界的旗帜。

如今,哎。

想想:2014年迪斯蒂法诺,2016年克鲁伊夫。

然后进入2020年代,忽然间:马拉多纳、穆勒、贝利、博比爵士,如今贝皇,一个接一个。从小看着的历史最佳阵容,少了半边天。

简直像时光在加速。太快了。真的,太快了。

现在大家都知道,他是凯撒是贝皇,让自由人踢法焕发生机,史上仅有的一个二度金球奖的后卫——萨默尔、卡纳瓦罗们都只有一个——以及著名的肩伤出赛、1974年世界杯作为球员击败老冤家克鲁伊夫夺冠,1990年世界杯作为教练击败阿根廷夺冠,从球员到教练到管理人员,到处拿冠军,一应俱全的完美,人生大赢家!

但也不是一向如此。

像贝皇这个绰号,一般官方说法是,1968年,拜仁在维也纳踢友谊赛,贝肯鲍尔在奥地利的约瑟夫一世雕像边摆造型,从此大家都叫他Fußball-Kaiser足球皇帝/凯撒了。

但另有个说法:1969年,贝肯鲍尔跟沙尔克04踢比赛时,招惹了对面的李布达,还跟球迷叫板;李布达绰号是威斯特伐利亚之王,于是贝肯鲍尔就被叫凯撒了。

贝肯鲍尔也不是一直踢自由人。1966年他21岁,第一次踢世界杯就进了四球,包括对乌拉圭一个连过五人的射门;决赛对英格兰,德国摆的424,他是那个2的中场轴心。一般认为他1969年后,才开始长期担当自由人:据说国家队绍恩教练一直不舍得他去后卫线,总觉得“这是艺术家去当屠夫”,但等发现贝肯鲍尔能兼顾攻防时,一切都改变了。

贝肯鲍尔站的是防守位置,但本质是个卓越的进攻球员。意大利媒体就心不甘情不愿地念叨过,只论防守,也许巴雷西是更好的自由人!——但贝肯鲍尔的进攻,太强了。

不妨将贝肯鲍尔想象成:可以和福格茨合力对付克鲁伊夫的钢铁防守指挥官+类皮尔洛后置式组织者+卡卡的奔袭前插。迅速、简洁、球感干净、明快、能带能传能射门。外脚背卓越。

虽然大家都说德国足球以刚健威猛见长,但贝肯鲍尔进攻却堪称洒脱优雅。

作为德国球迷,一定知道贝肯鲍尔的可怕存在感。比如马特乌斯,1990年世界杯冠军队长,1994年了担当自由人了,1998年38岁了还能踢世界杯,德国媒体却老拿他和贝肯鲍尔比;1996年德国队拿到欧洲冠军,自由人萨默尔拿到金球奖,德国媒体的说法,“萨默尔的进攻积极性可以与贝肯鲍尔比较”。后来杰里梅斯也一度被说可以学贝肯鲍尔的踢法。

甚至21世纪初,德国媒体为巴拉克的位置献计献策,有说他该学内策尔的,有说他该踢埃芬博格那位置的,我也看过有异想天开地说:他应该效仿贝肯鲍尔……

当然没有阿根廷见个10号、就说是又一个马拉多纳那么狂热,但德国人也一直在无形中拿所有稍微全面一点的球员来比较他。

又不只是足球了。网球手贝克尔说过,他们那一代对胜利的概念,是贝肯鲍尔塑造的。

秋天故去的博比·查尔顿爵士,1966年世界杯决赛和贝肯鲍尔对位,双方鏖战到加时,英格兰靠那个著名的门线进球占了先机,拿到了队史仅有的世界杯冠军。但博比爵士后来说,贝肯鲍尔传递的信息是,“根本别尝试!跟我面对面就是浪费时间!”

这就得说到贝肯鲍尔自己的命运了。

1966年世界杯他21岁,四个进球,将西德推到决赛,最后惜败英格兰,世界亚军——遗憾。

1970年世界杯他25岁,西德再遇英格兰,并且0比2落后;贝肯鲍尔射进传奇进球追平,加时获胜,报了四年前一箭之仇:这是他代表德国打出的经典大逆转。

半决赛对意大利,是所谓世纪之战:贝肯鲍尔扭伤肩膀,带伤死战,德国之后3比4惜败,最后只拿了第三:遗憾。

意大利在决赛中输给了贝利的巴西——是的,距离1970世界杯决赛、贝肯鲍尔大战贝利,也许只差了一个健康的肩膀。

任谁经历这么两届世界杯,跟冠军连番擦肩而过,都会丧气的吧?

1971年他26岁,成了国家队长。一年后,拿到了欧洲杯冠军。又两年后,王对王的决赛,开场即丢点球的情况下,又一个逆转击败克鲁伊夫的荷兰,西德世界杯冠军。

然后,当西德主教练了。

1986年世界杯,他带队进决赛。0比2落后阿根廷,鲁梅尼格和沃勒尔追到2比2。最后时刻阿根廷锁局3比2,西德又是一个亚军。

四年后,世界杯决赛对阿根廷,西德复仇成功,1990年世界杯冠军。

贝肯鲍尔的生涯,完美但不无瑕,他不是被命运垂青、随时一帆风顺的好运人。他有过许多遗憾——两个极可惜的世界亚军、1970年的带伤败北。

他自己的人生里,也有过些起起伏伏的事,比如十八岁时他女朋友怀孕、他当时没想娶她,这事一度闹得西德青年队不想招他;比如2006年世界杯他卷入过一些乌七八糟的事,甚至还有过极搞笑的乌龙:他有一次搞到一个0176/666666的电话号码,结果被一大群饥渴男把电话打爆了——德语的6和s e x读音接近……

但他在足球场上的一切荣耀,是克服了无数逆境,实实在在打出来的。

作为球员,1966年世界杯决赛输给英格兰;四年后大逆转复仇但带伤输给意大利;1974卷土重来,世界杯冠军——还顺便革新了自由人位置。

作为教练,1986年世界杯决赛输给马拉多纳,四年后卷土重来复仇,世界杯冠军。

其间充满了逆袭和复仇。而无论作为胜者(1974和1990)还是败者(1966和1986),他都战斗到了最后。博比·查尔顿爵士对他的赞誉,就是最好的证明。

所以,无论Fußball-Kaiser这个称呼是因为他跟约瑟夫一世的瓜葛,还是他和李布达的恩怨,都无所谓了:

他一路走来坎坷漫长,但总能先抑后扬。冠冕不是命运送给他,而是他自己争来,给自己戴上。

弗朗茨·贝肯鲍尔,贝皇。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