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绳,踢翻了运动产品「卷低价」的游戏规则
体育
体育 > 滚动 > 正文

跳绳,踢翻了运动产品「卷低价」的游戏规则

文 / 尹航

编 / 郭阳

「运动那么多,为啥要跳绳?」

本着热身和减脂的目的,Rachel买了一根跳绳。她发现,这项运动并不像记忆中的简单枯燥,反而相当解压。但当她向朋友发出「一起跳绳」的邀请,却得到了这样的答复。

跳绳过于普遍、质朴,以至于人们对它的印象已经刻板——人人都会跳绳。对这个孩童时代才会玩的课间游戏,早已失去了新鲜感,也提不起什么探索的欲望。

跳绳的国民性无需质疑。据国家体育总局2023年数据,全国跳绳适龄人口超过1亿,这让跳绳成为了当之无愧的运动之王。

但「平凡」远远不是关于跳绳的全部。这个最熟悉但也陌生的运动,正在一步步突破看似简单的框架,逐渐走进城市年轻人的购物车和运动生活,有了「翻红」的苗头。

人类对跳绳的开发不足1%

在社交平台搜索「跳绳」,大数据将一个名为「Lauren」的博主推送到了首页。「跳绳界的帕梅拉」@Lauren Jumps 来自英国,她能够面不改色地完成各种高强度、高难度的跳绳动作,在Instagram上有270万粉丝。

@Lauren Jumps 的内容融合了当下热门的流行音乐与富有节奏的花式跳绳动作

很多国外的跳绳博主已经打造出个人IP了。这个概念其实也是在疫情期间兴起的,因为大家没有办法出去运动,所以很多人就开始跳绳。」跳绳品牌CtrlJump创始人Max向氪体介绍,在国内尚属小众的「跳绳博主」赛道,在欧美已经逐渐白热化。

在国内的社交平台上,也涌现出了一批尝试「驯服绳子」的年轻人。不同于单纯的竞速,在这些笔记中,跳绳呈现出了一些极具创意性的玩法,如拳击跳绳、花式放绳等等,每种风格有许多不同的技巧。

小红书平台「花式跳绳」的搜索结果

有些技巧难度很高又极具观赏性——如转身背接动作,就是在转身的同时松开一只手柄,手柄在空中飞舞之后完美地回到手中。人与一根绳子共舞,既有运动的力量和控制,也有舞蹈的精妙。

图源:@sarahjumprope

跳绳博主@尧YaoJumps 在小红书上的粉丝已经突破1万,在她的视频中,花式跳绳动作优美而富有韵律。尧接触跳绳不过三年,却已经难以割舍:「其实最开始跳绳并没有想象中的顺利,因为我连坚持跳300个都做不到。但只需要一根绳子,随时随地都可以跳起来,跳绳让我养成了坚持运动的习惯。」

这也是跳绳的魅力所在,易上手、入门简单,但上限极高。虽然这是一项「孤独」的运动——无法像球类运动一样对战,也几乎没有什么社交属性,但每个跳绳爱好者也并不是孤岛。即便是最简单的花式动作,也能获得鼓励和求教。

这些关于跳绳的新动态,释放着跳绳具备翻红潜力的信号。一根看似简单的绳子,正以不同的面貌重新定义自己,跳绳市场也因此焕发了全新的生机。

9.9到百余元,一根跳绳的进化论

在挑选跳绳的时候,Rachel有点挑花了眼。除了熟悉的运动品牌如安德玛、361°、特步等,健身品牌Keep也会推出跳绳产品。还有一些设计感很强,但价格也相对较高的跳绳产品,在小红书上卖得不错。

跳绳变了。花样变多、设计变好、价格也变贵了。除了基础款塑料跳绳和「过气网红」无绳跳绳,如今的市售跳绳有PVC、竹节、钢丝、风阻跳绳等等类别,适用于不同的跳绳训练场景,将这一运动细分到了极致。而在价格上,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跳绳已经成为了一个专业性极强的运动产品。

图源:小红书 @CtrlJump跳绳博物馆

跳绳市场的机会吸引着品牌入局,也让商家在质量和设计上多花花心思。2019年,Max捕捉到了当时美国的跳绳风潮,创立了跳绳品牌CtrlJump。CtrlJump的跳绳价格在128-369区间。对比同类产品,这一价格稍高。那么这些更高端的跳绳,靠什么拿捏消费者的购买欲?

根据产品介绍,CtrlJump的PVC跳绳使用了与英国知名跳绳品牌Rush Athletics相同的供应链,竹节跳绳则使用了与美国知名跳绳品牌EliteSRS完全相同的原装进口绳芯。这拔高了产品的成本,也提升了跳绳的使用感。

除了原料外,工艺的打磨也让一根跳绳越来越考究和精致:「就比如竹节跳绳的竹节,正常的塑料是没办法做到切面那么平滑的,我们就要不断地去改良工艺。」

消费者的反馈也证明了产品的高品质——「完全不一样的跳绳体验,一分钱一分货」、「绳子切割空气的声音巨爽」。事实上,近年来在运动产品领域不乏这样的案例。消费者认可产品背后所代表的生活方式,愿意付出更高的价格来获得更好的体验。跳绳及其相关产品的高端市场依旧虚位以待。

博主Rushie创立的品牌Rush Athletics,跳绳产品售价不菲

所有生意都应该向上发展。如果品牌和产品始终停留在低价区间,说明市场存在问题,也无法激发更多创新的产品。

作为一项普及率极高的运动,跳绳也在朝着品牌化方向发展。Max在做品牌之余,还在北京筹办了一个「跳绳博物馆」。博物馆中收藏了来自全球的创意性跳绳、关于跳绳的艺术品。

所有藏品中,让他倾注最多的,是一件由西班牙超现实主义大师萨尔瓦多·达利创作的铜制雕像「爱丽丝梦游仙境」。爱丽丝的双手和头发被花团簇拥,跳绳高高甩过头顶,将跳绳这一运动用艺术的方式呈现。Max从一位北京的藏家手中买下了这件雕像,这也是跳绳博物馆中最为重要的一件藏品。

@尧YaoJumps 与跳绳博物馆的藏品

「跳绳博物馆要做的就是跳绳文化的输出。所以我们当时讲,这几年不挣钱烧钱,就为了给大众心中锚定一个点——跳绳也有天花板,它的文化背景不输其他运动。

不过,有了社交平台的流量还远远不够,跳绳如何走进线下,去链接更多可能存在的参与人群?针对这一点,Max将目光放在了跳绳的培训上:「人们需要重新来学习如何跳绳,我们想做成人的跳绳培训市场。」

走进健身房,重新学习如何跳绳

对于青少年而言,在体教融合中扮演重要角色的跳绳,已经成为了衡量运动能力的标准之一,这也让青少年跳绳培训成为主流,而面向成年人的跳绳培训却几乎是一片空白的市场。

Max认为,成年跳绳培训的需求是存在的:「一方面是他们需要去解锁一些比较新潮的花式跳绳的技巧,另一方面,也有一些人要通过跳绳培训,来让跳绳这件事情在日常的健身中变得更加科学有效。」

任何运动在粗放式的发展过程中,难免会因为急于求成而出现错误的趋势,跳绳也不例外。

「很多人会盲目进行负重跳绳,可以在短短一分钟之内拉爆心率。」Max介绍,目前跳绳的趋势之一——使用负重跳绳以更快地达到燃脂效果,就正是一种并不科学的训练方式:「跳绳练的是协调跟敏捷,要的是韵律。有的人跳完(负重)就跳不了普通的了,不会发力了。把肌肉、筋膜都练废了,这个损伤不可逆。」

在初步翻红之后,跳绳需要专业的培训体系来规范市场。Max希望通过培训教练、认证教练或以课程指导的方式,让跳绳以专业的姿态,出现在更多线下健身场景之中:「通过workshop的方式,借助健身房现有的流量入口和他们沉淀下来的用户基数,来向健身房提供跳绳相关的服务。」逐渐走进健身房的跳绳,也能为团课增添新的形态。

小众运动的破圈,几乎都是从体验开始。这是漫长的方式,也是高效的方式,通过一次次线下体验开拓可能存在的用户群体,或许可以慢慢让跳绳摆脱误解,并摘掉小众的标签。

在培训体系上更近一步,则是规范化的赛事。Max表示,跳绳赛事并不有是竞技赛事,也可以是体能赛事:「通过一些跳绳动作,如500个单摇,再加一组波比跳,再接50个风阻跳等等,配合着不同的跳跃动作,去比拼综合运动素质。」如同跑步之于马拉松,跳跃这一动作或许也能成为一项赛事的核心。这一简单、原始又高效的技能,仍有未被发掘的潜力。

图源:pinterest

如果说2024年的中国健身市场有什么新的动态,体系化发展或许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趋势。一边是斯巴达勇士赛、crossfit等国外训练及赛事的参与者逐渐广泛,另一边则是以莱美课程为核心的健身房团课依旧火爆。年末,来自德国的HYROX健身跑赛事也开启了中国首秀。

这背后折射出的,不仅仅是中国运动人口的增加,也是运动爱好者乐于尝鲜,愿意付出时间和金钱提升自我运动表现,且集群的意愿更加强烈。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作为潮流运动的跳绳或许可以摆脱固有标签,寻得脱胎换骨的机会。

随着越来越多人重新认识并爱上这个熟悉又陌生的运动,城市运动的下一个爆点,正隐匿在这场不断破圈的潮流之中。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