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要拯救NBA全明星,就需要通过竞技真实性重塑与球迷、球员之间的情感链接。
文|刘成康
2025年NBA全明星正赛,正当观众都在等待东道主史蒂芬·库里用一记三分带走比赛时,杰森·塔图姆用一次顺下扣篮结束了堪称史上最烂的一届NBA全明星。
在2024年NBA全明星赛结束以后,许多观众都直呼,这是史上最无聊、最烂的NBA全明星,但他们或许想不到,没有最烂,只有更烂。
改制后的全明星不仅没有为观众带来焕然一新的视觉盛宴,反而进一步拉低了下限:比赛时长不足、穿插广告和节目过多、巨星缺阵、球员划水、痴迷三分……
拥有70余年历史的NBA全明星如今已然变成NBA春晚,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如何保持娱乐性和竞技性的微妙平衡,一直都是NBA全明星的难题,但如今这已不成问题,因为娱乐性和竞技性都已流失殆尽。
或许等到詹杜库等一代巨星走向生涯终点,NBA全明星连票房都难以得到保障之时,或许联盟才会痛定思痛、痛改前非。
初心正确的赛制改革
2025年NBA全明星,迎来近十年最大的改革力度。在赛制上,抛弃了以往的东西部对抗和东西部票王队长选人,改而以三位名宿沙奎尔·奥尼尔、查尔斯·巴克利以及肯尼·史密斯各选8人,在加以新秀赛中胜出的队伍,进行四队两两厮杀、单败淘汰。
单论从两队对决变成四队角逐的改动,其实无可厚非,唯一不足的地方就是新秀队与其余三支全明星队之间的成色差距过大。
但从今年的呈现效果来看,在选人环节就已经违背了赛制改革的初心。四队两两对决、单败淘汰的赛制,本质上是想通过增加淘汰的风险,刺激明星球员们的求胜欲,从而提升比赛的竞技性和质量。
三位名宿在选人环节按照看似真实、实则剧本的选择,组成了OG队、年轻明星队和国际明星队。这般操作虽然制造了更多噱头,但丝毫没有考虑阵容的合理性,比赛时OG队甚至出现了五后卫的奇葩阵容。
图源:NBA
以往的东西部票王队长选人,都会按照场上位置来查缺补漏,保证己方队伍阵容合理,具有竞争力。
本届全明星另一项重磅的改制就是单场比赛40分目标制。目标得分制在2020年全明星就已经出现,后续一直被沿用。
目标得分制在本质上也是希望提升比赛竞争性,但最后呈现的效果却难言理想。如今的全明星,已然成为球星们的三分训练时间,2024年全明星,由于场上球员疯狂投三分,东西部两队总得分接近400分。
所以40分的目标得分在如今这个球员单场都动辄四五十分的三分魔球时代,确实太低。若有一队三分手感火热,几分钟内即可解决战斗。
综上所述,2025年的赛制改革方向其实是正确的,只是还存在新秀队成色不足、选人环节过于追求节目效果、目标得分设置过低等亟待优化的不足之处。但在赛制方面过于频繁地改动,也绝非一件好事。
球员和联盟都是罪魁祸首
赛制改革虽然不算成功,但最起码能看到背后这份向好的决心。其实球星层面的严重划水和联盟层面的广告节目穿插过多,才是最饱受球迷诟病的地方。
作为全明星最重要的基本条件,娱乐性和竞争性都是缺一不可的。但是仅仅通过赛制改革来保持二者之间的微妙平衡,显然是不够的,更多地是需要场上球员发挥主观能动性。
竞技性层面,以往的全明星也是以划水为主,但整体观感上竞技性要强于现在。此外,以往的全明星第四节比赛,双方都会更加地投入,真刀真枪地对抗。
娱乐性层面,以往的号码对决、当家球星对决等都为球迷所津津乐道。即使后来少了些球星之间的羁绊对决,也依然有字母扣篮时库里倒地掩面的名场面。
库里获得2025NBA全明星MVP
图源:NBA
如今的全明星,整体观感上就是全员出工不出力,只是一味地在投三分。而导致这一现象的,首先是轮休盛行,球员都更加注重个人健康保护,没必要因为全明星受伤而影响后续赛程。
其次是全明星含金量严重下降:竞技性的缺失导致荣誉含金量下降,球员对全明星MVP的渴望降低;球员薪资疯涨导致奖金含金量降低,几万甚至几十万美元对于这些年收入几千万美元的全明星来说,完全不具备吸引力。
球星划水,但最起码还能在场上进行三分投篮表演,但联盟层面在时间层面的把控对线上观众而言简直就是灾难。商业广告、致敬活动、奥尼尔和凯文·哈特互动、油管网红MR.Besat互动,各种零碎的环节穿插在三场总时场只有时长33分钟左右的比赛当中。
图源:Polymarket
原则上最受关注的决赛,OG队开局打出11-1,NBA官方紧急暂停。但令人没想到的是,这个暂停时长接近20分钟。
导致最后呈现给观众的2个半小时的广告和中断,30分钟的比赛时间,网友公认这是一届“最无趣的NBA全明星正赛”。如果是线下观赛的球迷,在互动和气氛的感染下或许感觉尚好,但对线上观众而言毫无观赛体验。而在仅有的半小时比赛时间内,球员们不语,只是一味地投三分。
挽救全明星需做加减法
如今的NBA全明星,实际上已经落后于时代,是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活动。球迷们能够收看到的高水平比赛太多,无需守在屏幕前看各位球员表演三分投篮。球星们在社交媒体如此发达的今天,也无需再借助全明星来提升个人影响力,球员们已经并不是那么在意全明星。
但正如前文所述,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七十余年历史的NBA全明星不可能被NBA抛弃。既然不能停办,那就只能继续改。
对此,球员们也是给出了一些自己的观点。利拉德认为:
1、回到东部VS西部模式
2、冠军将拥有总决赛主场优势
3、如果还是这个赛制,那由“落选球星”组成第4队,替换新秀队
4、赛程安排在赛季中而不是接近季后赛的阶段
而字母哥则认为,在海外办NBA全明星也未尝不可,例如法国、希腊和中国。
利拉德和字母的提议都确实可行,但也存在一定的制约。例如主场优势事关重大,球员、球队层面未必同意;海外办赛时差问题。
2026年NBA全明星将在洛杉矶快船队主场举办
图源:NBA
其实全明星的改革,本质上就是吸引球星更加卖力,从而提升比赛的质量。在体育大生意看来,可以在现有赛制的基础上进行加减法。
首先是目标得分需提升至合理区间,这样就可以增加比赛时间,减少用以充数的广告和节目时间。
其次是增加更具竞争性的环节,例如1v1单挑。单挑是篮球里最直观的竞争环节,以往的全明星赛里的球星单挑许多都成了如今球迷回味的名场面。规则上可以采用经典的美式单挑,即不失观赏性,也能一定程度上减少受伤风险。
最后是更新奖励机制。奖金方面,要么将奖金提升至一个足够具有吸引力的水平,要么将奖金用作其他用途,例如慈善。这样球星才会更具动力地为全明星卖力,上述的单挑环节以及如今的扣篮大赛、三分大赛、技巧大赛亦是如此。
不过奖励也可以是非奖金的形式。在网上有一个十分有趣的观点是,本年度的全明星MVP与下一年的的NBA2K游戏封面人物挂钩。相信这对大多数球员会有一定吸引力,令球员既能享受更多个人曝光、又有机会获得额外的代言费用。
不过要注意的是,游戏开发商2K公司签约NBA版权与签约游戏封面代言人,是两项独立的商业谈判。按照现时2K与联盟的版权合同,联盟应该无权要求2K在游戏中使用指定运动员为代言人。要实现这个“MVP上封面”的网友创意,需要复杂的新版权协调。
球迷们都爱全明星,都希望它能变得更精彩,因为全明星承载了太多回忆。NBA联盟在2025年NBA全明星赛制上以及展现了一定的应变能力,但过度商业化导致呈现效果十分一般。
未来要拯救NBA全明星,就需要通过竞技真实性重塑与球迷、球员之间的情感链接。球员卖力、球迷满意,全明星IP才能延续其“年度篮球狂欢节”的价值。
注:本文所用封面图片来自NBA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