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2025赛季中超联赛拉开序幕,这也是中国足球职业联赛联合会(简称「中足联」)正式挂牌成立后的首个赛季。
同日,中足联商务合作发布会于上午召开,也标志着中国足球职业化改革迈入了新的阶段。
虽然国青憾负沙特,无缘世青赛,但相信,我们越发火热的本土联赛将培养出更多的「王钰栋」们。
▂
文 / 杨雨蒙
新赛季,新的开始
二月的上海依旧泛着一丝凉意,但上海体育场内,伴随着数万蓝魔球迷的呐喊,气氛却一片火热。
在球场的环形天幕下,伴随着一场美轮美奂的光影秀,2025赛季中超联赛正式拉开了序幕。
回顾上赛季,经历了行业整顿,中超联赛逐步恢复公众信任。本赛季伊始,多家俱乐部就成功引入新赞助资源,联赛整体发展更加健康,商业吸引力也在同步回暖。
本次开幕式选在上海体育场,既因上海申花作为传统强队的市场号召力,也因上海作为国际化都市的商业辐射效应,与中超联赛的商业潜力相得益彰。
在此背景下,在22日上午同步召开的中足联商务合作发布会,成为了具有深远意义的事件,这不仅标志着中国足球职业联赛从行政主导,转向市场化运营迈出了关键一步,更代表着中国职业足球职业化来到了新的阶段。
图源:中足联
发布会上,共计13家新老品牌与全新的中足联签订了合作协议,涵盖了快消行业、运动装备、媒体传播、AI科技、能源产业、数字娱乐、金融服务等核心领域,构建起中国足球职业联赛「赛事运营+产业赋能」的立体化合作矩阵。
其中,华润饮料冠名中超、中甲、中乙三级联赛,让中国足球职业联赛首次实现统一冠名商。同时,中足联还引入联想集团为联赛提供AI技术,与中体卡业、中体优品拓展IP的多维转化。
最让球迷期待的消息,则是青岛啤酒成为中超联赛官方合作伙伴——现场,签约双方举杯共饮0醇啤酒,也让在座的行业人士畅想本赛季赛场内的观赛体验能进一步比肩「五大联赛」。
这一系列的合作,展现出中国职业足球的在商业层面的全新突破。
要知道,金元足球的泡沫褪去后,中超联赛的商业收入相比疫情之前有了明显的下滑。蒙牛、崂山啤酒、DHL、上汽集团等赞助商在2022赛季之后就从中超联赛赞助商列表中消失不见,2023赛季中超联赛一度险些步入无冠名的「裸奔」境遇。
但随着职业化改革的深入和商业化的不断探索,联赛的运营模式也愈发成熟。中足联的成立更是其中最为显著的进展。
正如理事长李克敏所表示的,中足联将始终坚持「服务联赛、服务俱乐部、服务球迷、服务赞助商」的初心,不断扩大合作领域,构建「服务-反哺-共赢」的优质商业生态体系,推动职业联赛在竞技水平、商业价值、社会责任等领域全面进步。
这一愿景的实现,不仅关乎中国足球的长期发展,也直接体现出中足联这一机构,对于中国足球的珍贵价值。
中足联,开启中国足球职业化新篇章
一场精彩的揭幕战搭配一场提振人心的商务发布会,让人们看到了中国职业足球的新气象。
要知道,稳定而良性发展的联赛,在足球产业中具有承上启下的核心作用。一方面,它是国家队精英球员的孵化池,为国家队赛事输送本土球星;另一方面,通过赛事观赏性和商业化运作,激发大众参与热情,扩大足球人口。
中足联正是这个链条中的关键枢纽,它肩负着推动中国足球联赛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使命。
中国足球职业联赛联合会的全新logo
中国职业足球的运营,其实一直处于不断摸索之中。
最初,中超公司仅负责顶级联赛的运营,缺乏与中甲、中乙联赛的有效联动,且在商业化开发上受到中国足协的较强干预,难以实现完全的市场化运营。
直至2015年,发布的《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明确提出,中国足协将脱钩并将职业联赛交由专业运营机构负责,标志着「管办分离」进程的启动。尽管受到疫情与行业扫黑除恶的影响,中足联的正式成立一度被推迟,但改革终迎来转机。
2025年初,中足联终于正式亮相。根据公开文件可知,中足联作为独立社团法人,将统一管理中超、中甲、中乙三级联赛,拥有经营权、运营权及收益分配权,而中国足协则保留所有权与监管权。这种管理模式的转变,标志着职业联赛从行政化向市场化的进一步转型。
在中足联的理事会成员的构成中更能体现这一点。其中,俱乐部代表有9位,占比过半,涵盖三级联赛主体,体现了与国外职业联赛类似的,以「俱乐部主导」的市场化原则。
同时,中足联下设独立的三级联赛议事委员会,形成分级协商机制,还能增强俱乐部在赛事编排、商业开发等事务中的话语权。
在当下,中足联的首要任务定为提升联赛的「品牌形象」。中足联副理事长杨旭表示,未来联赛的品牌形象定位指引方向是公平、安全、干净、平稳、有序,其目的就是为了提升中国足球的整体形象,
杨旭说道:「从本赛季开始,所有从业者签订的承诺书除了存在对于比赛场地内的要求之外,对于场外的公众形象塑造也有所要求。」
当然,还有不少历史遗留问题有待解决,中足联需直面俱乐部欠薪等顽疾。尽管2024年「假赌黑」整治已见成效,但职业联赛的财务健康仍是长期课题。
2025赛季准入审核中,虽然沧州雄狮、广州队等欠薪俱乐部被严格淘汰,让人惋惜,但这也为中足联主导下的联赛环境净化奠定了基础。
此外,青训与商业化的协同有待中足联进行进一步加强。英超、西甲、德甲等顶级联赛,每年都会将大笔资金反哺到草根联赛和青训的的发展,将成为优秀的案例进行借鉴。
相信随着联赛形象的完善,中足联进一步加强资源整合与优化收益分配模式,俱乐部们也将进一步摆脱对投资人资金的过度依赖,进而实现自我可持续发展。
中国足球,吹响「反击」的号角
事实上,当下的中国足球,已经呈现出重回正轨的积极态势。
职业联赛层面,早在2024赛季开始前,中国足协就推出一系列有关外援、冠名、裁判评议等方面的新政,都体现了求进求变的工作思路。
在企业冠名方面,中超联赛中,河南俱乐部再度与祖酒杜康联名;绿城回归浙江队,新赛季将以浙江俱乐部绿城队征战中超联赛;上赛季上坐最高达6万余人的大连英博队也得到了大连獐子岛海洋发展集团的冠名,新赛季全称为大连英博海发队,体现出俱乐部在商业化层面的显著进步。
本赛季,中超俱乐部16座球场中已有8座为专业足球场,标志着中国足球基础设施建设的持续进步。越来越多的俱乐部开始享受到专业足球场带来的商业收入和球队价值提升,这为联赛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与此同时,在联赛的传播层面也展示出令人瞩目的进步,中超更是展示出了亚洲「第一流量」的实力。据中足联统计,中超联赛上赛季覆盖观众人数达10.4亿人次,同比增长10%。
其中,中国移动咪咕在上赛季成为中超联赛官方战略合作伙伴后,更与联赛官方联手开展了深层次的合作,完成了中超转播史上首次8K直播和竖屏直播,大力推动了联赛制作的数字化、智能化和沉浸化发展。尤其是在6座城市7座球场推出的「赛前大单边」节目制作,更是对标世界顶级联赛水准,全面升级了直播观赛体验。
据了解,在过去的2024赛季,咪咕公司累计为联赛贡献超41亿次新媒体曝光、425个全网热搜,推动中超联赛影响力和商业价值持续提升。
新赛季的故事更值得期待。据了解,咪咕将以AI智能观赛新玩法带领球迷享受高燃赛场,升级中超解说嘉宾天团、集结新势力解说人才。同时联合赛事生产更多衍生内容,并拓展与中超、中甲、中乙俱乐部的社区化合作,打造中国职业足球联赛的「球迷之家」。
在比赛以外,中超联赛还承载了积极的社会责任感。
开幕式中,申花邀请到了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震区的4名藏族足球少年来传递火神杯,让足球成为灾区人民希望的火种;上赛季,深圳新鹏城俱乐部医务主管、队医在航班上施以援手,救助身体不适的乘客,成为一段佳话;本赛季,成都蓉城更是邀请到「小小的我」主角「刘春和」的原型人物龚苏,来到了蓉城训练基地探班,令人感受到足球之外的温情。
国家队层面,U20国家队虽然憾负沙特,无缘年底的世青赛,但其中王钰栋、依木兰等人在赛场上的精彩发挥,让球迷看到了中国足球无限的希望;即将开启的世预赛,中国国家队也承载着再度进军世界杯的梦想。
随着新赛季的揭幕,中足联运转正式落地,中国足球也来到了新的阶段。伴随着全新的市场化运营模式,搭配稳步推进的商业合作,中国足球势必将迈向更加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