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的F1赛车手之梦,赛道更宽了吗?
体育
体育 > 滚动 > 正文

女孩的F1赛车手之梦,赛道更宽了吗?

女赛车手的本质,绝非“美丽花瓶”,而必须是战斗力爆棚的“女汉子”。

文|逐风

F1,一共有多少位男车手参加过?恐怕谁也不能在第一时间回答出来。

但是,如果要问一共有多少位女性车手参加过F1大奖赛?一只手刚好数过来。从1950至今,只有5位F1女赛车手参加过大奖赛。

F1本身并没有对于车手性别的限制,车手一旦戴上头盔,便没有人会注意分辨坐在驾驶座仓里司机的性别。但先天、后天的客观因素,导致女车手关注度寥寥。

现如今,F1对于女车手的门槛似乎“放宽了”。上海上赛道上,还将闪现一位持外卡参赛的中国女车手师炜。

女孩的赛车梦,赛道变宽了吗?

图片

仍处于探索期的“平权产物”

事实上,在2019年就诞生了一项仅限女性参与的方程式汽车赛事——W Series (women-only racing series:世界女子方程式)。为应对缺乏女性车手进入最高级别赛车运动的问题,该赛事效仿F1模式,使用的是F3级别的赛车,向全世界征集优秀的女性赛车手。

按当时的赛制模式,全球54名女车手,需要经过层层筛选,最终选出18位车手参加总奖金高达150万美元的比赛。在54进28的预选赛中,只有一位中国车手桂濛。虽然系半途淘汰,但还是创造了历史。

W Series赛事的举办本有着一定突破的意义,但举办多年,其局限性也开始逐步凸显,首先便是女车手再无“上升通道”。作为,连续两届W series冠军杰米·查德威克(Jamie Chadwick)依然没找到通向更高一级赛事的通路,相当于无论是冠军选手和赛事本身都触及了天花板,和最初想要达成的目标,期待有女车手进军F2、F1“有所出入”。

舆论层面,不乏一些女车手认为,赛车运动的性别差异并没有显著到需要将男女选手分开比赛,创立W Series相当于一种性别隔离,实际上是一种“倒推”。

2022年10月,W Series因为资金链出现问题,不得不提前中止2022赛季,原计划于美国和墨西哥举办的最后三场比赛将不再进行。2个月后,F1学院系列赛事随即宣告登台。这是F1在2023年度推出的女性车手赛事,旨在培养年轻女性车手进入更高级别的比赛。

车坛传闻,该赛事的出台,依然有“平权运动”的背景,属于“政治正确”的产物,由大名鼎鼎的梅赛德斯奔驰车队老板托托-沃尔夫妻子,前女赛车手苏茜-沃尔夫在主持负责。2023年3月,她被任命为全女性单座赛车赛事F1学院的赛事管理总监,致力于推动赛车运动中女性的参与。

当W系列赛依旧在寻找“复活”方法时,看似背靠更多支持的F1学院赛事能否如愿帮助女性车手更进一步,仍有待时间检验,起码到2025年,F1仍在不遗余力地进行推广。

2024年年底,F1发布2025年赛历,其中也包括F1学院2025赛季赛历。2025年全年,F1学院将在三大洲举行7站共14场比赛,所有比赛均为F1垫场赛。3月21日至23日在上海举行揭幕战,收官战为11月于拉斯维加斯举行。2025赛季,F1学院系列赛新增的三个比赛地除了上海和拉斯维加斯,还有蒙特利尔。

图片

女车手进军F1的仍存诸多“天堑”

而具体到女性车手,乃至中国女车手立志于成为F1赛车手的路径和达成方式,抛开金钱的因素不论,仅从身体素质承受和技术角度分析仍然面临着诸多“天堑”。

女赛车手的本质,绝非“美丽花瓶”,而必须是战斗力爆棚的“女汉子”。因为F1赛车手的日常训练和比赛,就是身体极限的挑战,换作专业运动员来承受恐怕也力有不逮。

作为赛车手进行日常训练,首先需要耐受的就是长时间待在高温的座舱里,舱内的温度可以达到惊人的70℃,堪比烤箱。经过两个小时左右的比赛,车手们的身体脂肪消耗和脱水总重量可以达到3公斤左右。

在如此“恶劣”的条件下,对于车手的体能、耐力就是极大挑战,另外还需要头脑保持清醒、专注。

此外,赛车对于车手的核心力量,肌肉强度需求也是“变态”级的。每次踩下刹车踏板,都像是在健身房里举起一块100公斤重的铁块。在平均200公里的时速下转弯,车手们要承受的离心力相当于在颈椎上挂一块20公斤的铁块,这种力量会让车手感受到巨大的压力。仔细发现便可知,F1车手都是“粗脖颈子”。

“我大概经过了一到两年的腿部力量训练,才踩够了方程式的刹车。”师炜近期接受采访时坦言,为了适应赛车比赛的节奏,她长期进行着高强度训练,体型发生了显著变化,同时也变得更加强壮。她常跟朋友开玩笑说,去年训练的时候,三个月脖子大概就粗了2.5公分。

80年代后,F1赛车气动水平的提升,使车手承受的侧向加速度剧增,进一步加剧了身体素质的挑战,这也是80年代后女车手在F1几乎绝迹的原因之一。

因此,很多赛车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现阶段女车手或许应设定更实际的目标,如参与FE(电动方程式)或耐力赛等赛事,与男车手同台竞技以提升水平。若能在这些赛场上展现与男选手相当的速度,或许能获得资本支持,进而踏入F1学院赛事的大门。

毕竟,体育不单纯是竞技,也有商业推广和营销。女性F1车手在商业和舆论上的价值巨大,部分实力偏弱的车队可能会出于吸引流量和赞助的考虑,给予女性车手一定出场机会。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