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陈文健
编 / 郭阳
停不下来的涨价潮
春意正浓,羽球爱好者却迎来了新的「寒冬」——羽毛球又双叒涨价了。
三月底,羽球三大厂之一的威克多一纸通告在网上流传,「由于原材料成本持续上涨,为了按时保质满足供货,我司决定对羽毛球价格进行调整。」威克多线下门店向红星新闻回应:本轮涨价情况属实。
同为三大厂的尤尼克斯,虽然尚未在国内上调羽毛球售价,却也有公告流出:产品将从4月1日开始在日本执行新的价格标准。除此之外,还有诸多品牌的实际售价已经上调,但未有公告披露。
此前,受原材料价格上浮和消费者需求增长等影响,羽毛球价格已经经历了多轮变动,经「好物清单」平台查询显示,大部分品牌的羽毛球在过去一年,至少经历了三轮价格上调。
数据来源:淘宝、京东
来自江苏的羽毛球爱好者奇鸿,向氪体晒出自己的网购记录:2023年,他在第三方店铺购置一桶12颗装的尤尼克斯AS-03羽毛球,仅需82元,如今标价已经飙升至189元,价格同比增长高达230%。
面对「贵得一塌糊涂」的羽毛球,他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一些更「平价」的产品,比如130左右的亚狮龙3、浦锐P11、航天202A、亚狮龙D5,「但现在除了浦锐P11,其他的球已经不止130了。」奇鸿说到。
诚然,羽毛球目前的价格涨幅还不至于让这项运动成为「贵族专属」,但一轮接一轮的涨价潮,也实实在在消磨着球迷的热情。本轮涨价中,不乏有网友表示自己将尝试网球、匹克球、乒乓球等运动项目。
更关键的是,羽毛球的涨价似乎仍没有刹车的迹象。威克多向氪体表示:「原材料来源单一、参与者不断增加,短时间内羽毛球的供需关系得不到解决,其价格仍有提升空间,品牌也只能被动提价。」
而选择继续「坚守」的羽球人,则纷纷开始「降本增效」。
还在上高中的小渊以前更喜欢单打,但随着羽球价格上涨,他开始选择与陌生人「拼场」;在羽毛球的选用上,也更看重产品的耐打属性。
另一边,消费者们也在寻找更多性价比产品,用所谓的「口粮球」来缓解消费压力——二手羽毛球的市场相当繁荣,淘宝存在多家销量破千的二手羽毛球商家,拼多多更是不乏销量破万的爆款。
但在相对缺乏监管的二手市场,消费者很容易被精美的买家秀「晃点」,所谓的九成新产品拿到手里可能已经断了几根毛,影响使用。买过一次二手球的小渊就直言:「不会再买第二次了。」
淘宝上售卖二手羽毛球的商家
不仅是爱好者的节源开流,还有不少训练馆、培训机构会大量使用二手羽毛球。
北京一家羽球培训机构向氪体透露,一般无基础的青少年就会使用二手球进行教学,不仅成本低,受市场波动影响也相对较小。
而在新一轮涨价大背景下,长期不受羽球人待见的人造羽毛球,也开始受到更多关注。
人造球的目标,不止是「口粮」平替
目前,人造羽毛球大致可分为三类——尼龙类、合成材料类,以及介于天然羽毛球和尼龙球之间的Hybrid羽毛球,即「三段式羽毛球」。
尼龙球由于羽毛部分完全使用尼龙制成,虽然耐打,但稳定性差,飞行速度衰减较快。尽管三大厂均有尼龙球产品,但随着运动水平的提高,消费一般都会选择性能更加稳定的天然球。
三段式羽毛球则是毛杆中段使用改性尼龙,毛片仍为天然羽毛的产品。的幸、鸿星尔克、迪马斯都曾推出过相关产品,以国内电商平台的销量来看,这类羽毛球也有不少受众。
拥有三段式羽毛球专利、给国内外多个品牌贴牌生产的安徽三才体育向氪体表示,三段式羽毛球在海外更受欢迎,「公司60%的销售收入来自海外。」
并且他们也在研发多款迭代产品,「在涨价潮下,三段式羽毛球等性价比更高的新型产品,以后会成为消费新趋势。」
一位居住在意大利的羽毛球爱好者向我们印证了这一观点。她表示,意大利各大城市基本没有商业球馆、且只有1-2个俱乐部,因此消费者想要参加羽毛球活动一般都要在俱乐部报名。而在涨价过后,天然羽毛球成箱拿货价格普遍在25-40欧一桶,不少俱乐部会使用人造球来控制成本。
「消费者想要使用天然羽毛球要么自带,要么在每次活动费之外再向俱乐部缴纳球费。不过,水平较高的人一般都不能接受人造球。」
意大利的一家羽毛球俱乐部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可以说,从尼龙球到三段式,当前的人造球足以在中低端市场挤占天然球的生态位。与此同时,向中高端市场突围的新型人造球也已出现。
今年3月,威克多正式上架最新一代人造球产品新碳音PRO,苦涨价久矣的羽球人纷纷为之侧目。
一方面,新碳音系列此前已经积攒了一定口碑。羽众品牌创始人成果告诉氪体,在去年暑期的羽众青少年U系列暨亲子赛中,他们曾使用新碳音作为比赛用球,「除了有个别运动员反映球速快之外,并没有预想中那样大量抵触人造球的情况出现。」
同时,新碳音也已成为了2023年全国高校高水平羽毛球邀请赛、江西省羽毛球青少年俱乐部联赛、2024全国羽毛球运动水平等级赛等业余赛事的比赛用球。
关注新碳音的普通消费者也越来越多——电商平台中销量过万的商家比比皆是,体验过的奇鸿也认为它「比一般的天然羽毛球好打」。另据羽毛球社区中羽在线的装备排行榜显示,6颗一桶的新碳音是100元以内价位段使用人数最多的产品。
威克多的新碳音羽毛球
当然,新碳音系列的反对者也不少。
北京V587球馆的老板就表示,即使价格相同、性能相近,也不会用新碳音Pro替换球馆用球;宁波某体育用品店则认为新碳音Pro「没有性价比可言」。
国内使用新型材料的人造球太少,也从客观上限制了新型人造球的知名度。但这并不代表国际市场缺乏对人造球的研发与关注——尤尼克斯就在去年与碳纤维企业东丽,共同申请了碳纤维材料的「羽毛球用人造羽毛」专利;美津浓也曾推出使用合成材料的人造球TECH FEATHER 03,还在2020年成为了日本羽协部分赛事的官方用球。
对于人造球产品,威克多认为:「天然球价格上涨是大趋势,没有人能控制,不能让价格成为运动发展的制约,所以我们也是希望给爱好者们更多选择。」
然而,人造羽毛球想要真正走进广大消费者的球场,乃至成为羽毛球精英的选择,仍有问题亟待解决。
羽毛球的「新能源」时代,还有多远?
不可否认的是,人造球发展至今,即使是最新推出、口碑不错的新碳音Pro,仍与天然羽毛球存在细微差异。
深耕羽毛球赛道20多年的宋老告诉氪体:「同样是杀球,两者初速一样,碳音Pro可能2.5秒就落地,天然羽毛球要3秒,那么选手的接球节奏就会有变化。」
北京鸿鹄向阳羽毛球馆对此有着相似的看法:「球友们使用下来,感觉新碳音和普通羽毛球飞行上确实有一些区别。」但他们双方都认为,这一问题花上一点时间后能够适应。
宋老直言,「人造球目前最大的痛点,是在消费惯性下,人们仍愿意选择价格更低的天然羽毛球,同时,人造羽毛球还未成为高水平职业比赛的官方用球。」
关于前者,业余四级羽球爱好者木头表示,人造羽毛球可能要在120元以下才有竞争力;奇鸿则坦言,价格相同或者差距不大的情况下,自己还是会优先选择天然羽毛球。
然而,羽毛球的价格仿佛脱缰之马,不知何时才会回落。对比之下,目前新碳音Pro虽然二级市场价格仍高于官方标价,但威克多表示其作为工业化产品,一旦产能稳定下来,价格一定会回归理性。
若真如此,随着羽毛球价格的进一步上涨,性能持续突破、价格趋于稳定的人造球,在未来或许真的会被越来越多球友所接受。
威克多的新碳音PRO
赛事层面,自2021年起,世界羽联就已经允许各级赛事使用人造羽毛球。尽管目前天然羽毛球仍旧垄断着顶级赛事,但从业余比赛切入的人造球,已经成为了行业各方的重点考察对象。
正在进行的2025羽毛球亚锦赛中,亚羽联首席运营官崔永声公开声援人造球:
「用人造球部分代替天然球是一个可行的方向,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它一定有机会应用到亚羽联的赛事中去。但就像新能源汽车一样,它需要一个时间让市场去适应和接受。」
亚羽联首席运营官崔永声(右) 图源:亚锦赛赛事组委会
2008年,当比亚迪推出第一辆混动轿车F3DM时,没人会想到这家在21世纪才创立的中国车企,会在10年后引领汽车行业快速进入新能源的时代。
如今的羽毛球行业,或许同样站在了「新能源」时代的门口。
※注:关于人造羽毛球,行业内尚未形成统一共识,三才体育指出三段式羽毛球并非人造羽毛球,因此本文将毛片、毛杆部分未完全使用天然羽毛的产品统称为人造羽毛球。
﹀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