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刘国梁时代,王励勤能“大力出奇迹”吗?
体育
体育 > 综合体育 > 正文

后刘国梁时代,王励勤能“大力出奇迹”吗?

导语

【文眼】继续沿着刘国梁的路线继续大踏步前进,还是选择走保守路线在商业层面有所割舍,同样会让他陷入两难的境地。

作者丨张宾

图片丨来自网络

刘国梁 的离任,比预想得要早一些。

已经年满60周岁的#周继红 在退休后继续担任中国游泳协会主席和中国跳水协会主席,正值盛年的刘国梁却挂印而出,令人唏嘘。

之前听到刘国梁可能卸任中国乒协主席的传言,我觉得这可能是明哲保身的一种手段。在饭圈兴盛的当下,他身处舆论漩涡之中,不堪其扰,需要避免被“人言可畏”的口水所吞噬。但我没想到他可能会彻底隐退。

在他辞任中国乒协主席之后,他应该也会很快交出国际乒联副主席的位置。按照惯例,国际乒联的职位都是由中国乒协(或者体育总局乒羽运动管理中心)的主要领导担任。但我未料到过他会从WTT中抽身而去,毕竟这个职业化的商业联盟是他一手缔造的。未经证实的消息源透露,刘国梁大概率不会继续在WTT担任要职了。

如果这一消息属实,刘国梁将从之前的“三位一体”,变成了“三无人员”。即便新当选的中国乒协主席王励勤和副主席马龙都与他交情匪浅,但属于刘国梁的时代看起来要画上一个句点了。功与过,只留待后人评说。

在我之前的预测中,刘国梁离任之后,接替他担任乒协主席的最大可能人选是现任体育总局乒羽运动管理中心主任、党委书记高元义。在#姚明 卸任中国篮协主席之后,接替他的是体育总局篮球管理中心、中国篮协联合党委书记郭振明;中国滑冰协会的换届选举,体育总局冬运中心主任、党委书记王磊当选为新一届主席。

在前任体育总局局长苟仲文锒铛入狱之后,其所倡导的“专业人做专业事”概念正在被摒弃,但用人的思路并未被彻底推翻。周继红虽然已经退休了,依旧继续连任游泳协会和跳水协会的主席;花样滑冰协会换届选举,曾经担任冬运中心副主任多年、且离开冬季项目多年的任洪国(他显然是中国花样滑冰辉煌的主要缔造者)当选新一届主席。

各协会换届的总体思路是选择体制内的干部或者退休干部来担任,但新当选者要么正在主抓该运动项目,要么对这些项目了如指掌。王励勤显然符合这些标准,而且比高元义更为熟悉乒乓球。

王励勤在退役之后,并没有像马琳、王皓等昔日队友那样选择成为教练员,也没有像张继科那样到市场上去淘金。他选择了从政这条路,在2021年成为了上海市竞技体育训练管理中心主任。在当选中国乒协主席之前,他就已经是中国乒协副主席和上海市乒协会长了。

在竞技生涯,王励勤三夺世乒赛男单冠军,奥运会拿过男双和男团的金牌。他的自律有口皆碑,在无缘伦敦奥运会后,依旧甘心留在队里担任陪练和负责后勤工作。这让王励勤在国乒上下有着极佳的个人声誉。

他从政之后,同样有口皆碑。樊振东加盟上海队,与王励勤密不可分。两代乒乓球奥运冠军私交甚笃,樊振东在巴黎为上海乒乓球队圆梦男单金牌,与王励勤的后勤保障和心理按摩不无关系。

巴黎奥运会,上海选手一共斩获了6金4银3铜。金牌方面,除了樊振东的男团和男单两块金牌,陈芋汐、覃海洋、郭崎琪、吴愉各有一金入账。这里面当然少不了王励勤的功绩。

在从政之路上,王励勤的低调和谦逊让他赢得了上上下下的交口称赞。一位上海竞体中心普通工作人员对他的评价是勤勉、有亲和力。

运动员时期,他战绩彪炳,以勤奋自律闻名;从政阶段,他低调务实,同样战功赫赫。这让他成为了接替刘国梁担任中国乒协主席的最佳人选。如果说他在互联网上有一些负面的话,就是当年的八卦新闻。如今这些早就成为了过眼云烟,并不会为他走上中国乒协主席的位置制造障碍。

毫无疑问,他是最适合接替刘国梁的人选,可能没有之一。但留给他的确实一个“内忧外患”的大摊子,稍有不慎,也有可能步刘国梁后尘被舆论放在火上炙烤。

外界普遍认为,王励勤的上任,有助于樊振东的回归。28岁的樊振东远没有到退役的年龄,他在巴黎奥运会上的表现证明了这一点。国乒在男单方面尤其需要他,这需要考验王励勤的政治智慧,既要说服樊振东,又要为他的回归营造一个良好的队内氛围。

另外,他还有一个重任就是拯救“大头”王楚钦。王楚钦的个人技术和能力毋容置疑。去年在巴黎,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资深乒乓球记者博扎就告诉我,王楚钦的个人技术是公认的世界第一。但是王楚钦从巴黎奥运会到近期的表现,则表明他的备战存在问题,接连输给外协选手,更多可能需要克服心理关。

男单真正的危机并不仅仅在于国乒丢掉了澳门世界杯等冠军头衔,也不是王楚钦先后输给了莫雷加德、雨果等外协选手,而是后备人才的匮乏。天才选手不再是俯拾皆是,令人担忧。这才是关乎国乒未来的千秋大业。

洛杉矶奥运会,乒乓球项目金牌总数增至六枚,取消了男团和女团,迎回了男双和女双,新增了混合团体。对于国乒来说,包揽的难度增大,同时备战策略也面临着全方位的调整。这是王励勤第一个任期的终极大考,压力可想而知。

在商业层面,WTT系列赛事火爆异常,中国乒乓球迎来了一个盛世。这是刘国梁的功绩之一,但与之如影随形的“毒瘤”就是饭圈横行。我不相信,刘国梁的挂印而去与饭圈的“作妖”没有任何关系。

饭圈所带来的流量,一定让各方欲罢不能。WTT赛事如此受追捧就是例证,它真的有票房号召力。但现在的饭圈不仅使乒乓球内外部环境处于畸形状态,而且已经对国家队主力选手的备战、比赛带来了干扰。体育总局三令五申打击饭圈行为,刘国梁之前在“两会”期间也抨击了饭圈文化。

如何与饭圈文化切割,可能是王励勤走马上任之后所面临的最棘手的难题。要切割饭圈,就必然会得罪饭圈,很可能让自己的工作受到直接干扰;放任饭圈,会让中国乒坛变得更加乌烟瘴气,甚至有可能直接导致国乒成绩的滑坡。

在我看来,整治饭圈就像是一道无解的谜题,不知道王励勤能否找到应付这一切的“灵丹妙药”。

当然,饭圈并非一无是处,除了拉动赛事票房,还有另外积极的一面:正因为粉丝拥趸无数,且饭圈购买力惊人,“莎头”组合现在商业价值极大。竞技层面,孙颖莎的战绩无可指摘,但王楚钦的表现受到了不少质疑。王励勤如何管理这两位顶流选手的商业合作,同样让我非常好奇。

刘国梁在乒乓球的职业化和商业化方面,步子迈得大了点,为他招来了不少非议和质疑。王励勤也需要在举国体制和职业化之间找到平衡点。

继续延着刘国梁的职业化路线大踏步前进,还是选择走保守路线在商业层面有所割舍,也是他需要权衡的问题。

为人低调沉稳的王励勤,相对匆忙地走马上任了,他面临着一箩筐的难题。他究竟会将中国乒乓球带向何方,让我们冷眼观瞧。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