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杨雨曼
不让真正的想法和声音湮灭于分散、有限的传播力量,「联合」显得十分必要。
日前,一则公告从瑞士传出,宣告国际乒乓球运动员联合会(United Table Tennis Players,简称UTTP)成立的同时,也标志着职业球员们有了联合发声、争取权益和参与治理的更多可能。
这个横空出世的组织,已经在乒乓球职业化、全球化的道路埋下了一颗关键种子。
从「个体抗争」到「集体发声」
2025年的国际乒坛,注定被载入史册。
这一年,除了世界杯、世锦赛等大赛与WTT系列赛事多点开花之外,一系列关于权力结构、职业化进程和运动员权益的深刻博弈也在乒乓球世界持续进行。
其中就包括日前国际乒联公布的两份财报指出,2024年全球职业和赛事收入已达5200万美元,较2019年增加3倍不止,反映了当前乒乓球发展的向好态势。但与此同时,不少人看到的是数据背后那些本该处于核心位置、连接赛事和协会的关键角色——运动员,似乎在眼下的权益保障、奖金分配等关键领域仍缺乏实质性话语权。
事实上,运动员权益保障早已成为乒坛的焦点话题。开年,樊振东、陈梦两位知名选手宣布退出世界排名积分系统,更是引发舆论震荡,将讨论热度推至顶点。
一石激起千层浪,社交媒体上各国乒乓球运动员以不同形式多次发声:法国名将西蒙·高茨多次在社媒抱怨参赛名额「天然偏向传统强队」、奖金远低于其他职业运动项目;非洲乒乓球「一哥」阿鲁纳曾经因生病缺赛还受到积分赋零和罚款公开表示抗议。
除此之外,还有不少顶尖球员在镜头前或社交媒体公开抱怨赛程过密导致竞技表现受影响,为争取参赛资源与奖金不得不自掏腰包辗转各洲,国际比赛常与收入较丰厚的俱乐部联赛和商业赛行程冲突……
西蒙·高茨曾在社媒公开评价运动员待遇问题 图源:法国乒乓球媒体
这些争议看似孤立,实则共同指向一个核心矛盾:乒乓球运动的传统「劳资关系」,已难以承载职业化、全球化进程下的球员诉求。
在此背景下,UTTP在瑞士苏黎世宣告成立,或许意味着运动员与乒坛各主体的关系将迈入「2.0」阶段。
这个由欧、非、南美等五大洲26名职业运动员共同建立的非营利组织,明确将「成为全球职业乒乓球运动员的独立代言人」写入章程。
在国际职业体育组织的更迭历史上,很少有像这个组织一样如此低调的开端——没有盛大的新闻发布会,甚至崭新的官网页面只有数百字简介。基于有限的公开信息,我们尝试解读这个由职业运动员发起建立的国际组织,并发现其设计架构之下埋藏的一些逻辑。
图源:UTTP官网
一方面,这个组织选择落地瑞士,显然是参考了国际足联(FIFA)、国际奥委会(IOC)等体育机构实践过可行的路径:以《瑞士民法典》为法律基础,依托这个国家中立性地位、稳定的经济政治框架为组织创造良好发展条件。
另一方面从组织架构看,无论国籍、排名或所属协会,其会员资格向所有职业运动员开放;经费来源摒弃单一依赖商业赞助的模式,转为构建「会费+多元筹资」多维渠道——向加入球员收取会员费,同时整合公共文化基金补贴、商业捐赠。这种设计既是组织可持续运营的前提,也为后续独立维护球员权益提供了能力。
除此之外,赫然列于官网的多条宗旨和明确章程同样显示出强烈的「务实」思想,直指运动员在当前职业赛场的痛点:
一、在整个运动中促进道德和诚信的发展;
二、强调管理和赛事组织的透明度;
三、支持奖金分配和工作条件的公平性;
四、保护球员免受歧视和剥削;
五、确保这个组织真正代表所有性别、国籍和竞争水平的职业运动员……
组织一经成立,德国老将奥恰洛夫、新晋世界杯冠军雨果等国际知名球员纷纷在社媒为UTTP发声。
图源:uttplayers
「是时候让运动员成为职业乒乓球运动的核心了,这本该也是我们的位置。」创始球员们写在组织简介文末的这句话,仿佛就是对UTTP诞生价值的最有力诠释。
乒乓球职业化进程的关键「拼图」
纵观现代体育发展史,运动员工会组织的崛起进程往往与项目职业化程度呈正相关。
在北美四大体育联盟、欧洲足球联赛以及网球、F1等成熟的职业联赛或体育项目领域,运动员工会的运作早已形成范式:劳资谈判中,工会通常会代表运动员同资方(职业联盟、俱乐部等)谈判,为组织内运动员们争取利益,努力提高待遇;相应的,运动员也将缴纳一定的会费来帮助其长期运营。
过去,工会为运动员权益与职业联盟谈判甚至抗争的例子并不在少数。1954年成立的NBA球员工会(NBPA)多年来通过集体谈判为球员争取到远超北美其他职业体育联盟的收入分成;F1车手协会(GPDA)在赛道和比赛安全改革中发挥关键作用……
图源:NBPA
视线拉回今年3月,职业网球运动员协会(PTPA)针对全球四大网球管理机构:ATP、WTA、ITF、ITIA联合发起了一项「超大规模」诉讼。其中细节包括但不限于管理机构被指控挤压赛事竞争空间,球员分成比例较低,对球员健康和安全的忽视,肖像权和赞助商限制等。
尽管大部分指控仍在调查阶段,可是这样发起大规模诉讼并能直接与机构对话的行为,在某种程度已经说明了PTPA保护旗下球员的决心与能力。
图源:PTPA社媒
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这些事实揭示了一个体育世界的底层运行逻辑:当职业运动价值达到相当规模,运动员需要从「劳动方」转变为「利益攸关方」。
对于乒乓球而言,UTTP的出现或许就意味着这项运动的职业化进程迎来了历史性节点。
从理论层面,该组织的成立填补了职业乒坛的劳资关系规范的空白。如果UTTP能够通过联合的发声渠道,保持与乒坛所有主体的有效沟通,或许能催化出更具活力的乒乓球职业生态系统。
硬币一面写满了理想和期待,而另一面落地实践后的挑战同样清晰可见:UTTP目前仍是一个规模有限、较为脆弱的新生体。
「我们致力于维护他们(职业球员)的权利和利益,支持乒乓球运动的可持续发展。」这句来自UTTP的承诺极具分量,也需要经受来自现实的重重考验。
首先,组织当前对全球顶尖球员的覆盖情况尚不理想。截止成稿,官网会员数量增加至33名,包括德国名将奥恰洛夫、巴黎奥运会团体铜牌得主勒布伦兄弟、阿鲁纳和新晋世界杯冠军雨果等。值得注意的是,许多职业运动员仍持观望态度,实力和影响力皆突出的亚洲多国和地区球员更是集体「缺席」。
图注:UTTP官网
其次,当前乒坛两大主要组织——国际乒联与世界乒乓球大联盟(WTT)尚未对UTTP作出正式回应。但我们不能排除三者之间的权力博弈已暗流涌动的可能性。毕竟,任何实质性改革都意味着既有利益格局的松动。
同时,UTTP提出的多元化收入模式仅是一种理想状态,具体执行面临复杂挑战。例如,赞助商更倾向于支持能带来曝光的赛事方而非组织内的运动员;公共补贴依赖各国协会政策配合……
就像有国外球迷在全球最大乒乓球论坛Table Tennis Daily被顶上热门的评价那样:「这个工会(UTTP)能够改写游戏规则的前提,必须是乒乓球员本身已经足够值钱。」显然,对职业化和影响力发展现状有限的乒乓球而言,存续还是摆在UTTP眼前的大问题。
伟大在成为伟大之前,都是以一个个「不可能」作为开始。UTTP的未来发展,本质上是一场关于「乒乓球职业化究竟需要何种劳资关系」的变革性实验。
诚然,这场变革的未来走向尚未可知,但历史已给予我们启示:工会是职业体育进步的催化剂。同样,乒乓球运动需要的不是工会与乒协非此即彼、水深火热的对抗,而是一个在抗衡中寻找共识、在冲突中创造价值的新生态。
我们有理由相信,自UTTP诞生的那刻起,整个乒坛已站在一个崭新的时代路口。
※ 文章封面及题图来源:UTTP官网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