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篮球,归化“放开”了?
体育
体育 > 中国篮球 > 正文

中国篮球,归化“放开”了?

近日,中国篮球协会向各俱乐部下发了《中国篮球协会入籍篮球运动员管理办法(试行)》(简称《管理办法》)的通知。《管理办法》对归化的注意事项和选拔原则等内容加以明确规定,这被视为开启了归化球员的新阶段:地方体育主管部门或俱乐部进行主导。

李凯尔持球突破(资料图)。图/视觉中国

为什么要“放开”归化?

此次“放开”归化并非“突然”之举。

往前追溯,代表中国队出战2023年篮球世界杯的李凯尔是中国男篮历史上首位归化球员。2018年,李凯尔与母亲到访深圳寻根问祖,接受了“李”姓、入了族谱,从此有了中文名字“李凯尔”。业内人士曾透露,彼时中国篮球协会便对回国省亲的李凯尔多有关注。

目前,国际篮球主张对抗、注重投射、强调反击的趋势仍在进一步发展,男女篮的世界格局均发生了变化。此外,世界杯成绩与奥运会资格挂钩的规则也让中国篮球需要快速提升自身的即战力。

中国女篮和日本女篮合影(资料图)。中新社发 史春阳 摄

在亚洲范围内,归化身体素质和篮球素养更加出众的外籍球员早有先例。以日本篮球为例,归化球员的加入让其近年来在国际赛场上屡有作为。

从2013年到2021年,日本女篮在亚洲杯赛场夺得5连冠,斩获东京奥运会银牌。在这其中,斯蒂芬妮·马乌莉等人的加入弥补了队伍身材不足的缺陷。男篮方面,归化球员约书亚·霍金森在加盟后让主打“小”阵容的日本男篮找寻到了内线的战术支点。去年年初,中国男篮在亚洲杯预选赛中客场不敌日本男篮。那场比赛,霍金森贡献“两双”,给中国队的内线带来了不小挑战。

而在杭州亚运会上,凭借一己之力将中国男篮挡在决赛大门外的菲律宾队布朗利,同样是归化球员。

李凯尔突破上篮(资料图)。图/视觉中国

归化规则有何变化?

“我们希望提高技战术水平,(归化球员)还要符合国家规定,符合国际篮联规则,符合文化认同的外籍球员。”这是时任中国篮球协会主席姚明在两年前谈及归化球员问题时提出的三大要求。彼时他坦言,归化对中国篮球来说是新鲜事物,“我们得摸清楚它的道路,避免来回拉抽屉。”

而在此番《管理办法》中,挑选归化球员的要求进一步被放开。相比此前“中国血统”的说法,本次的“血缘优先”以更加平和的叙述在无形中拓宽了中国篮球对于球员的选择范围。

“拥有中国血统的外籍球员在国内打球的比较少,对于中国篮球以及球员的熟悉程度低也增加了日后磨合的难度。”谈及归化球员问题时,一位扎根于中国篮球青训的教练这样对记者表示。

这种问题在2023年的篮球世界杯上有所体现。李凯尔作为锋卫摇摆人,常年在美职篮(NBA)打拼,被中国球迷寄予厚望。但由于合练时间较短以及队员间缺乏更多了解等因素,他并未能够在当届赛事中帮助中国男篮拿到奥运会入场券。

进一步放宽归化球员的选材范围也在释放着明确的信号:球员能力以及与国家队其他成员的适配度更加被看重。

李凯尔与周鹏(资料图)。图/视觉中国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球员?

放权俱乐部,这是本次《管理办法》中相较过往的另一个区别,未来归化球员的相关流程或将由地方体育主管部门或各支俱乐部完成主导。

今年3月,中国女子篮球联赛(WCBA联赛)武汉盛帆俱乐部便公开向全球招募杰出归化球员。其中提到,主要招募对象为主打一、二、三号位的18-26岁的国际球员,具备出色的篮球天赋和潜力,能以佼佼者的身份在WCBA和美国女子职业篮球联赛(WNBA联赛)中出类拔萃。俱乐部希望归化球员热爱中国,对中国文化、对长期在中国生活感兴趣。

从中国篮球协会牵头推进,到俱乐部选人“下手”、地方体育主管部门辅助协调,某种程度上,举措旨在提前对归化球员的能力进行评估,不仅局限于球场内,也综合考量该球员对于中国篮球发展环境的适应情况。

此外,《管理办法》明确提出“文化认同、血缘优先、总量控制、能力为重”的四大选拔原则,并严禁归化球员保留双国籍。

《管理办法》中明确,地方体育主管部门或俱乐部可向中国篮球协会提交引进申请,由中国篮球协会进行审核,此后报国家体育总局复审。地方体育主管部门或职业俱乐部承担入籍球员的引进、接收和管理职责。

布拉切(左)在比赛中投篮(资料图)。中新社记者 韩海丹 摄

对于应该归化哪种类型的球员,中国男篮主教练郭士强和队员周琦表达过自己的看法。郭士强认为,一、二号位球员是教练组心中的最佳选择,“他要有能力解决问题,在球队困难时能够站出来。”

强解能力,作为国家队主力中锋的周琦同样谈到了这一点。在他看来,通过强点能够以点带面解决更多问题,“比如当年(新疆男篮外援)布拉切那种类型。”

目前,已经连续无缘两届奥运会的中国男篮将眼光放到了3年后的洛杉矶,而中国女篮正处于新老交替的关键阶段。再次将“归化之路”提上日程,也展现了国字号球队的长远谋划。

责编:岳川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