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两个孩子踢进国足,他卖了5套房子,儿子欲当中国梅西
体育
体育 > 中国足球 > 正文

为了让两个孩子踢进国足,他卖了5套房子,儿子欲当中国梅西

这是一个让无数中国球迷心情沉重的真实故事,来自《走近西班牙》节目的报道,一个前国少球员,为了让自己两个孩子踢进国足,他卖了5套房子供娃踢球。

这个伟大的父亲是前国少球员白涛,目前60岁的他正带着两个孩子在西班牙参加青训 ,小儿子叫白连峰,2008年生的,今年17岁!大儿子叫白宇翔,节目里并没出镜,年龄不详!

按照白涛在节目里的介绍,为了孩子们的足球之路,目标踢进国足,已经卖了5套房子呢。

1、

据相关资料佐证报道,白涛在青少年时期的足球之路,也算是天赋拉满。

他入选过大连少年足球队和辽宁少年足球队,在大连体校的时候与傅博、尤可为等人都是好友。

白涛本人曾踢过1980年的全国第一届希望杯,还曾入选过徐根宝时期的中国国少队,代表中国参加过亚洲狮城杯足球赛。

那可是徐根宝时期的国少队,按徐根宝的选人标准,白涛的实力也不用多说了,虽然最后没有踢进国足,但对于一名普通球员来说,也算是摸到小半天花板了。

退役后,白涛将自己的工作重心放到了两个孩子的身上,两人都展示出了惊人的天赋,其中小儿子白连峰,更是立志成为中国梅西。

2、

据相关资料佐证报道,白连峰6岁的时候就响彻北京足坛。他在场上司职边锋,是一名左脚将。2014年在北京地区举办的百队杯上,白连峰代表人大金球童队2比0战胜阳光乐贝一队。

当时为人大金球童队首开记录的就是穿着10号球衣的白连峰。他在距球门15米的地方打进一记角度刀钻的直接任意球,对于一个6岁的孩子来说,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随后媒体扒出白连峰的身份,他是前国少球员白涛的儿子。

据白涛介绍,白连峰2岁开始学习足球,从小就展示出运动天赋,踢球技术、爆发力、灵活性和柔韧性都特别好,5岁时一口气能做400多个仰卧起坐,立定跳远能跳1.3米,有一场比赛曾经更是一人打进14个球。

当时,在被问到自己的偶像时,白连峰表示:“最喜欢梅西,我要当中国的梅西。”

3、

在白连峰8岁的时候,白涛做出了一个重要选择,那就是将他带到了西班牙,沉浸式感受西班牙足球环境,用欧洲足球文化,来浸泡两个孩子,目的就是为了未来踢进国足。

在《走近西班牙》节目里,白涛透露了两个重要信息,那就是近8年来,自己都没有在当地找工作,纯粹是输血供养孩子踢球。那么白涛的钱从哪里来?那就是卖房子!

白涛表示,自己已经卖了5套房子了,国内3套、西班牙2套,目前自己在巴塞罗那还有一套房子,但并没住那里,现在住的房子是租的。

当记者问到白涛什么时候回国的时候,他表示暂时没有这个计划,因为一个运动员的成长最关键时刻是在18岁到20岁衔接这个阶段。

如今白连峰17岁,也就意味着白涛至少还要在西班牙呆3年。

4、

对于自己爸爸的付出,17岁的白连峰已经不是小孩子了,他表示自己也想踢出来,为爸爸妈妈争口气。自己的爸爸对两人要求很严格,每天都会安排训练。

至于梦想中的踢进国家队,白连峰表示:“如果你们能给我这个机会,我会努力的,我会证明给你们看,我的水平很不错。”

人没有梦想,那和咸鱼有什么区别了?梦想总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不过对于17岁的白连峰来说,他目前是没机会追平父亲打进国少的纪录了,甚至国青也没希望了。

未来也只有去冲击下进国足纪录了,那将刷新父亲的纪录。而这也是白涛的终极梦想。

他两个孩子能实现吗?我们也只能祝福他了,同时给了我们更多思考:

中国足球的成长之路,真的太难了!

5、

谈到父亲为了孩子足球梦卖房子,当前中国足坛大家第一想到的就是现役国脚张玉宁。

张玉宁父亲张全成早年通过经商积累财富,为支持儿子踢球投入巨大。他为支付张玉宁的留洋青训费用,陆续变卖上海8套房产。他还关闭了自己的公司,全身心投入儿子的足球事业。

好在张玉宁也争气,真的踢进了国家队。

而在另外一个行业!勇夺巴黎奥运网球女单冠军的郑钦文,在她的成长之路上,她的父亲当年为了供她打网球,也是卖了房子筹钱去欧洲训练。

好在郑钦文也争气,已经成为奥运冠军。

而且不只是让孩子踢球要大投入 ,那些玩青训的经济投入也很大。

李太镇是南通海门珂缔缘青少年足球俱乐部的创始人,自2011年起,他不仅将自己拖鞋厂的全部利润投入足校运营,还陆续卖掉在上海的4套房产,总投入超过千万元。

好在他的青训基地也是给力,免费培养了300多名球员,向国少队输送了160余人次。

6、

当然,在中国足坛,有一个人可谓人间清醒,那就是中国男子网球商竣程的父亲商毅,后者曾经是中国国脚,他直接走了另外一条道路。

作为中国足球球员一份子,他就明确反对自己儿子走足球这条道路,而是选择让自己儿子打网球,他说了一句人间清醒的话:

“(踢足球)你再努力,10个队友不行也没用!”

这句话真的让人无言以对,人间清醒!

从张全成到白涛,从李太镇到商毅,都体现出中国足球青训的高门槛与经济压力。他们的共同点在于将家庭财富甚至全部身家投入足球事业。

背后既有个人理想,也折射出国内青训体系的不足——缺乏普惠性资源,导致普通家庭难以承担高昂成本。

所以,球迷说:普通人要想走足球这条路,没有几套房子真不行。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