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励勤接班刘国梁中国乒协主席职务,是萧规曹随,还是另辟蹊径,现在有了初步答案,那就是王励勤有自己的想法。上任没多久,乒超联赛就大幅延长赛程,表明了王励勤重振乒超的决心,这与刘国梁全力打造WTT赛事形成鲜明对比,可以说是完全不同的两种路径。
去年乒超联赛总共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5天,第二阶段3天,你没听错,总共只有8天。当时引起巨大舆论争议,批评者认为这压根儿不能称之为联赛,就像5分钟的电影,跟闹着玩似的,赛程被极度压缩,只为让国乒球员把更多精力投入到WTT赛事。
而今年乒超联赛分为4个阶段,赛程大幅延长,表明王励勤围绕乒超联赛进行深耕的公开态度。有观点认为,这还只是一个过渡,不能一下子改变太大,未来乒超联赛可能更隆重、更正规,更旷日持久。
其实刘国梁也曾打算让乒超联赛对标篮球NBA,诞生一个超级IP,但种种原因计划泡汤,后来通过WTT拓展乒乓球市场化职业化之路,取得了巨大商业成果。WTT的宗旨是让乒乓球国际化,提高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和关注度,进而拉动票房与收视率,增加运动员收入,立足点不仅仅是国乒,而是站在这项运动的全球化视角。
乒超联赛则是为中国乒乓球事业服务的,没有义务去帮助日本、德国、法国、瑞典、巴西等各国乒乓球共同提高共同繁荣。重点打造乒超联赛,比较顺应当下的网络舆论,与前些年“国乒一家独大没意思,再不让外国拿金牌就被踢出奥运会了”的呼声截然相反,现在球迷们的口头禅变成了“竞技体育成绩说话,菜是原罪,国乒决不能丢金!”
现在问题来了,国际乒联副主席、WTT董事会主席刘国梁需要国乒全力配合WTT赛事,争取让WTT像网球大满贯那样火爆;而王励勤当然希望乒超联赛逐渐发展起来,能够成为中超、CBA之外,又一个国内重要体育联赛。王励勤和刘国梁尽管私交甚笃,但路线存在深刻矛盾,形成了跷跷板效应,不是谦让一下就能解决的。
坊间传言以后国手参加世界大赛不按照世界排名选拔,避免球员过多注意WTT商业赛,因为WTT关乎排名积分,乒超联赛却没有排名积分。不管这种说法有多少真实度,王励勤远比刘国梁重视乒超联赛,大家都能看得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