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球迷都知道,每年7月1号,自由球员市场开启的日子,都会有很多签约和交易赶在第一时间敲定,今年也不例外。我那天睡了个懒觉,醒来的时候首日操作已经完成得七七八八了,当我躺在床上拿手机把这些操作看了一圈以后,一个仰卧起坐从床上蹦起来,满脑子只有四个字:恭喜火箭。
我又琢磨了一会,脑子里又添上了五个字:恭喜杜兰特。
2025年不是一个自由球员市场大年。合同到期的大牌几乎没有,闹着要转会的球员也没就那么几位。火箭在这样的休赛期能完成如此大幅度的补强而且几乎没怎么透支未来,这超乎了大多数人的想象。
即便在季后赛首轮出局,大家在赛季结束时依然认为火箭是一支前途无量的球队。他们常规赛排名西部第二,而且全队常规轮换中只有弗雷德·范弗利特、狄龙·布鲁克斯和史蒂文·亚当斯三人年龄超过23岁。在乌多卡的体系下,火箭频繁地展示出了他们在活力和对抗上的优势,在防守端筑起了一道防守效率联盟第四的高墙,并不遗余力地通过快攻和二次篮板来弥补进攻端的不足,打出了一道在当下NBA中相当特别的风景线。
然而,火箭的这些优势在季后赛中都消失了,尤其是在比赛最后阶段的胶着时刻。季后赛中,火箭队和勇士队有三次打到了官方定义的关键时刻——即在比赛最后五分钟分差在五分以内——战绩是残酷的0胜3负。高级数据统计显示,火箭队在季后赛关键时刻每百回合只能得到90.9分,科尔可以肆无忌惮地把希尔德和波斯特往场上摆,因为火箭的半场阵地进攻实在是太烂了。
火箭进攻烂的原因有三个:范弗利特和申京的挡拆起手式不够顶级,打常规赛尚且够用,遇到追梦这样的防守大闸难免卡壳;球队得分王杰伦·格林在季后赛中完全迷失,最终证明自己狗肉上不了正席;角色球员的投射实在不行,在对手完全不尊重火箭射手的情况去堆积强侧的情况下,火箭常规赛的三分球命中数和命中率也都在联盟中下游,在对勇士的系列赛里火箭射手们的命中率看起来尚且及格,但缺乏产量支持的命中率数据并不能体现他们对球队的伤害——他们的三分球出手数还是排在16支季后赛球队的倒数第一。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火箭总经理拉斐尔·斯通在一共不过短短十天的时间里就针对性解决了这三个问题。杰伦·格林被拿去换了杜兰特的交易对多数火箭球迷来说堪称“双喜临门一言为定”。唯一令人感到惋惜的是,这笔交易里火箭还换走了狄龙·布鲁克斯。在很多火蜜的眼中,狄龙的到来是火箭从一团烂泥到未来可期的关键拐点。尽管他的投射不算稳定,天赋也不出众,但他确实与范弗利特和乌多卡一起彻底改变了火箭的球队文化。
斯通也顺便解决了这个问题,在和范弗利特达成2年5000万的降薪续约之后,他用低于全额中产的4年5300万签下了多里安·芬尼-史密斯,堪称一笔打劫。
在自己的整个职业生涯,这位被爱称为电风扇(DFS)的多面手都是联盟一流的3D球员,从进攻端看,芬尼-史密斯正在自己职业生涯的巅峰期。上赛季他的三分球命中率是生涯最高的41.1%,每百回合三分球命中数也是生涯最佳的3.5个。在防守端,他不但能从1号位防到5号位,而且作为协防球员有着不错的护筐水平,能顶小阵容5号位。上赛季他仅为洛杉矶湖人队出战了半个赛季,立刻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在芬尼-史密斯出场的时间里,湖人队每百回合能多赢对手13.9分。
DFS的到来直接解决了狄龙走了之后火箭球迷对球队硬度和投射产量的担忧。何况他一年只挣1300万,合同的后两年还只有部分保障,而狄龙未来两年是肯定还要挣4000万。现在或许大家可以向火箭球迷重新提出那个冯巩葛优的经典问题了:
还想狄龙吗?
狄龙是谁呀!
另一笔签约可能就让部分火箭球迷有些摸不着头脑了:在已经3年3900万续约亚当斯之后,他们又以3年2150万签下了旧将克林特·卡佩拉。在球队已经拥有首发中锋申京的情况下,每年花2000万在替补中锋那每场比赛不到20分钟的时间上,是否过于奢侈?
依我看,这反而是斯通最敏锐的地方。
雷霆的夺冠、步行者的成功都已经反映出了版本的更迭,超巨抱团就能拿冠军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是堆深度的时代。一支球队能否在季后赛里走得更远,球队的第六人甚至第七人强度都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斯通显然比其他竞争者先一步抓到了版本的命脉。
看一眼当下火箭队的阵容名单,你可以清晰看到两条脉络:因为年龄和伤病,亚当斯上赛季已经无法出战背靠背比赛,而卡佩拉的出勤率和场均上场时间也到了近9年以来的最低点,只有同时拿下这两位,才能保证球队下赛季打大阵容的稳定性,在极端情况下,乌多卡甚至有机会摆出一套阿门+杜兰特+小史密斯+申京+亚当斯(卡佩拉)的究极五大阵;DFS的签约则又允许他们面对某些对手上一套类似于范弗利特+阿门+伊森+杜兰特+DFS的极端小型换防阵。
下赛季打雷霆应该怎么摆?打掘金又应该怎么摆?我想乌多卡应该已经开始做功课了。无论如何,火箭的阵容重点不是拉满一套首发的战斗力,而是做到让乌多卡随时随地有人可用,针对不同风格的对手、不同的球场局势有人可调。对于如今这个竞争更激烈、顶级球队绝对水平更弱的联盟来说,火箭毫无疑问已经踏入了争冠行列——在我上中学的时候,“XXX到来帮助火箭冲冠”的标题我见过很多,这次的补强看起来比那几次要真得多。
最难得的是,在组建争冠阵容的同时,斯通还保留了未来八年里的9个首轮签,再加上球队中已经拥有的大量年轻潜力股和优质合同,在机会出现时,火箭随时可以加入字母哥等巨星的争夺战。如果下赛季出现在季后赛中的火箭比我们现在所看到的火箭要再升一到两档,我完全不会惊讶。而如果火箭按兵不动,考虑到他们大部分的引援签约都是限制在3年左右,即便这波冲冠失败,他们依然有机会围绕阿门和小史密斯这样的球员进行下一波换血,不用担忧失去未来。
当然了,能进能退的处境也为火箭这支球队带来了很多有待证明的疑点。申京需要证明他在不当球队大当家之后能以更高效的方式帮助球队。范弗利特需要证明31岁的他还能在冲冠球队当中担当舵手。阿门·汤普森和塔里·伊森需要展示他们除了防守之外还能干些什么。谢泼德和惠特摩尔这样的年轻球员需要证明他们同样能够帮到球队。如果他们没能证明这些,他们随时可能成为一笔新交易的组成部分。
但最终能决定这支球队上限的人,我们都知道是谁。
自从2021年“鞋大一号”的那场球之后,杜兰特已经有4年没有打出过符合大家对他认知的季后赛表现了。一年又一年过去,杜兰特已经不再是他巅峰时期那样独一无二的超级得分手了,但就上赛季的比赛来看,他仍能非常出色地完成得分任务。
一位场均26.6分,真实投篮命中率为64.2%的球星,无疑是解决火箭进攻问题的不二法门。当然了,不用我说,大家也知道37岁的杜兰特也会比杰伦·格林强。但既然用格林换了杜兰特,大家对火箭的要求肯定和上赛季会大不一样。
火箭需要杜兰特,一支防守强队需要一杆破阵的长枪。如果杜兰特无法打出与他姓名相符的表现,火箭绝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冲冠球队。杜兰特也需要火箭,他需要一支真正能让他的得分显得珍贵的团队,而不是每百回合丢119分,每个对手进攻球员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公共厕所。
他应当明白,能和范弗利特、申京、阿门这些球员搭档,对生涯暮年的他来说也同样可遇不可求。毕竟在2025年的夏天,“联盟大小王”的故事已经没人再提,库里2022年的夺冠和他自己在太阳的失败到底是哪个让他的风评降到谷底也已经没人在乎。人们一边承认他的实力,一边质疑他的性格、嘲笑他的选择,仿佛这一切理所应当。
如果他想要扭转这一切,他必须把握住这次机会——他这辈子最后一次证明自己“没库里也能赢”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