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半年,陈梦接连亮相三档综艺,成为运动界顶流的“综艺咖”。
文|马莲红
7月的第一个周末,奥运冠军陈梦接连登上两档热门综艺——《全员加速中》和《是女儿是妈妈第二季》。31岁的陈梦,依然保持着顶级选手的身份,成为又一位走进大众娱乐视野的体坛人物。
近年来,武大靖、苏炳添、王濛、许昕……越来越多运动员走进综艺节目,体育与娱乐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交融。不同于赛场上紧绷的神经,这些冠军们在镜头前展现出松弛与真诚,不仅丰富了个体表达,也为已经发展近三十年的体育综艺注入了新的活力。
陈梦的跨界尝试,正是中国体育与综艺不断探索和破局的一个生动缩影。
金牌运动员,综艺新顶流
陈梦最近一次出现在乒乓球赛场,是在2024年12月的挪威老瓦杯,不久后在同月27日,和樊振东同一天宣布退出世界排名。
转年,过完春节,陈梦以一条“运动员的b面人生”微博推送开启了奇幻一年:参加爱看电影嘉年华、看张杰演唱会、参加综艺节目、CCTV央视网络春晚、新春喜剧之夜、参加李宁商务活动、签约新代言……
毫无疑问,在拿下东京、巴黎两届单打冠军后,陈梦早已成为家喻户晓的体坛风云人物。在《热浪之外》节目中,知名主持陈鲁豫展示了与陈梦相关的热搜词条,从2019年6月15日到2024年9月14日的微博热搜,打印出来长达五米。
据体育大生意了解,2月份以来,陈梦共参加了三档综艺节目的录制,第一档是由优酷出品的全明星熟人局爆笑闯关综艺《盒子里的猫2》。陈梦作为飞行嘉宾参与了优酷综艺《盒子里的猫》第二季第四期(2025年3月21日播出),主题为"舒适个圈",她与陈赫、黄子弘凡、王迅等嘉宾展开乒乓球互动挑战,成为当期节目高潮。
之后陈梦参加了两期《是女儿是妈妈》录制,展现了鲜少公开的柔软一面。第一期节目中,母亲逄敏回忆起这位国乒“大魔王”从9岁进入省队到站上奥运巅峰的点滴;在射箭挑战环节中,她第一次尝试便命中10环。
在最新一期的《是女儿是妈妈》中,陈梦用脱口秀的方式回应了一些敏感话题,其中包括“我的时代来了”。
2021年东京奥运会的金牌时刻,27岁的陈梦站在最高领奖台上。但在采访环节,一句"我的时代到来了"却意外引发轩然大波。网络上的质疑声接踵而至,让这位奥运冠军一度陷入情绪低谷。
在脱口秀中,陈梦用轻松的话语自我调侃:他们说这是我的成名作,经典程度不亚于我表哥(黄晓明)的“闹太套”,并用“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做了强势回应。
在另一综艺节目《全员加速中》中,陈梦也是连录两场,展现出令人惊喜的综艺感。为了更好适应“追逃游戏”,她提前向黄晓明请教生存技巧——“开局先躲藏、暗中观察任务,坚持到最后”。节目中,她不仅灵活应用战术,多次顺利避开猎人追捕,更以狄仁杰造型亮相,成为女生组最后一名被捕成员。网友们笑称她“苟住就是胜利”。
随着综艺热度走高,陈梦的个人商业价值和影响力也不断跃升。
2024—2025年,陈梦的商业版图持续扩展,个人代言超过11个——她成为Dior品牌代言人,参与巴黎奥运特别企划;是奥迪全球体验官,出席新车发布会;是一汽丰田bZ5“推动大使”,倡导智能出行。除此之外,她还代言海信空调、SKG按摩仪、百度地图、味聚特等多个品牌,覆盖时尚、科技、健康、食品等多个领域。
参加综艺节目,也让陈梦在参与商业活动时有了更多表达方式——例如与SKG合作拍摄的广告,便选择与母亲共同出镜,传递“关爱家人、关注健康”的理念。
与此同时,陈梦始终没有放弃竞技主线——面对“退役”“转型”传言,陈梦表示自己并没有打算进军娱乐界,“专业的事还是交给专业的人来做”,在录制节目之余,陈梦坚持每日训练,为参加2025年全运会,不断磨炼技术、提升体能。
值得注意的是,陈梦参与综艺并非临时起意——一方面,她的经纪关系隶属于表哥黄晓明旗下,而黄晓明与湖南卫视、芒果TV长期合作,他也是《全员加速中》第一代嘉宾,陈梦接连在综艺露面顺其自然。
另一方面,体育明星已经成为综艺常驻嘉宾。以《全员加速中》为例,包括短道速滑奥运冠军武大靖、短道速滑世界冠军韩天宇、速度滑冰奥运冠军高亭宇、亚洲“百米飞人”苏炳添、两届UFC女子草量级冠军张伟丽,都担任过节目的“飞行嘉宾”。
体育综艺30年:为何我们仍拍不出《极速求生》?
体育运动员参加综艺并不新鲜,早在1998年央视《城市之间》时期,体育就与娱乐结合,成为家庭娱乐的一部分。真正的体育综艺热潮始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智勇大冲关》《男生女生向前冲》借助全民健身风潮大热,开启游戏化竞技时代。
2013年,《星跳水立方》《极速前进》引入明星真人秀模式,但体育属性较弱。2018年的《这!就是灌篮》成为转折点,真正将专业竞技和综艺结合,并催生《超新星全运会》《我要打篮球》等尝试。
时至今日,体育与娱乐的结合早已非常成熟。但热闹之外,一些差距也显现出来。
当前,我国体育竞技类综艺可以分为游戏闯关真人秀、明星竞技挑战真人秀、专业竞技真人秀三个类别,运动员参与的综艺节目以前两者为主,专业竞技真人秀却很难出圈,与韩国的《体能之巅》,Netflix的《Formula 1:极速求生》、ESPN的《The Last Dance》等海外爆款相比,中国专业竞技真人秀始终缺乏现象级作品,或者说,过于远离赛场。
例如Netflix不久前刚刚上新的《环法自行车赛:逆风飞驰》最终章。这部纪录片延续了《Formula 1:极速求生》的制作理念,并不是简单的赛事纪录,而是挑选了几名自行车运动员,将注意力转向在中东财团“金钱”统治下,赛事内部展开的戏剧性支线故事和激烈战斗。
尽管因为市场原因——Netflix原本计划通过该纪录片提高法国本土订阅率,但反而在北美和亚洲获得了更高的关注——Netflix将不再更新该系列,但它依旧被自行车迷们评为“最成功的商业赛事片”。
而回到国内,陈梦在综艺中的松弛表达、脱口秀中的自嘲出圈、甚至赛事前后的采访片段频频登上热搜,其实也从侧面印证了一点:观众对真实赛事和真实人物始终抱有兴趣,体育综艺的破局,或许并不在于制造多少戏剧冲突,而在于如何回到体育本身——关注真实的人、真实的成长、真实的竞技精神。
体育的魅力,从来不止于输赢,而在于过程中展现的坚韧、超越与温度。未来的体育综艺,或许可以在“更靠近赛场”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既讲好一个冠军的故事,也不忘讲好一场比赛的意义。
只有如此,当运动员们穿梭于赛场与综艺之间时,他们才不会被割裂为两个世界,而能共同托举起更丰富、更有人情味的体育表达。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