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女篮惜败却打出未来,中国男女篮最大隐患曝光:靠中锋打天下?
体育
体育 > 滚动 > 正文

日本女篮惜败却打出未来,中国男女篮最大隐患曝光:靠中锋打天下?

在女篮亚洲杯决赛中,日本女篮以微弱劣势不敌澳大利亚队,最终获得亚军。中国女篮在半决赛负于日本队后,最终位列第三名。本届赛事中,日本队年轻后卫田中欣表现尤为突出,她在半决赛对阵中国队时展现出强大的个人能力,凭借出色的组织与得分表现,帮助日本队在身高劣势下与对手周旋至最后时刻。可以预见,这位年轻球员将成为未来多年中国女篮的主要竞争对手。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篮球近年来在后卫位置上的突破不仅体现在女篮领域。在NBA夏季联赛中,日本男篮核心后卫河村永辉凭借出色发挥获得双向合同,成为联盟中为数不多的亚洲后卫球员。此前在与中国男篮的交锋中,河村永辉凭借犀利的突破和精准的外线投篮完全压制了中国后卫线,无论是赵继伟还是徐杰都难以招架。

这一现象折射出中国篮球当前面临的核心问题:在控卫人才培养方面存在明显短板。无论是男篮还是女篮,都过度依赖内线高度优势,而忽视了控卫这一"场上大脑"的关键作用。中国女篮主力控卫李缘在本届亚洲杯表现低迷,场均得分挂零且正负值全队最低,对阵日本队时仅出场3分钟就被换下。虽然老将王思雨曾在对阵日本队时屡建奇功,但30岁的年龄使其面临退役。年轻后卫王佳琦虽在青年队时期展现潜力,却未获得本届赛事出场机会。U19世青赛表现出色的冉珂嘉主要司职得分后卫,并非纯控卫人选。

男篮方面同样面临控卫危机。赵继伟作为近年来最稳定的控卫人选,在国际大赛中暴露出明显短板。值得深思的是,身高更矮的河村永辉却能成为日本队进攻核心并在NBA立足,而徐杰在去年与河村永辉的直接对话中完全处于下风。这些案例充分说明,中国篮球在后卫培养体系上需要进行深刻反思与系统性改革。

中国男篮当前的核心后卫人选主要依赖海外培养体系,这一现象引发了关于本土人才培养机制的深度思考。以赵维伦为例,这位在意大利青训体系中成长的后卫在上届世青赛表现亮眼,而国青队主力朱正则受益于美国篮球培养体系。

相比之下,国内培养的杨溢由于表现欠佳受到广泛质疑。值得注意的是,现任中国女篮主帅宫鲁鸣和中国男篮主帅郭士强均具有核心后卫的职业生涯背景,他们对控卫位置的专业理解理应更为深刻。这种专业背景与可用人才匮乏之间的矛盾,折射出两个关键问题:其一,国内竞赛体系是否已丧失培养顶级后卫的能力;其二,中国篮球长期依赖高中锋战术应对亚洲对手的策略,是否导致后卫人才培养被系统性忽视,进而造成国际赛场上的战术短板。这些问题的答案将直接影响中国篮球未来的人才培养方向和国际竞争力。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