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4年,中国小篮球累计参赛人次突破120万,仅在2024年,参与中国小篮球系列活动的青少年人数近30万人次。
文|张冰
双子塔和会展中心都是厦门的地标性建筑,过去一周,这两座建筑都染上了一抹代表着青春与活力的红色。8月17-23日,2025年中国小篮球系列活动·全国总决赛(简称:小篮球总决赛)在厦门会展中心D馆举行。
在7天的时间内,来自全国各地的超2200名小球员共进行了1000多场比赛,并最终决出了U8、U10(男子组、混合组)、U12(男子组、女子组)3个年龄段共5个组别的五个冠军。在这个中国篮球持续升温的夏天,作为生力军的小球员们,也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篮球未来的蓬勃生机。
小篮球总决赛绽放鹭岛
三大独特之处彰显实力
男篮亚洲杯、球星中国行、还有正如火如荼进行的各项民间及高校赛事,据体育大生意不完全统计,仅在刚刚过去的两周,便有十数场以上大型篮球赛事吸引着全国球迷的关注。而在这诸多赛事之中,小篮球总决赛仍有着其独特之处。
首先,本次小篮球总决赛由中国篮球协会主办,深篮体育(北京)有限公司为办赛机构,厦门市思明区人民政府和厦门市体育局为支持单位。在官方力量之外,还有厦门本土的安踏集团作为战略合作伙伴给予赛事鼎力支持,创实(北京)体育有限公司为商务运营单位,保障了赛事的顺利进行。
具体而言,作为中国篮协权威主导的国家级青少年篮球赛事,本次比赛是中国小篮球系列活动第一次举办全国总决赛。同时,小篮球总决赛的举办也标志着小篮球体系已打通基层赛—省级赛—全国赛的完整链路,让每个怀揣篮球梦想的孩子都能看到清晰的成长路径。
数据显示,自2017年中国篮球协会正式发布《小篮球发展计划》以来,中国青少年篮球的整体水平稳步提升:2020-2024年,中国小篮球累计参赛人次突破120万,仅在2024年,参与中国小篮球系列活动的青少年人数近30万人次。这些都足见赛事在青少年中的强大吸引力,也有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因篮球相聚,因赛事成长。
其次,为鼓励更多女球员走上赛场,解决女球员无赛可打的困境。本次赛事设置U10混合组和U12女子组。其中U10混合组要求每队6名队员中最少2名女球员,且场上至少有一名女球员比赛。并且要求U10混合组、U12女子组至少有一名女性教练或领队。
不仅如此,赛事还创新推出“技能等级评定大比武”,U8至U12各参赛队均选派球员参与考评,通过两次测试取最优成绩的科学方式,为球员提供权威的技能认证。这些规则与配置在其他青少年赛事中都并不多见。
最后,在理论层面,本次小篮球总决赛期间还同期举办了中国小篮球系列活动研讨会,聚焦小篮球项目发展,汇聚多方智慧与力量,为未来发展路径明晰方向。据悉,中国篮协未来计划以“总决赛+大区精英训练营”双轮驱动,将赛事表现与梯队选拔无缝衔接,辅以统一的技能等级评定,为优秀小球员搭建高水平竞技与自我提升的直通平台。
推动文旅融合、邀请冠军助教
安踏为赛事提供鼎力支持
“我们刚从内蒙古那边的比赛飞过来,现在来到厦门是种完全不同的感受。”据来自浙江的王妈妈介绍,每年暑假,她都会带着孩子去外地参加篮球赛事,今年在厦门更是收获颇丰,“特别是这个中国红颜色的背包,容量又大又结实,我和孩子都很喜欢。”
事实上,正如她所说,本次小篮球总决赛的另一大特点便是不仅报名免费,还会为参赛者提供福利大礼包,而这些都少不了来自安踏集团的鼎力支持。据悉,由安踏儿童赠送、中华全国体育基金会捐赠的装备大礼包被提供给了所有参赛者,包含篮球背包、太阳帽、欧文护膝、欧文篮球袜、欧文1号训练篮球、运动毛巾等。
作为厦门本土企业,安踏集团又联动思明区政府、思明文旅等单位,积极响应国家“文体旅融合”战略,将青少年赛事与城市文旅资源深度绑定。让赛事从报名阶段便融入跟着赛事解锁城市的理念,推出定制化赛事旅行指南,串联起赛场周边的文化景点、特色美食与亲子体验项目,还在赛场边打造了集互动、零售、娱乐为一体的嘉年华区域。并促使赛事成为继苏迪曼杯、钻石联赛两大国际赛事后,首个登上双子塔的全国级赛事。
在体育大生意看来,推动文体旅融合已经是当下举办大型体育赛事的“必选题”,而由于小篮球总决赛参赛人数多、覆盖地区广,本次的文体旅联动不仅为举办地厦门带来了可观的消费增量,更通过全国性赛事的传播效应,进一步提升了美丽鹭岛的知名度与影响力。据厦门日报报道,赛事期间直接拉动思明区消费超5000万元。
为了让孩子们感受更为热烈的篮球氛围,安踏还邀请知名网红球员陈一帆、街球阿凯来到比赛现场,与小球员们近距离互动。更令小球员们期待的,则是赛事五个组别的FMVP均可以免费参加欧文技巧训练营,接受欧文私人训练师、冠军教头菲尔·汉迪的面对面指导,提前感受世界最顶级训练师的言传身教。
值得一提的是,即便在青少年篮球的领域之外,持续深耕中国篮球多年的安踏已经手握三人篮球国家队、CUBAL、SHOCK 4篮球联赛等一大批囊括全场景、全年龄段的篮球IP。为“小球星”们描绘出了一幅可以覆盖其全成长周期的“大愿景”。
中国篮协副主席徐济成也来到了闭幕式的现场,在他看来,在安踏等一众社会力量的助力之下,中国篮球的未来十分值得期待:“小篮球是青少年篮球体系中的重要环节,也是一名优秀篮球运动员成长的起点,安踏这些极具社会责任感企业的加入,对中国篮球整体的发展很有帮助。”
从西部山区到东南沿海
篮球星星之火正在点燃
在本次参加小篮球比赛的2200多支队伍中,有一支穿着民族服饰的队伍颇受瞩目。他们是来自云南的佤族球队,翻山越岭3000公里,只为站上小篮球总决赛的现场,与其他来自全国各地的小球员们一较高下。
据了解,本次小篮球总决赛各参赛球队分别来自中国小篮球省级决赛、安踏星火U联赛省级决赛及组委会邀请,而这支佤族球队正是来自于组委会与姚基金的特邀名额。虽然他们的篮球水平与其他球队略有差距,但经历总决赛的洗礼过后,他们将把篮球的星星之火带回大山深处,这正是本次小篮球总决赛更为深远的意义。
几乎与本次赛事同期,远在沙特的中国男篮也在亚洲杯赛场重现十年前的荣光。在体育大生意看来,中国男篮重新崛起的底气不在于其他,而在于国家层面推动体教融合,中国篮协全面推广小篮球运动,这些举措都极大地拓展了篮球人口基数和夯实了篮球人才基础。
这支中国男篮最耀眼的新星王俊杰也是从体育总局在册的U系列赛事中脱颖而出——他的母校海亮中学刚刚参加了同样由安踏赞助的全国U14青少年篮球联赛。毋庸置疑,背靠中国篮球底蕴和庞大的人口基数,中国篮协只要持续推广小篮球运动,中国篮球选材面必将成几何倍增长。
中国篮球协会信息与注册部负责人进一步透露,篮协将持续加大对小篮球项目的投入与重视力度,通过贯通小篮球赛事、等级评定及精英训练营,为小球员搭建畅通的上升通道,实现人才的有效输送。篮协还计划在今年年内发布新版《小篮球标准》,在场地、器材、规则上与国际新趋势对标。
可以期待,随着基层教练、篮球工作者制度化、常态化的交流渠道逐渐完善,新标准也落地见效,塔基更宽、塔身更稳、塔尖更高的青少年人才金字塔也将逐渐稳固。届时,有小篮球人口基数打底,再加之教育部门越来越重视体教融合,中国篮球未来涌现出更多的王俊杰、杨瀚森、曾凡博,将不再遥远。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