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棒球破局:CPB联赛以市场化体系挥出“关键一击”
体育
体育 > 综合体育 > 正文

中国棒球破局:CPB联赛以市场化体系挥出“关键一击”

在福建平潭举行的第三十一届亚洲棒球锦标赛期间传来让球迷振奋的消息:CPB中国棒球城市联赛(Chinese Professional Baseball)已于近日完成组建,各项筹备工作正在稳步推进。这标志着中国棒球在市场化、专业化的道路上,再次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中国棒球破局:CPB联赛以市场化体系挥出“关键一击”

中国棒球曾多次探索联赛改革,积累了一定经验,眼下需要一个成熟、完善的联赛体系助推它迈上关键性的台阶。本次联赛首次明确以“城市+企业”为参赛主体,取代传统的省市体育局组队方式,并引入包括本土球员和港澳台及外籍球员在内的混合阵容机制,旨在为未来构建全面规范化、商业化、专业化的主客场制竞赛体系打下扎实的基础。

根据规划,CPB联赛前两年将以赛会制进行测试,至2028年将全面转向主客场制的职业联赛。这一循序渐进的安排,显示出联赛主体在体系搭建上的务实。此外,联赛还将配套选秀制度与市场化薪酬机制,逐步推动中国棒球从专业体育向职业体育转型。

中国棒球破局:CPB联赛以市场化体系挥出“关键一击”

中国棒球的“天时”与“地利”

当下的中国棒球,正迎来一个史无前例的发展机遇。

这两年,中国棒球不断迎来“高光时刻”。2024年,中国U23男子棒球队获得WBSC U23男子棒球世界杯第四名,创历史最好成绩。

成绩的背后,显然离不开蒸蒸日上的群众基础。据第三方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中国棒球活跃人群已有约2200万人,泛辐射人群约4300万人,其中超过八成棒球人群年龄集中在20至35岁之间。截至2024年,全国青少年棒球赛事已有31个,参赛队伍达到了900多支。棒球运动在中国已呈现出从“小众”走向“群众”的新面貌。

市场臻于成熟,已临近爆发性增长的前夜。此时亟需一个规范化、商业化、专业化的联赛平台出现,聚拢球迷和产业资源,为中国棒球完成从量变到质变的过渡。

最新出台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释放体育消费潜力进一步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也在政策层面浇来了另一场“及时雨”。《意见》指出,到2030年,要培育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体育企业和体育赛事,体育产业发展水平大幅跃升,总规模超过7万亿元。在政策扶持上,将进一步深化与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在体育产业领域的互利合作,同时丰富体育赛事活动,出台赛事经济发展专项政策。

这一揽子政策的新鲜出台,旨在重点发展“赛事经济”,培育和打造一批“好看”又“叫座”的高质量体育赛事IP。而作为全球最受欢迎的运动之一,每年棒球赛事的观众人数超过20亿,棒球产业占世界体育产业市场份额达到12%。2025赛季MLB东京开幕赛,商品销售额超过4000万美元。显然,高水平的棒球赛事是具备高度市场化和商业化条件的超级体育赛事IP之一。而恰恰此时,时代机遇和政策春风一同到来。

亚棒联能带来什么?

如果说“天时”“地利”俱备,那么亚棒联的鼎力支持和专业指导,也许是助力CPB全面开启国际化运营的一把“金钥匙”。

从目前公布的组织架构看,CPB中国棒球城市联赛的指导单位,分别是中国棒球协会和亚洲棒球联合会。引入亚棒联,既是对棒球联赛权威性的背书,也是对联赛长远、可持续和健康发展的一道“定海神针”。

中国棒球破局:CPB联赛以市场化体系挥出“关键一击”

亚棒联成立于1954年,简称BFA的,创始会员包括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地区及菲律宾等4个会员,目前已有21个会员,是亚洲棒球的核心机构,早在2023年,中国棒球协会便与亚棒联已签署过《合作备忘录》。

从目前来看,CPB联赛计划于2026年1月正式启动,在亚棒联的坐镇下,将实行高度商业化与市场化运作,在球队管理、球员培养、赛事运营等方面全面接轨国际职业体育。而对亚棒联而言,助力中国内地提升棒球水平,既是一种支持,也势必将惠及整个亚洲地区的棒球运动,实则是一种双向共赢,美美与共。

CPB联赛首先将于2026和2027赛季分别举办冬夏短赛期的赛会制联赛——立春联赛和夏至联赛,作为未来职棒联赛的测试赛,为联赛和俱乐部运营积累实战经验;2028赛季起,CPB联赛实现主客场制运营,赛程跨度与赛事场次将随联赛发展逐年提升;未来继续保留立春联赛,作为CPB联赛常规赛季的季前热身赛。

率先将于明年一月亮相的2026年立春联赛,将由四支企业出资运营的职业棒球俱乐部参与。四支球队将以赛会制五轮常规赛、三战两胜制总决赛的赛制进行为期近一个月的较量。对于一个刚起步的赛事而言,前期的赛会制,有利于夯实基础,打造稳健的商业模式。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CPB中国棒球城市联赛从政府主导办赛转为市场主体主导,而参赛俱乐部也须以企业为运营主体,取代了过去由地方协会主导的模式。此举将彻底改变以往由各省市体育局组建省队参赛的格局,这一全新联赛的市场化程度,可见一斑。

在球员构成上,CPB联赛首次采用“混合阵容”制度,每队由26至30名球员组成,包含本土球员、港澳台球员,并可引入外籍球员,以实现人才结构的多元化。

中国棒球破局:CPB联赛以市场化体系挥出“关键一击”

此外,联赛将于11月底首次引入选秀大会。选秀球员的薪资将与顺位挂钩:“天赋轮”球员月薪不低于2万元,“超级轮”球员月薪最高可达4万元,进一步强化了CPB的市场化机制。

几天前,中国棒球协会已在公众号上低调转发了CPB中国棒球城市联赛成立的消息,即刻引起棒球迷极大反响,有球迷留言称之为破冰的第一步。确实,从市场气候到办赛主体,从球员构成到俱乐部成分,CPB联赛呈现出了不一样的开端,而目前透露的阶段性改革计划也不可不谓务实,毕竟它已承载太多球迷的新期待。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