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球中国赛季,FILA打出ACE球
体育
体育 > 滚动 > 正文

在网球中国赛季,FILA打出ACE球

FILA将在品牌角色上深刻转变:从过去的赛事赞助商、产品供应商,转向中国网球运动的生态共建者和长期推动者。

文|刘成康

2025年,中国网球运动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热潮,年度最后一项大满贯结束后,世界网坛就进入“中国赛季”。而2025年,国家体育总局网球运动管理中心也正式将“中国赛季”这四个字作为品牌整体来推广。从9月中旬延续到11月初的中国赛季,涵盖10场ATP和WTA比赛,既有高级别的1000赛,也有多样化的250赛,还有队际赛,为网球爱好者提供丰富多彩的观赛体验。

作为中国赛季中等级最高、最受瞩目的“扛把子”,中国网球公开赛在2025年也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多项数据创历史新高:整体票房达8800万元、国家网球中心入园总人数36万人,特许商品销售额超1250万元。

9月22日,中网激战正酣之时,意大利百年运动时尚品牌FILA也在北京掷出了一记重磅的“ACE球”。在网球战略合作发布会上,FILA不仅一口气官宣了和布云朝克特、中国网球公开赛、北京体育大学与北京服装学院的三项重磅合作,更是确立了以“科技+美学”双擎驱动的系统性生态战略。

作为中国市场内唯一实现网球“全龄段、全场景与全生态”覆盖品牌,在与中网携手的第六年,FILA升级成为赛事“独家官方运动鞋服赞助商”。中网这片商业热土,将成为FILA网球生态战略首轮实战检验场和提升品牌影响力的核心阵地之一。

而FILA此次提出以“科技+美学”为双擎驱动的系统性生态战略,则宣告了其在中国市场的雄心:不再仅仅满足于做一个赛事赞助商或产品供应商,而是要立志成为中国网球生态的共建者。

图片

从中网到钻石杯

战略的宏图最终需要落地的实效来支撑。在中网“文商旅体”深度融合的赛事氛围中,FILA通过一系列落地实践,将其“科技+美学”的双轮驱动理念,从战略蓝图转化为可感知的用户体验。具体来看,FILA在全新网球战略下的首次实践主要聚焦于两大层面,首先是通过沉浸式快闪与联名产品,构建“观赛-体验-消费”的闭环。

在中网园区内,FILA融合了品牌美学与网球元素的“自成一格快闪店”,成为球迷热门打卡点,大量观众在此驻足互动。同时,FILA与中网联合推出的“FILAxCHINAOPEN联名网球系列”在赛事期间首发,成为特许商品销售中的亮点之一。品牌曝光、产品体验与文化认同的结合,让FILA有效承接了中网带来的巨大客流,并将球迷对赛事的情感认同延伸至对品牌的好感。

其次是通过明星互动,强化品牌情感链接。2025中网期间,FILA品牌代言人易烊千玺来到场边,为小布的比赛挑边。这不仅是品牌代言人之间的梦幻联动,更是娱乐、体育与品牌三方的巧妙结合。

此外,FILA也邀请了包括上述二位在内旗下多位职业球员和代言人,以及知名演员、歌手、造型师、作家、艺术家等各界人士,身着FILA不同风格的网球鞋服产品来到中网观赛,并深入快闪店打卡参观。这些落地实践不仅为赛事和品牌带来更多的话题性和关注度,也展现了FILA链接多元领域资源、实现从“流量”到“留量”转化的能力。

在这些落地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FILA正试图从全新的网球运动战略出发,将中网这一国内顶级的网球IP,转化为一个集品牌曝光、产品体验、用户互动和文化传播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实现从“在场”到“共建”的跃迁。

紧随中网之后登陆国家网球中心的2025 FILA KIDS钻石杯青少年网球挑战赛总决赛,也是FILA网球战略重要的落地平台。

自2021年创办以来,钻石杯已成长为国内颇具含金量的青少年网球赛事。2025年,FILA KIDS钻石杯迎来重要突破,总决赛首次与中网赛事同期举办,FILA旗下的FILA KIDS产品也于“自成一格快闪店”同步登场。

本届赛事的一大亮点是与美国IMG学院的深度合作。赛事不仅为各年龄段冠军提供了直通IMG学院训练营或国际赛事外卡的宝贵机会,更实现了从国内选拔到国际历练的闭环。

作为一项深耕青少年网球的专业赛事,钻石杯不仅是FILA KIDS产品的重要展示窗口,更是品牌向下扎根、培养未来网球人口的关键举措,通过钻石杯,FILA能够更加直接地触达更多具备潜力的青少年球员。而钻石杯也已成为一条链接梦想、助力中国网球少年走向世界的坚实路径。

FILA利用中网平台充分展现了其在科技与美学上的积累,而钻石杯则为其教培体系提供了宝贵的实践与选材平台。这种赛事与青训的体系化联动,具备不俗的前瞻性。

战略的落地能力是衡量其成败的关键,而持续的投入则是落地能力的保障。在未来的实践中,如何让赛事运营、科技创新、青训教培等不同板块真正实现深度融合、彼此赋能,而非各自为战,或许将成为FILA需要持续探索和优化的核心方向。

图片

从营销赋能到生态共建

FILA在中网赛场的系列落地举措,初步展现了其将宏大战略转化为用户可感可知体验的执行力。然而,当我们将视线从国家网球中心的聚光灯下移开,置于中国运动品牌激烈竞逐与网球市场加速扩容的宏大图景中,FILA此番构建网球运动生态的雄心,其真正的价值与所面临的考验或许会更加清晰。

当前,中国网球市场正处在从“赛事热”向“产业热”转型的关键节点。一方面,中网等顶级赛事票房与关注度连年攀升,证明了网球运动在中国拥有坚实的受众基础与商业潜力;另一方面,庞大的网球人口与菁英家庭对专业化、体系化服务的需求,尚未得到充分满足。这一结构性空白,为品牌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提出了更高维度的挑战——传统的、单点式的赞助与营销已难以构建持久的竞争优势。

正是在这一行业背景下,FILA以“网球生态”破局的战略意图显得尤为突出。它不再满足于在现有的赛道内追逐,而是试图重新定义运动品牌与一项运动的关系,从外围的“赞助者”转变为深度的“共建者”。其战略的突破性与挑战性,皆根植于此。

FILA网球生态战略的最显著的突破点在于“全链路布局的稀缺性”:FILA是国内运动行业中,唯一实现网球“全龄段、全场景与全生态”覆盖的品牌。从儿童启蒙到职业竞技,从科技研发到生活方式,FILA试图构建一个能够陪伴中国网球用户全周期成长的闭环生态系统。

这种布局不同于明星代言、赛事赞助的单点营销模式,展现了更为长远的战略视野。加之其百年品牌的深厚底蕴与前沿创新科技的结合,共同构成了FILA差异化品牌叙事的护城河。

网球生态运营的长期性与复杂性,则是FILA必须直面的巨大挑战。科技创新、教培体系、赛事合作等都属于“重资产”环节,需要品牌进行长期、持续且不菲的资源投入,其回报周期也相对较长,这对品牌的战略耐心和财务投入提出了更高要求。此外,生态内各板块的协同效应并非自动发生,需要强大的运营能力和敏捷的组织架构作为支撑,确保数据、资源与流量能够在系统内顺畅循环。

在中国网球热度持续攀升的背景下,FILA的生态战略无疑具备重要的行业价值。它不仅仅是一个品牌的商业行为,更是一次对中国运动品牌如何从“营销赋能”跃升至“生态共建”、深度参与体育产业发展的有益探索。

FILA此次的网球战略升级,远不止于一系列商业合作的宣布。本质上,这是品牌角色的一次深刻转变:从过去的赛事赞助商、产品供应商,转向中国网球运动的生态共建者和长期推动者。

这种角色的转变,意味着品牌与运动项目的关系将更加紧密,一荣俱荣。它不仅能为FILA带来更可持续的品牌增长,更能通过其在科技研发、赛事升级、青训体系和时尚美学上的持续投入,为中国网球运动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助力其从当前的“热潮”走向可持续、成熟的“健康生态”。

展望未来,若FILA能坚守长期主义的初心,稳步推动技术研发落地、赛事体系优化和青训教培深化,那么它完全有潜力成为连接中国网球“专业竞技”与“大众普及”的重要桥梁。这条生态共建之路注定道阻且长,但其开启的,无疑是一个更具想象空间的未来。FILA这记“ACE球”,将在中国火热的网球市场掀起怎样的波澜,值得我们持续关注。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