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厦马所见证的那些“第一”


来源:人民网

走过15 年的厦马,也曾是一个新生事物,第一次出现在厦门,第一次出现在厦门人民的生活中;而随着它的发展,厦马迎来自己很多的“第一次”,也带给厦门、中国乃至世界很多的&ldquo

走过15 年的厦马,也曾是一个新生事物,第一次出现在厦门,第一次出现在厦门人民的生活中;而随着它的发展,厦马迎来自己很多的“第一次”,也带给厦门、中国乃至世界很多的“第一”。

作为一项第一届就有上万人参赛的运动,它考验着这个城市的组织能力和服务水平;而从传播和影响力的角度来看,厦马一直刷新着中国马拉松直播的技术和手段;凭借海峡西岸经济区重要中心城市的地缘优势,透过这项全民同乐的运动,两岸交流也实现了很多突破……

现在道是寻常的事物,其实我们都因厦马而一同见证其诞生。

不断完善的赛事组织和服务

在6 至7 小时的赛事以外,有很多你所不知道的前导工作,例如小小的直饮水机——

2003年厦门自来水公司在国际会展中心、椰风寨、胡里山炮台、白鹭洲等地点安装了厦门首批20 台直饮水机,为参赛选手和观众提供优质饮用水。

2005年从该届(第三届)开始收取报名费,规范报名程序,要求所有选手自愿参赛、量力而行,必须本人签定参赛申明,未成年人必须要有监护人签字。在首次收取报名费的情况下,报名参赛人数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比上届增加近千人。

2005年首次在全国大型体育赛事中开设网上报名,使参赛者报名更方便、更快捷。

2010年比赛关门时间由原来的6 个小时延长至7 个小时,成为当时国内关门时间最长的马拉松赛,使众多的业余选手更有机会完成全程比赛,满足选手的需求,也使赛事的完赛人数成倍增长。

2014年为确保赛事安全、顺利、圆满,首次对主会场实行全封闭,并设置9 个安检通道130 个安检门,对所有进入主会场人员实施安检。

2014年往届只在起终点、20 公里、折返点设置3 个计时点。为确保竞赛公平、公正,按照中国田协最新规定,从该届比赛起实行每5 公里设置1 个计时点,并招标使用一次性计时芯片。

2016年为让选手有更好的参赛体验,首次采用快递方式,投递参赛选手物资。通过网络报名的选手有近一半选择此服务,大大方便了外地选手领取,提升赛事的服务水平,在全国还属首创。

2016年为提升厦马的专业性,首次采取网上预报名的方式。报名工作全部网上完成,采用预报名方式,报名工作更具科学性和专业性。

2016年起跑出发时,首次采取分区检录,按照完赛成绩依次排列出发,有利于选手创造个人最好成绩。

厦马实现的赛事纪录

2006年参赛人数首次突破2 万人。

2007年来自甘肃的选手李柱宏以2 小时13 分17 秒的成绩获得了男子马拉松第一名;女子第一名由辽宁选手朱晓琳获得,成绩是2 小时26 分08 秒,首次实现了厦马男女第一名均由我国选手获得的纪录。

2007年刚举办了五届的厦门国际马拉松赛,在全球300多个公路跑赛事中脱颖而出,于2007年12月20日被国际田联评为“2008年全程马拉松金牌赛事”,成为获得“国际田联路跑金标赛事”荣誉的“第一年轻”赛事。至今,厦门国际马拉松赛已成为连续10 年获得“国际田联路跑金标赛事”的国际马拉松赛,标志着厦门国际马拉松赛的国际影响力。

2011年包含全程马拉松、半程马拉松、十公里和五公里在内的参赛人数达77151 人,创国内马拉松参赛人数之最。

2013年来自埃塞俄比亚的男子特邀选手格塔乔?特发?纳格瑞以2 小时7 分32 秒的成绩获得男子冠军,刷新了赛会纪录,打破了尘封27 年的中国马拉松赛事男子纪录。

2015年肯尼亚选手Moses Mosop(莫瑟斯?莫叟普)以2 小时6 分19 秒在厦马创造了中国境内马拉松赛的最好成绩,同年,埃塞俄比亚选手Mare Dibaba (马瑞?迪巴巴)以2 小时19 分52 秒打破赛会纪录获得女子组冠军。

14 年来,总共有559790 人次参与厦门国际马拉松赛,其中全程参与人次为164670 人;2010 年,参加厦门国际马拉松赛全程的人数首次突破1 万人,为10272 人;2013 年,参加厦门国际马拉松赛的全程人数首次突破2 万人,为20549 人。

引入先进技术扩大直播覆盖面

即使安坐家中,赛事的精彩也不会因距离而衰减,因为厦马拥有强大的直播团队和不断革新的手段——

2003年厦广新闻台的节目主持人乘坐热气球,在百米高空现场直播赛事盛况,开创了厦门新闻报道的先例。

2004年该年参与直播的有中央电视台、东南电视台、大连电视台、青岛电视台、宁波电视台、深圳电视台、天津电视台、浙江电视台、新疆电视台、山东电视台、湖北电视台、福建电视台、贵州电视台、广州电视台、武汉电视台等15 家电视台,直播面覆盖祖国的大江南北,这么多家电视台同步直播一场马拉松赛在国内尚属首次。

2004年该年的直播工作还引入了新的技术,创造多项第一,国内第一次在马拉松赛事直播中增加了全程航拍,第一次使用直升飞机对移动信号进行中继;国内第一次采用OFDM (正交频分复用技术)数字微波,实现直播移动信号的全程覆盖;国内第一次在大型活动直播中使用无线光通信技术传输多路视音频直播信号。

2004年厦广新闻台、厦广音乐台也全力加入该年的赛事直播中,整合频率资源,联合直播,从早上6 点开始一直到12 点结束,连续6 个小时不间断全面介绍比赛情况,这一举动也创下全省第一。

2005年率先在国内采用了800M 数字微波技术,使直播效果更好。

2005年为满足广大闽南观众的需求,海峡卫视首次用闽南话直播马拉松赛。

2005年30 多家电视台同步直播比赛实况,直播面覆盖全亚洲,数十亿电视观众同时观看一场马拉松赛在国内尚属首次。

2007年首次采用先进的卫星电视转播设备,增加了女子比赛的镜头和画面,提高了电视直播的质量。

2014年新华社为赛事首创中英文报道。

赛事织起的又一条两岸纽带

虽一水之隔,但为了这一赛事,我们常聚首——

2004年台湾地区国际奥委会委员吴经国先生率团130 人,从台湾经金门直航厦门参赛,实现了建国以来台湾体育团队直航厦门零的突破。

2007年首次有来自金门技术学院的32 名大学生,自愿加入志愿者服务队伍的行列,参与赛事的服务保障,市台联也组织了56 名台胞青年参与志愿者服务队。

2007年台湾品牌水果也首次亮相比赛现场,供参赛运动员享用。

2008年厦金“两门”隔海同跑马拉松,两岸马拉松赛同时鸣枪、同时开跑,而且厦门卫视、台湾东森卫视第一次运用同步采集新闻系统对两岸赛事同步直播,两岸观众在同一时刻在电视直播中观看厦金两岸不同赛道上选手奔跑的画面,同时分享两岸马拉松赛的盛况,进一步拓展了两岸交流的新形式、新途径。

策划和承办世界级活动

2005年策划举办了第一届中国国际马拉松高峰论坛,从理论深度挖掘马拉松的重要作用,推动马拉松运动健康发展。这是国内首次举办关于马拉松运动和马拉松赛的专业性论坛。

2005年由99 尊雕塑组成的“永不止步”马拉松群雕亮相厦门环岛路,这是世界上第一次以马拉松为主题所做的雕塑。

2006年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在瑞士洛桑国际奥委会总部亲自主持仪式,将厦门市政府赠送的马拉松群雕中的两座收藏于奥林匹克博物馆,这是奥林匹克博物馆第一次收藏马拉松雕塑。

2006年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亲自为厦门国际马拉松赛题词——“永不止步”,这是罗格第一次为马拉松赛事题词。

2007年国际奥委会赠送给厦门市现代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的头像雕塑,这是国际奥委会第一次向马拉松举办城市赠送顾拜旦雕像,揭幕仪式在厦门体育中心隆重举行。

2007年第16届国际马拉松和路跑协会世界大会,于3月28日至30日在会展中心举行,这是该协会首次在亚洲国家举行全会。

2008年时任希腊马拉松市市长埃蒂珀?尼克?赞达费先生应邀出席该届厦门国际马拉松赛。作为马拉松运动的发源地,赞达费市长把采自马拉松古战场遗址,象征者和平、友谊和公平竞争的马拉松圣火火种,在比赛开跑仪式上传递给组委会主任刘赐贵市长;2009 年1 月,马拉松圣火在厦门马拉松赛事现场的圣火台点燃。这是马拉松圣火第一次走出希腊国门并在境外点燃。

2008年厦门市赠送的两尊马拉松雕像空运至希腊,这是马拉松运动的起源地第一次接收国外赠送的马拉松雕塑。

2009年举办世界上第一次国际马拉松城市市长论坛。来自世界各地的26 个举办马拉松城市市长和赛事组委会代表出席本次盛会。论坛以“马拉松与城市发展”为主题,各参会城市领导和马拉松组织者多角度、全方位对举办城市马拉松的价值进行了深入探讨,全面诠释了马拉松对城市发展的多维作用,全面提升了大家对马拉松的认识水平。

2014年邀请时任国际田联主席拉明?迪亚克来厦出席赛事,并亲自颁发“国际田联路跑金牌赛事”牌匾,这是国际田联主席首次来华出席中国城市路跑赛事。

[责任编辑:熊佳妮 PS009]

责任编辑:熊佳妮 PS009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频道推荐

凤凰网公益基金救助直达

凤凰体育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