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语
【文眼】近些年,骆驼凭借营销嗅觉、电商能力和户外浪潮的时代红利,成为了国内最受欢迎的户外品牌之一。但一家品牌的持久生命力,不在销量曲线,而在产品力和精神内核。
作者丨Kim
在各家电商大促节点不断前提的大背景下,今年的消费者又双叒迎来了史上最长双十一,而近些年的双十一中,户外品牌无疑是赢家之一,从冲锋衣到羽绒服,一波又一波的年轻人为“户外感”买单。
这一趋势背后,不仅是“去野”的浪潮在延续,更是一种消费心理的转向:人们希望在衣柜里找到一种既能应付通勤,又能应对远方的装备。穿上冲锋衣的那一刻,仿佛就能摆脱日常的琐碎,拥有一点“随时出发”的自由感。
而在近些年的户外热潮中,骆驼这个曾被视作“爸爸辈”的老品牌,悄然赢得了当代年轻人的心。
天猫公布的双十一榜单显示,骆驼是最早成交额破亿的商家之一,且稳居户外服饰类销售前列,并在与北面、哥伦比亚等国际品牌的同场竞技屡屡胜出。线下走进任何一所高校,骆驼的身影也几乎无处不在,学生身上的骆驼比“现实沙漠中的骆驼还要多”。
而骆驼之所以能够成为运动品牌中继北面之后的新“校服”,与近两年的户外热脱不开关系。
《中国户外运动产业发展报告(2024-2025)》显示,我国户外运动参与人数已突破4亿人。而据中商产业研究院《2024—2029年中国户外装备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未来发展趋势研究报告》,中国户外装备市场规模已由2019年的675亿元增至2023年的872亿元。
在这股浪潮中,骆驼显然踩准了节奏。它既不像北面、始祖鸟那样高价,设计上也不再像早年那样“中年风”。近几年,它在设计上更注重轻量化和城市通勤感,推出大量百元级冲锋衣、羽绒服等户外装备,恰好满足了新消费群体“想试试户外,又不想花太多钱”的心理。
在社交平台上,许多年轻人将骆驼戏称为“平价北面”,虽然带点调侃,却也说明了它抓住了户外消费的大众化窗口——用“性价比”打开户外市场的下沉空间。
退一步来讲,对于许多消费者而言,户外产品未必真的服务于户外运动这种功能性需求,而是用来满足“户外参与感”的情绪需求。这恰恰是骆驼成功的关键:不是去教育用户学户外,而是迎合用户想“看起来像在户外”的愿望。
当然,单靠“平价”并不足以让一个品牌爆红。骆驼真正的破圈,离不开它在营销层面的主动出击。
签约迪丽热巴,就是一个标志性动作。
迪丽热巴不仅是流量担当,更是时尚圈的常客。她代言过美妆、奢品,也与阿迪达斯、特步等运动品牌有过合作。骆驼请她出任代言人,明显是希望在形象上与“过时的户外品牌”彻底划清界限。
并且在此之前,品牌还签下王俊凯担任全球代言人,杨颖则是户外代言人,这一系列动作共同构成了一个清晰的代言策略——即通过知名艺人的流量带动品牌破圈,并破除品牌此前固有的陈旧形象。
同时,骆驼还在尝试通过这一路径,探索更高端的市场空间。
2024年骆驼宣布王俊凯成为品牌代言人,并同步上线“王者凯甲”系列。该系列主打轻户外与滑雪场景,产品定价集中在5、600元左右,相较于过去主力价格带300元的产品线,明显提升了一个层级。
随着关注度的提升,骆驼还在去年推出了高端系列“喜马拉雅”,定位更专业的户外运动领域,覆盖高海拔攀登等高专业运动场景,其产品售价普遍在千元以上,部分高端款式甚至超过3000元,价格带已逼近北面、哥伦比亚等国际品牌。
但仅靠流量是不够的。骆驼真正厉害的地方,在于它深谙“流量+渠道”联动打法——当别的品牌还在追求曝光,它已经在电商的运营逻辑上走得更深。
骆驼其实早在十多年前就开始了电商化转型,是最早“触网”的国产户外品牌之一,早在2009年就参与了双十一, 2014年在天猫的销售额高达4.2亿。
这几年,骆驼更是把电商视为核心阵地。以抖音为例,首先,它采用了“一账号一单品”的运营方式,在抖音上分设多个自营账号,每个账号只主打一款产品,如“小太阳羽绒服”“黑钻Pro”“王俊凯同款派克”等。
通过直播间深度讲解、集中流量打造爆款,让不同用户在短时间内就能被精准触达,这种矩阵式打法有效提升了转化率。
同时,骆驼在广告内容上也非常灵活,会随着季节与消费心理调整关键词。比如反季时打出“拍一发三”“送包包”,秋冬则聚焦“保暖”“情侣”“户外”,到大促节点再叠加“双十一”“买一送一”等福利关键词。这样的节奏控制,能够让品牌声量与销量在全年周期中保持连贯增长。
此外,在直播带货时,骆驼还会通过雪山、森林等户外场景化直播突破圈层,以更年轻的方式讲述“户外故事”,再配合团播与虚拟主播等新形式,强化了品牌的内容感与存在感。
正是“矩阵化投放+关键词迭代+直播创新”三者协同,构成了骆驼电商的增长飞轮,也让它在双十一等大促中,持续稳居户外品类的头部位置。三方机构预测,骆驼线上销售收入占比将超过85%,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可以说,骆驼是典型的“电商品牌”成功样本,在电商逻辑下,“销量第一”或许比“品牌调性”更重要。然而,当骆驼的销量和热度一路狂飙时,也有不少声音开始质疑它的“专业度”。
户外社群中有不少消费者指出:骆驼的冲锋衣虽然外观像北面,但防水透气等专业性能远远不如后者。
类似的问题,在骆驼销量爆发的同时被不断放大。过去三十天黑猫投诉平台上,骆驼相关的投诉量达148条,比阿迪、耐克、安踏的投诉还多,除了售后问题外,投诉还主要集中在“货不对版”“虚假宣传”等方面。
此外,它在代言策略上也显得过于依赖明星,他们带来了热度,但也带来了风险——一旦舆论方向变化,品牌容易被“流量周期”裹挟。相较之下,北面、迪卡侬等品牌则会更频繁地与登山家、越野跑选手、探险团队合作,通过专业背书强化品牌可信度。
换句话说,骆驼虽然卖得好,但距离“被真正户外人认可”,还差一个“专业身份”。
近些年,骆驼凭借营销嗅觉、电商能力和户外浪潮的时代红利,成为了国内最受欢迎的户外品牌之一。但一家运动品牌的持久生命力,不在销量曲线,而在产品力和精神内核。
当消费者的需求从“好看、便宜”转向“更专业、更可持续”,骆驼必须从产品到品牌叙事上完成新的跃迁。
或许,只有当骆驼的产品能真正陪人翻越雪山、穿越荒漠,而不只是穿去上课、上班时,它才能从“校服”变成真正的户外标志。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