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受人爱戴的市委书记到足坛罪人--谢亚龙之变
2008年11月26日 08:18体育画报 】 【打印

在“谢亚龙下课”、“谢天谢地谢亚龙”这些语境之外,我们重新梳理作为平常人的谢亚龙,并顺便向他告别。

本刊记者 李志刚 图 刘光昱/CFP

谢亚龙究竟是怎样的人?他现在被舆论认为是中国足球折戟沉沙的罪魁祸首,并导致他于今年9月9日暂离中国足协,到国家行政学院学习。是媒体的妖魔化?是他个人性格的悲剧?还是有更深层次的缘故?

本刊记者通过在北京、西安、陕西安康等地一个多月的采访,试图将不同人讲述的谢亚龙支离破碎的片段组合起来,尽可能客观地描摹谢亚龙其人。

安康 [任职时间:2002年9月—2004年9月]

在安康,谢亚龙当了两年分管文化的市委副书记。在当地, 他口碑不错。

安康市宁陕县汤坪镇汤坪村村长邵勇波小心翼翼地保存着一张名片,普通的纸张印着普通的字体——“谢亚龙 安康市委副书记”。这是他见过的最大的官。

随和、平易近人,这是邵勇波对谢亚龙的感受。2003年谢亚龙下乡蹲点,曾在他家同吃同住了一个星期,后来只要路过汤坪村,就会去邵勇波家随便坐坐。谢亚龙生活很俭朴,红薯、土豆,只要是熟的他就吃。

在他家蹲点时,谢亚龙拿着锄头弯下腰来种果树,挖坑、挑水、埋树,都是自己做。他种的树现在都长起来,已经可结果了。栽的是杏树。

“一般像他这种领导,就是指手画脚,根本不会下地干活。”邵勇波说。

2003年汤坪村的村委会办公室刚建成时,谢亚龙给了一万元经费用来买办公家具,叫秘书拿来的,这一万元是公家的经费还是谢亚龙自掏腰包,邵勇波不知,也没问。

有一次,村里堵车,谢亚龙正好来这里办事,就站在路中间充当交通员:这个车请退下,这个车请前进一点。

他也没说他的身份。

邵勇波对谢亚龙最大的感受是他为人朴实,知道山里老百姓吃了什么苦,“从我的感觉,他好像也是苦孩子长大的,知道老百姓的冷暖,这点我对他很钦佩。乡下的老人,看起来很脏,他也能亲近。”

当年谢亚龙在安康时的秘书李润林也证实了这一点。他说,谢亚龙对吃住要求很简单,吃的,当地一碗面就对付了;住也不讲究条件,只要有间铺就行了。但他对工作上的要求非常高。

年底下乡看望贫民,如果公家的经费给完了,他就自掏腰包,掏几百元给贫民。谢亚龙在安康城区帮扶了一个特困家庭,给人家买衣服等,每个周末都去对方家,还帮那家人的孩子解决了户口问题。到现在,那家人还感谢他。

安康市体育局副局长柯晓明告诉记者,在文化体育上,谢亚龙为安康办了不少实事。谢亚龙到安康时,发现体育设施落后,利用他在中央和陕西省的关系,很快联系了英派斯集团,向安康捐赠了价值90多万元的健身器材,可以给13个社区安装器材,完全是免费的。这是他来后办的第一件实事,安康市体育局安排到各个县和市直辖的三个区,现在深受群众欢迎。

然后在谢亚龙的积极帮助下,安康市争取到了国家政策的“雪炭工程”,这是体育上的救助贫困山区的一个工程。给安康市下属岚皋、旬阳、白河这三个县一共争取到了400万元资金,这可说是安康市体育界争取到最大的工程,这400万元,给这三个县共兴建了两个室内体育场、两个室外体育场。

据记者10月16日从体育总局群体司了解到,“雪炭工程”决策的主管部门之一就是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而1996-1999年期间,谢亚龙正是群体司司长。

英派斯和雪炭工程都是谢亚龙自己联系的,也是他亲自跑,跑西安都跑了好几趟,和英派斯的西安代办处谈判。包括雪炭工程在内,“他不亲自出面,我们肯定没办法”,柯晓明说。

<< 前一页12345678后一页 >>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编辑: 李岩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