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7月13日晚那一刻,长久的等待化作顷刻间喷薄而出的激情,点燃了中国的夜空。历史为这一刻的中国人定格,历史也记录下走向2008年的“中国印”!在这里,让我们聚集!追忆与记录——追忆奥运,我们曾经的梦想;记录奥运,我们共同的荣耀!“世界给我16天,我还世界五千年”,自信的中国放飞激情与梦想。
有人说,成功的人必定有其共同点,这句话在我对马燕红和许海峰的两场访谈中得到了印证。同样是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的冠军,同样在中国奥运史上书写下首个“第一”,面对头顶的奥运光环,马燕红说出了与许海峰相同的一句话:拥有一颗平常心才能成功。
“我练的时候比较踏实,不会觉得练多了就烦燥。我的性格也不是很急躁的那种,比较平和。教练让我重复做什么动作,我就会不断的练,不会在乎数量什么的。我不觉得这个是什么负担,相反,会越练越好。当我练到一定程度,能够比较轻松地驾驭自己的时候,整套动作里面的韵律、节奏以及内在感觉就都出来了。”
4月17日,首位中国体操奥运冠军马燕红做客新华网。这是马燕红在回答主持人提出的问题。新华网 李非 摄
1984年奥运会是体操生涯的终极目标
主持人:您当时的教练应该是周济川,他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带您的?
马燕红:我1974年入队,从1976年开始他就一直带我,直到1984年奥运会。
主持人:人家说“严师出高徒”,周教练在您心中是什么样子?
马燕红:非常严格,不能说近乎残酷,但也是特别特别严格。他什么事情都追求完美、追求极致,不懈的追求精神对我的影响巨大。他教的运动员,都是公认的质量最好的,而且是最漂亮的一批人,因为他对完美要求特别高,他总是在我们已经做的非常好的基础上提出更高的标准。再有就是他非常敬业,在他的脑子和血液里,体操就是他的全部,很少的精力顾及到家人和孩子,我们当时的状态就是希望他分点精力看看孩子,在家里呆呆。他住在八一队,所以无时无刻他都会出现。有一次他生病特别厉害,训练时间到了他还没来,我们特别高兴,刚想偷懒,他就来了,脸烧得通红,可还是坚持来训练,从来不会错过任何一节训练课。
主持人:您是什么时候知道要参加1984年奥运会的?
马燕红:我1979年拿了冠军以后,中间参加了1981年和1983年的世锦赛,到1983年的时候,随着年龄增长,体能的下降,再有就是体重也增长,伤病也比以前多,遇到了很多困难,曾经一度很消沉。尤其是1983年世锦赛我仅以第七名的成绩进入决赛,因为还要加上预赛成绩,我想我肯定拿不到前三名,这个时候我就不太想练了。还有就是整个队里的状态也不是特别好。我们领导、教练给我做工作,希望我比到1984年的奥运会。我们有三个老运动员在1983年底的时候决定坚持下去,因为当时国家确实非常需要我们,我们也还具备能够代表国家在一线参加比赛的实力。技术上的实力不一定突出很多,重要的是我们有经验,同时我们有知名度,这个将决定中国女子体操队由什么阵容来出现,我们的终极目标就是练到奥运会。
主持人:国家是不是也特别重视1984年的奥运会?
马燕红:作为运动员,可能体会不是特别多,但是我们教练经常提醒我们,各方面都特别小心。我们没有现在运动员体会的这么深刻,因为我们总是待在体操房里,封闭式的训练,给我的感觉是社会上没有那么关注。我感觉奥运会就是运动员、教练、领队,对于准备出征的这些人是重要的,和社会等没有结合特别紧密。但是的奥运会没有像现在这样,尤其是北京奥运会,这件事已经进入到每一个老百姓的心中,当时的媒体也不像现在这么发达,那个时候不是家家都有电视。所以我觉得不像现在这么受到关注。
主持人:您刚才提到媒体没有现在这么发达,那我们怎么了解国际上的体操动态,怎么知道对手都有什么招呢?
马燕红:那个时候我们已经跟国际接轨了,这个问题应该问在1979年以前。我们没有国际赛事,闷头练,一出现就拿冠军。但是那个时候,国际上的难度动作也好、水平也好,大概都知道。那个时候国际交往已经有一些了,我们参加了三届世界锦标赛,还有世界杯等其他赛事,那个时候对于国际体操的状况已经有一定的了解了。
主持人:在1984年的奥运会上,裁判给出10分了?
马燕红:对,已经不是第一个10分了,那个时候已经拿过好几个10分。怎么说呢?基本上顺顺利利下来,裁判就给了我10分。
主持人:“马燕红下”是不是就是“高低杠绷杠后空翻转体360度下”?我们知道这又是您书写的另一个第一,也就是第一次以中国运动员名字命名的体操动作。
马燕红:在1979年以前,已经有很多以运动员名字命名的动作,但是没有以中国人名字命名的,“马燕红下”是第一个。之后还有很多以其他运动员命名的动作,比如“毕式转体”、“莫式空翻”等。在1984年李宁有一个吊环扭臂,楼云有一个“楼式跳马”。
主持人:那时候队友还给你起了一个呢称叫“马大眼”?
马燕红:是的,因为我从15岁以后就开始控制体重,我的脸本来就很长,一瘦脸上没有肉了,只剩下两个眼睛了,显得特别大,所以大家叫我“马大眼”。
编辑:
李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