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八项规定”给高尔夫球热降温 地方政府系保护伞


来源:海外网

面对中央多项禁令,高尔夫为何屡禁不止,其背后又有哪些深层次原因。有媒体报道,中央政府2004年后多次联合发文整顿高尔夫球场,一直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直到落实“八项规定”严厉反腐,政策才落到实处。

海外网1月19日电 2004年1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暂停新建高尔夫球场的通知》,此后10年间,又下发了相关禁令近10道。但据《中国高尔夫行业报告》显示,全国高尔夫球场数量却由2004年的178家增长至2013年的521家。

面对中央多项禁令,高尔夫为何屡禁不止,其背后又有哪些深层次原因。有媒体报道,中央政府2004年后多次联合发文整顿高尔夫球场,一直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直到落实“八项规定”严厉反腐,政策才落到实处。

中央近10道禁令:屡禁不止

近来,各地纷纷清理取缔违建高尔夫球场,引起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早在2004年,国务院办公厅首次对高尔夫球场建设下达“禁令”。

之后十年,国务院及中央各部委先后下发近十条禁令。然而,“未批先建”、违规审批仍为绝大多数地方兴建高尔夫球场的招数。据统计我国高尔夫球场数量从2004年的178家增加到2013年的521家,10年增长近两倍。

2004年1月,国务院下发《关于暂停新建高尔夫球场的通知》;2006年,高尔夫球场被国土资源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列入《禁止用地项目目录》;2011年6月下旬,11部委再次联合发出《关于开展全国高尔夫球场综合清理整治工作的通知》。

据报道,中国政府部门2014年5月19日通报了5起违法占地、违规建设高尔夫球场案件,涉及北京、辽宁、云南、宁夏4个省区市。此时,中国多地国土部门掀起整治土地违法的浪潮,违建高尔夫球场将成为整治重点。

据2013年公布的数据显示,北京可供开垦未利用土地已近枯竭。而这次通报的北京老河湾投资有限公司却违法占地900亩,其中基本农田达828亩。坊间有传说,以天安门为中心,一个半小时车程不一定看到多少庄稼,但18洞球场超过100家。

据业内公开数据表明,中国高尔夫球场的草坪维护面积比美国大近一半,且中国高尔夫球场“高、大、全”,高档次俱乐部、酒店、会所等娱乐设施一应俱全。

有媒体记者调查发现,违建高尔夫球场大多与地产项目相连,不少背景“硬”、不差钱的地产开发商根本不把国家禁令当回事,公然用高尔夫球场为地产项目“镀金”,借以大幅提升地产项目“附加值”或聚集人气。

在“地产升值”的预期下,除了地产企业,不少大型国企、银行也打着投资农业项目、体育公园等旗号,以合法的名义租用农民土地、城市绿地,转而建起高尔夫球场。

从部分地区查处的相关案例来看,部分公务人员频频出现在高尔夫球场的豪华消费中。2013年底,中央纪委通报的10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案例中,交通运输部综合规划司司长孙国庆用公款打高尔夫球、公款旅游,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此外,对于已经曝光的违法违规项目,目前处罚措施有限,许多地方往往只能罚款了事,这并不能遏制背后利益巨大的高尔夫项目。有的项目虽然已被处罚100次,但照样“第101次”开球。有的违建高尔夫球场则直接绕开立项和规划的监督,披着“体育公园”“休闲设施”的外衣堂而皇之地建设、开业。

八项规定严厉反腐:落实禁令

据参考消息报道,有外媒称,2014年3月,北京市政府组织工人对一郊区的高尔夫球场进行了整改,拆除发球台、会所和喷灌设施,铲除果岭、沙坑和草皮。与此同时,在中国还有另外两个高尔夫球场被拆除,一个球场被改造成生态观光园,一个球场被改造成茶园。这一系列动作表明,中国政府可能最终开始打击长期无视2004年新建高尔夫球场禁令的开发商。

一个高尔夫球场,其实是开发商牟取暴利、地方政府渴望政绩形象等诸多利益冲动的交汇点。一些地方政府则认为,这样的项目可以加快城市化和旅游业的发展。就这样,一批批违法的高尔夫球场在国家一阵阵喊打声中,如春笋般冒出、壮大……

云南一位经常与政府部门打交道的钱先生对媒体称,他与政府人士谈事情也比较喜欢去打球,而且很值。“打球是最好的(勾兑机会),就算打9洞的,一次下来也得一两个小时吧,什么事情都‘勾兑’完了。”而对于官员来说,打高尔夫是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所以都喜欢去”。

有媒体曾在南方某市调查一涉嫌违规建设的高尔夫球场时,工作人员表示“这里一般不对外营业,球场不挂牌、不宣传、不卖票,接待的都是重要‘领导’,只有接到老板的电话批准才允许进去打球。”

从部分地区查处的相关案例来看,部分公务人员频频出现在高尔夫球场的豪华消费中。2013年底,中央纪委通报的10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案例中,交通运输部综合规划司司长孙国庆用公款打高尔夫球、公款旅游,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中国青年报报道中提到,“中央政府2004年后多次联合发文整顿高尔夫球场,一直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直到落实“八项规定”严厉反腐,政策才落到实处。”

文章中提到,让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体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金汕印象深刻的是,“对大型国企和政府官员到高尔夫球场的活动监督趋严”。“不准获取或享受各种形式的高尔夫球会员资格”、“不准用公款公物或在办公时间打高尔夫球”,2014年年底,广东省纪委、省监察厅率先印发《关于严禁党和国家工作人员违规打高尔夫球的通知》,对现职党和国家工作人员违规打高尔夫球作出了“九个不准”的规定。

高尔夫中国发展史:地方政府成保护伞

1984年,由霍英东、郑裕彤等出资创建的中国内地第一个高尔夫球场——中山温泉高尔夫乡村俱乐部对外开放,业界认为这标志着现代高尔夫球运动在中国的起步。

国家体育总局小球运动管理中心前副主任崔志强曾对媒体表示,高尔夫正是在改革开放后招商引资的背景下进入中国的。但随着社会财富的重新分配和城市人口流动的加剧,一些人迫切需要通过某些方式“标新立异”,并寻求社会认同,所以,我国高尔夫运动的消费主体从那时起,便成为改革开放后的“新富人群”,而官员也逐步进入了高尔夫的“禁区”。据崔志强回忆:“当时,有党员干部廉洁自律的规定,主要内容是不得在工作时间,不得用公款进行高消费的运动,主要就是针对网球、高尔夫和桥牌。”在1994年~2003年期间,时代洪流中的高尔夫听到了“限制”的声音。

但据《中国高尔夫行业报告》显示,全国高尔夫球场数量却由2004年的178家增长至2013年的521家,我国高尔夫人口已突破百万,核心人口也从30万发展到40多万。

在中国青年报的报道中这样提到:政策屡禁不止下的暧昧,以及中国高尔夫球场“私人俱乐部”的性质,让“腐败”在高尔夫运动私密性特征的背后有了被“猜想”的空间,“一张会员卡动辄十几万元或几十万元,官员自掏腰包,恐怕难以消费。”

报道中提到,在该业内人士看来,房地产和高尔夫球场在过去十几年中迅速增长,二者密切的关系,让来自国家层面的“规范”屡屡未彰。“这与地方政府的政绩挂钩,因此,地方政府就是现如今高尔夫球场以各种非高尔夫名义出现的保护伞”。

这种情况,曾被国土资源部执法监察局局长李建勤视为高尔夫球场违规建设屡禁不止的突出表现,“高尔夫球场往往配套建设高档商品房,可借建设高尔夫球场之名,行大规模建设高档商品房特别是别墅之实,以乡村俱乐部、城市公园和休闲公园的名义建设高尔夫球场,开发房地产。同时,一些地方政府及部门违反国务院禁令,批准建设高尔夫球场”。(记者庞晟 综合参考消息、新华网、中国青年报报道)

[责任编辑:陈铖]

标签:高尔夫球场 中央八项规定

人参与 评论

凤凰体育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