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曝刘翔从未有过经纪人 退役新闻被各界淡化处理


来源:南方都市报

有意思的是,外界都以为刘翔的经纪事务是有所谓“翔之队”处理,但他从来就没有过真正的经纪人。刘翔所有的商业合同和活动都是田管中心代理,于是有些到不了中心层面的商家便把媒体当成渠道。

编者按

故事说到这里,会有人意犹未尽———比如认定刘翔是“影帝”的人,多希望有媒体可以挖出两次退赛是事先安排好的,磨磨蹭蹭不退役是被赞助商绑架了———没有这些所谓的解密,这一页就这样翻过了。

雅典夺冠、连破世界纪录、上演“第九道奇迹”,一夜成名的刘翔一度上升为顶礼膜拜的民族精神符号。为此,《百家讲坛》上的著名历史学家阎崇年认为,刘翔应该是英雄,但未必是民族英雄,“刘翔创造出来的体育成绩,是人类的一个骄傲。他们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

而纵观整个刘翔现象后,著名体育学者、江西财经大学副校长易剑东则认为,除了退赛前和短暂复出时,刘翔给国人带来过难以企及的振奋外,他后来发展轨迹带来更多的是悲凉的思考,“没有一丝温暖”。

随着刘翔退役,喧嚣落幕,一切都翻篇了,翻过的不是所谓的随着“姚刘李”退役而不再的中国体育巨星时代,巨星一定还会再有,但一个承载着国人超乎寻常爱与恨的运动员,我们希望不要再有了。

刘翔母亲吉粉花曾说:“现在刘翔是国家的儿子,等奥运会后才能还给我。”

过得像个人,才能看见美,欢迎21岁被造成神的刘翔在32岁时回到人间。

4月8日,刘翔通过微博正式发布退役信的第二天上午,上海市市委副书记、市长杨雄公开会见了他和师父孙海平,“你是上海的骄傲!中国的骄傲!”杨市长在镜头前这样对刘翔说。

这则新闻在徐家汇地铁站站台的电视屏里播出时,正是傍晚下班高峰期,上下车人流汹涌,行色匆匆,这样一则形式内容都有点“太正统”的新闻显然激不起多少人注意,只有一位老者在走过电视机底下时似乎想起了什么,退回两步抬头试图再仔细看看。结果镜头一换,变成了一个俩小伙子代言的某品牌广告,“看,吴亦凡耶!”路过的小女生拉着男朋友说,老者愣了片刻,继续埋头赶路。

对于大部分上海的普通市民来说,今天和昨天不会有什么不同,哪怕前一晚刘翔那封叫做“我的跑道!我的栏!”的告别信在短短6小时内就转发过10万,评论和点赞加起来达到30多万条,这些都过去了,一如刘翔带来的惊喜、遗憾、伤痛,外界还给他的追捧、狂热、谩骂……最后都只会幻化成一小段回忆,而这个城市和这个时代,本来就不会为某一个人而停住脚步。

专题采写:南都记者汪雅云发自上海

A 莘庄基地无人等待

宣布退役的那天,刘翔只在上午回到莘庄训练基地接受了央视名嘴张斌的采访。那个采访足足录了70多分钟,基本把能说的都说了,然后他便再没接受任何采访。所以当南都记者事后再出现在莘庄基地时,门口的保安只是一笑,他说,倒不是不让你进去,是里面真的没什么了。

事实上,前几年莘庄基地是不可能对记者这样一个陌生的外地人随便开放的,特别是2006年上海市田径运动管理中心正式在这所全名叫做“上海市体育职业学校”的校园里挂牌后,因为刘翔常年在此训练,基地方面特别敏感,生怕外界骚扰到飞人备战,一直实施很严格的出入管理制度。学校本来就被高近3米的旧围墙环绕,后来更是在围墙上面又增加了半米多高的铁丝网,标注“高压危险”。翔迷中一直流传着一个故事,说曾经有个外国姑娘,就因为在中国大街上看到满眼刘翔的广告,迷上了刘翔,特意摸到基地大门口等了两个多小时,想跟刘翔握握手,可是碍于严格规定,队里不允许她接近刘翔,最终翔飞人只能抱歉地远远朝她挥挥手。

这样的限制到了2008年北京奥运备战时期达到顶峰,基地宿舍楼下不但有专人看着禁止闲杂人等进入,更是给刘翔所住的楼层做了特别规定,任何外人要想进入这层楼,都得再通过一个专门的保障小组许可。而那个时候,基地正门口对着的LED大屏幕上天天打着五个大字:“向刘翔学习!”也就是说,每个路过这里的人,对这里的第一印象便是这五个字。

而如今,这里虽然仍是封闭式管理,却远没有刘翔在时那般紧张了,本以为LED屏上会放一些向刘翔告别的话语,但循环播放的是举重馆里队员训练的图片。基地里的田径场也空荡荡的,场边只有两个看上去才10多岁的小姑娘在小声议论着什么,然后不时爆发出一阵欢笑,就连宿舍楼也看不到什么人进出了。“以前时不时会有人在门口等着,想看刘翔,也不知道是记者还是粉丝,我们没有得到批准肯定是不能放人进去啊。”门卫说,“不过那是很久以前了,以后刘翔都不在这了,谁还来这干什么。”

B 八万人体育场没了刘翔怎么办

刘翔退役的第二天,2015国际田联钻石联赛上海站启动仪式在南京西路的一家豪华五星级酒店里举行。仪式开始前,看着组织者在台上播放这项自2005年落户上海的顶级田径大赛录像精华时,一位赞助商代表突然向身边的女伴说:“你知道吗?刘翔复出的那一年我是在八万人体育场现场看的比赛,人可多了……”

他说的那一年是2009年,当时这项比赛还叫做国际田联上海黄金大奖赛,每年秋天举办。很多人觉得这个比赛当初申办下来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刘翔在2004年雅典拿到了金牌。而刘翔也很给家乡父老面子,除了受伤那两年,其他时候从不缺席,毕竟每次只要是有他在,哪怕是一些节约惯了的沪上老阿姨也愿意自掏腰包去看一眼“最佳女婿”,而不是只靠“关系票”。可是2008年因为没有刘翔,这一比赛的门票在“黄牛”手里一度跌到5块一张都无人问津。

好在2009年,刘翔提前一周宣布要将上海站的比赛作为自己13个月后重回赛场的第一战。有趣的是那年刚好是斯诺克大师赛也同期在八万人体育场举行,一开始外面的黄牛都是倒斯诺克票的,结果一听说刘翔要复出了,全都改倒田径票了,比赛当天八万人的场馆上座率有七八成。而刘翔那年以极其微弱的劣势拿了个亚军,“大家都以为他拿冠军了,因为他和冠军几乎是同时撞线的,观众们整个都疯狂了。”为澳大利亚田协工作的大卫·塔伯顿当时第一次在现场看刘翔,“后来结果显示他是亚军,但观众还是很高兴,他们一遍遍喊着刘翔的名字,他也很高兴地绕着场子向大家致谢。”那天刘翔穿了件T恤,上面写着一行字———“世界起跑的一天”。

那件T恤刘翔可能再也没机会穿上了,而一个半月后的八万人体育场最需要的却正是当年的人气。“时代不同了,现在是个全民体育的年代,普通民众正越来越积极地渴望参与到运动中来……”张立平在启动仪式上的致辞里说道。作为上海钻石赛的主要承办方,既然已知刘翔退役,也确实是时候要开辟一条不再依靠刘翔的道路走下去。所以那天的启动仪式上,台上嘉宾提得最多的是眼下最时髦的“全民运动”概念,并隆重推出了一个亲民活动,即邀请普通跑友们在大赛当天和拳王邹市明、跳远冠军李金哲、跨栏冠军谢文骏、“好声音”歌手张恒远、毕夏一起在正式赛道上完成一场别开生面的接力赛。这在国内确实是独有的,张恒远与谢文骏一起上台点亮象征活动开启的霓虹灯时,全场一片掌声。

至于前一天的刘翔退役,几乎没有人主动提起这个话题,无论是到场的田管中心副主任冯树勇,还是跟了刘翔多年的赞助商代表王瑶,只有给刘翔做了8年师弟的谢文骏在会后采访时客套地说了几句祝福师兄开心快乐的话。而很多人则拍起了大屏幕宣传片末尾的一个镜头,那是去年钻石赛上谢文骏110米栏夺冠后的画面,因为整部宣传片里只在那一刻出现了刘翔的身影———他从看台上站了起来,咧开嘴笑着给小师弟鼓掌。

C 海棠苑花儿依旧笑春风

刘翔退役后的第三天,上海的天空终于放晴了,“倒春寒”似乎有远离的迹象,海棠苑小区里的老人家们也都愿意出来走动走动,买买菜什么的。因为紧挨着内环高架,聪明的菜贩子们干脆把小摊都直接摆在了海棠苑正门口高架桥下一条过街人行道的两侧,形成了一个小小的菜市场。

“怎么不知道嘞,都晓得刘翔以前住这里嘛,连牌牌上都写了。”卖鱼的小伙子指了指小区门口的一块简介牌,上面的信息除了说海棠苑有18栋楼,1400多户人家外,最醒目的一句便是“奥运冠军刘翔一家曾居住在此”。尽管2004年后,刘翔和家人便搬走了,那户靠近东门的五楼小屋也早已易主,老住户们在提起刘翔时,还是难免有几分得意之情,连租房中介都专门将“刘翔从这里走出”作为一大卖点推介给客户。

但说实话,这个后来经过重新粉刷的小区卖点真心不多,除了后来兴建的两栋二期高楼外,其他16栋,包括刘翔曾经的家都是楼龄近20年的旧式筒子楼,没有电梯、车位少、也不靠近地铁,而且还离几条主路特别近,站在小区中心花园里都能听到外面不断呼啸而过的车流噪音。从房地产角度来看,可打的牌似乎就是满院花花草草和人情味了。

花儿年年谢了又开,而人情味也伴随过刘翔从小到大。2004年他奥运凯旋的前一天,邻居们都自发地开始布置小区来迎接他,“自行车都不往门口车棚里停了,就怕挡了刘翔的路啊!”一位姓唐的奶奶回忆说,“大家都想帮忙,拿个横幅,摆个花篮,都想做点什么。”那段时间小区里什么给刘翔理过发的师傅、跟“飞人哥哥”打闹嬉戏过的孩子,都上过新闻,海棠苑也是在那时才第一次看上去有几分商业地产的潜力。

不过没多久,刘翔一家就搬走了,加上现在所住的传说中价值千万的别墅豪宅,刘翔这些年搬过两次家,海棠苑的老邻居们也有不少人都离开了旧居,但这个小区的人情味保留得依然不错。门口小卖铺会给老面孔赊账,一楼的住户也很安心地把家里的被子往路边杆子上一晒,只有那个号称剪过“冠军头”的理发店,理发价格翻了一倍,从原来的5元变成了10元。“物价飞涨哦!”老板娘开着玩笑说,“我们做的都是邻居生意,10块比外面发廊还是便宜多了吧。”

当然刘翔是不太可能再回来理发了,海棠苑里的故事还没讲完,似乎也只能算了。“年轻人大了肯定都是要买新房的嘛,哪还住这里,”唐奶奶叹道。

D 华东师大老校友终于进课堂?

因为女生特别多,而且“颜值”很高,在上海的几所大学里,华东师范大学是被冠以“爱在华师”名头的。2005年华师本科毕业的沈秋,一年后又回去读研。在校园里呆了那么久,却只见过一次大名鼎鼎的校友刘翔,还是隔着层层人群,远远瞅见了个身影而已。“是我读研时有一次运动会,刘翔来参加开幕式,我是帮忙维持秩序的工作人员,就那时见过他一次。”她说,“哎,几百号人都想靠近他,连保安都在拿手机拍他,结果他没呆多久就走了。”

事实上刘翔本科在华师时并没有多少人知晓,可是雅典夺冠后,华师为他颁发了20万元奖金,更直接给予硕博连读的待遇。这点让包括沈秋在内的不少学生中都产生过争议,他们纷纷在校内网论坛上发帖“吐槽”学校的“攀附”行为。不过到了2008年,看到刘翔最终以伤退的方式走下奥运跑道,沈秋和她的同学们还是感觉很不是滋味:“一开始也会想责怪他,但真看到网上那么多人骂他骂得那么难听,又觉得他其实蛮可怜的……”华师那时有一个专门以刘翔名字命名的奖学金,4000元/人/年,有人说是学校拨款设的,也有人说是刘翔把自己那20万奖金拿出来捐献设的,符合条件的学生可以网上在线申请,不过2012年后,随着刘翔第二次伤退,这一奖学金也就没再设立了。

如今,刘翔在告别信里提到退役后“将去完成剩余的学业进一步充实自己”,人们第一想到的便是华师。而这回如果真的要走进母校,沈秋觉得应该还是会有不少人想“偶遇”他,但不太可能特意去堵刘翔,“不会像当年那样几百人追着他跑那样了吧,”她猜,“姚明不都在隔壁交大上课上得好好的。”

E 媒体圈理解万岁

“刘翔退役了,感觉自己好像也要退役了似的。”《体坛周报》记者严小琰开着玩笑说,尽管早年是以采写刘翔报道闻名的记者,但这两年她报道的主项已变成了时下最火的足球。

其实在体育媒体圈,刘翔一直是个很特别的存在,自雅典奥运后,在分线时很多单位就把刘翔单独作为一条线分给记者。而出门采访田径赛事的先决条件不再是赛事级别高低,而是刘翔参不参加。

不过这么高的关注度,刘翔的身边却一直没有一个专业的公关团队在帮他打理。“我记得就算是送机接机这样可能会出现混乱的场合,刘翔只要看到有媒体在机场等,还是会停下脚步,回答几个问题。”体育的记者王正根回忆说,“他身边没有人要求他必须那样做,但他完全是自己主动来配合我们工作。”可是碰到真正的公关危机时,没有专业团队运作的刘翔最后只能选择了躲。

“躲”到最后退役,刘翔也没有像姚明或李娜那样来一场盛大的新闻发布会跟所有人告别,只在当天接受了央视的一个专访,和他横空出世时相比,好像有点不够分量。可所有媒体都接受了他的选择,没有人再去纠缠他、苛求他,而是几乎一边倒地回忆起了他带来的美好时刻,“因为不会有下一个刘翔了,”严小琰说,“他带给我们的东西再也无法复制了。”

有意思的是,外界都以为刘翔的经纪事务是有所谓“翔之队”处理,但他从来就没有过真正的经纪人。刘翔所有的商业合同和活动都是田管中心代理,于是有些到不了中心层面的商家便把媒体当成渠道。“2005年,有位朋友托话过来,有位温州老板希望我牵线,能和刘翔吃顿午饭,代价是20万元。”《解放日报》资深媒体人张玮在回忆稿里写过,同样也曾有综艺节目、颁奖活动等联系过其他记者,开出不菲的出场费。哪怕是伦敦奥运会后,还有赞助商愿意签他,托记者来问话,但刘翔自己拒绝了。“他觉得如果不能为人家做什么,就不能拿人家钱。”一位和刘翔熟识的记者说,“如果他真是像大家说的那样想多骗两年钱,那他赚的肯定不止现在这个数,也没必要现在退役。”

[责任编辑:吴翛]

标签:刘翔 刘翔退役 退役

人参与 评论

凤凰体育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