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名医李宏图专访:比起伤后康复,你更应该学会提前防护


来源:斑马运动

“跑步伤,一种接触跑步都会遇到的痛,很多人都是在跑步伤病发生之后才会想到治疗,非然也,防范于未然,会让跑步身体和成本都达到最好的维护”。 这次我们专访了国内最专业的运动损伤防护

“跑步伤,一种接触跑步都会遇到的痛,很多人都是在跑步伤病发生之后才会想到治疗,非然也,防范于未然,会让跑步身体和成本都达到最好的维护”。

这次我们专访了国内最专业的运动损伤防护的专家,李医生康复中心的创始人李宏图医生,对于马拉松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专业指导。

李宏图

李宏图,Dr. Sam Li 品牌创始人、高级物理治疗师、中国注册康复医师、新西兰注册物理治疗师。其创建的Dr. Sam Li团队担任过昆明马拉松、徒步穿越戈壁等赛事种担任官方医疗防护。

李医生师从手法治疗大师Brian Mulligan及Dr. Wing Hing。联合国内外多名长期活跃在知名赛事、运动康复教育、国家运动队等一线工作的专家顾问,把国际先进技术理念运用在实践,并结合国内现实情况,构建了独特的运动防护体系。运动中发生的损伤,急、慢性损伤,以慢性损伤为多,这种高损伤率不仅意味着社会将付出高额的医疗经费,更损害运动者的生活质量。

李医生康复中心拥有专业的康复仪器和先进的医疗方法,担任多个比赛的专业防护医疗团队。

李医生康复室

 

李医生康复室

传统康复与现代康复的区别:被动与主动,单一与多样

李医生介绍说:传统的康复以治疗为主,其实是很被动的状态,现代康复则是防范于未然的康复治疗方法,通过体型、运动状态、姿势状态进行提前诊断,把有可能出现的运动损伤和已经出现的问题进行规避和改善,这种提前预防的方法比起出现问题后再采取方法治疗更加先进,提前筑堤坝比事后补漏洞,更容易彻底解决问题。

康复训练本身就是治疗,传统康复健身,是针对跑步中所需要的很小的一个点来进行,实际是在增加肌肉力量,没有一个专项性的训练,跑步主要涉及到的肌肉、心肺功能的要求,协调性并不能达到多样性的要求。现代康复则是从损伤防护学、人体生物力学、物理运动科学、康复训练科学、营养学和心理学多方面进行调整。

运动导致了损伤,但又是通过运动来进行康复。

马拉松比赛心理状态易造成的问题

初学者容易造成心理误区,我在参加马拉松比赛中要达到什么的目标,从而忽略平时跑步的成绩。

心理——过于紧张

初次跑马拉松比赛的人群,当心理过于紧张的时候,容易出现在前半程配速过快,高于平时训练的速度,这时候会有一种错觉,正常的

消耗大量的体能和糖原,在半程比赛后,能量储备不足,容易出现肌肉疲劳期会提前到来,关节的损伤也会相应的跟上,这种状态通常是在赛前没有对自身状态和实力进行评估和策略安排。

李医生建议防范措施:

在全马比赛前,一定要有单次跑步30km以上的训练量,了解到自己的身体状况坚持情况,配速和体能消耗时间,以及路况,做到心中有底。

马拉松过程中能量补给

能量补给是马拉松比赛中给自我身体调整的很重要的环节。全程马拉松中,能量补给还需根据每个人的具体身体状况来填补,这是和每个人体重以及消耗体能的时间来确定的。

能量胶

一般情况下,10km之后开始补充盐丸和能量胶,因为能量胶通常有设置的时间,但是人体的吸收的过程中,肌肉会处于充血状态,把这些能量留在肌肉中去满足运动的需求,而在消化系统中会比较少,吸收时间会慢,因此,能量胶的补给需要提前。

 

盐丸

10km开始补充,建议5km为单位进行补充,根据出汗状况和抽筋出现可以提前补充。

跑步姿势矫正:不同配速的脚掌着地点不同

把不合理的生物力学问题进行纠正,才能把肌肉恢复到联动状态,站姿、坐姿、走姿、跑姿由此可以发现问题,纠正的同时可以调节损伤,可以达到系统性的纠正。

最有效的跑步着力点:

配速:7-8min,全脚掌着力,落地不可脚后跟落地,倾向于足弓中前部位。

配速:5-6min,全脚掌着力,足弓靠近前脚掌的部位。

配速:3-4min,前脚掌着力。

深层肌肉放松法,通过专业手法对肌肉进行梳理,按照肌肉纹路和走向,有条理性的舒缓肌肉紧张和疲劳,进行淋巴回流。

[责任编辑:熊佳妮 PS009]

责任编辑:熊佳妮 PS009

标签:跑步 名医 专访 康复

凤凰体育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