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体育 > 独家评论 > 正文
2014年11月25日 07:53

凤凰体育特约评论员闫松

新闻背景:国家体育总局反兴奋剂中心以一种啼笑皆非的方式,向公众宣布了一则关于处罚孙杨的“新闻”。奥运会和世锦赛游泳双料冠军孙杨,在5月17日一次尿检中被查出使用了违禁物质曲美他嗪,遭禁赛三个月处罚,时间从5月17日至8月16日。同时,孙杨在全国游泳冠军赛上的1500米冠军头衔被取消,罚款5000元。

这则消息的官方发布时间是11月24日,距离处罚时间已过半年,距离解禁时间也超过三个月。媒体三问反兴奋剂中心:为何孙杨要服用曲美他嗪?为何只处罚三个月?为何过了半年才公布信息?

关于“三个为何”,反兴奋剂中心副主任赵健已经向公众做出解释,在此不做详述。所谓官方解释从来都有道理和依据,站在反兴奋剂中心的角度和立场,孙杨事件的种种“啼笑皆非”岂能用不严肃一以论之?

耐人寻味的是,关于这次孙杨兴奋剂事件,向来作为争议人物的孙杨,似乎跳出了话题中心,相反,做出相关处罚的国家体育总局反兴奋剂中心,成了舆论焦点。

不在第一时间公布处罚,对公众“封锁”信息长达半年以上,而且处罚力度又“如此之小”,种种“不作为”嫌疑,让人对这次处罚心生疑虑。

打开国家体育总局反兴奋剂中心首页,你完全看不到有关孙杨遭到处罚的新闻,你必须再点开国内新闻一栏里的“2014年二、三季度兴奋剂检查数据”,才能在一大堆表格中发现“2014年二季度兴奋剂检查违规情况”里孙杨的名字。同期违规的还有三位运动员(都是女将,项目分别是举重、足球和柔道),但是和孙杨的知名度比起来,简直微不足道。原来,一条“爆炸性”的新闻,隐藏得如此之深。

不过,该官网并没有宣布处罚决定,处罚决定的消息是反兴奋剂中心率先向新华社记者披露,并得以在其他舆论载体中激烈展开。

从相关网站查到关于反兴奋剂中心的职责,原文是:参与研究制定国家反兴奋剂的发展规划、规则和相关程序、标准;参与制定反兴奋剂目录;组织实施兴奋剂检查和检测,对检查结果进行管理;组织实施对兴奋剂违规事件的调查及听证;负责兴奋剂检测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组织开展反兴奋剂的教育、培训、科研、咨询和国际交流等活动;监督各级各类体育组织开展反兴奋剂工作。

从中只看到反兴奋剂中心具有“调查权”、“听证权”、“监督权”,但并没有明确的“处罚权”、“仲裁权”。

局外人很难考究反兴奋剂中心的职权,不过对于孙杨的处罚,反兴奋剂中心势必是将结果上报给体育总局,听候发落。因为,反兴奋剂中心乃体育总局直属单位,必须体察上情。总局的意见,对于反兴奋剂中心裁定,自然有直接影响。

当我们相继失去姚明、刘翔、李娜这些标志性体育明星后,孙杨或许是唯一能在顶级赛事与欧美人相抗衡的中国人了。虽然官员领导看不惯孙杨,但是他们又没法彻底抛弃孙杨。孙杨的确有能耐拿国际大赛的金牌,同时也只有孙杨能带来这样级别的荣誉与利益。这就是资源稀缺引发的“奇葩”处罚。试想,如果中国多几个水平与孙杨等量齐观的游泳运动员,那么,我们相信,反兴奋剂中心一定会以极端严肃的态度、旗帜鲜明的立场,对孙杨施以最严厉的惩处,保证第一时间,绝不拖延半年,从而彰现我相关职能部门的公正性,体育道德的纯洁性。

顺理成章地,在关于发落孙杨一事上,总局领导必须有所考量。既惩罚了孙杨,也不耽误他在国际大赛上为中国队摘金夺银。于是,反兴奋剂中心给予孙杨有限度的“量刑”,唯一能说明的是——这哥们还有“利用价值”。

由此,反兴奋剂中心在孙杨事件上充当了一回挡箭牌。孙杨回避了应该面对的大规模责难,如同“国宝”一样被保护,成功跳脱舆论攻击。而反兴奋剂中心的“因人而异”,则遭遇“不纯洁”的质疑。或许,孙杨应该感谢有这样的部门时时刻刻兼顾政治使命,来保护金牌冠军的名誉。

(凤凰体育独家稿件 转载请注明出处)

扫一扫了解更多
凤凰体育微信

凤凰体育微信

凤凰体育微博

凤凰体育微博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聚焦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