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体育 > 独家评论 > 正文
2015年04月07日 17:30

凤凰体育特约评论员闫松

新闻背景:北京时间4月7日下午,著名田径运动员刘翔在自己的微博中正式宣布结束自己的运动生涯。“从今天起,我将结束我的职业运动生涯,正式退役。”

中国当代体育三大偶像姚明、李娜和刘翔的退役都是因为伤病而无法坚持,但是比起姚明与李娜的风光落幕,刘翔此番宣布退役,无论是规格度、仪式感,还是舆论环境,显然迥异于前两人。

刘翔并非在“万人景仰”中功成身退,他宣布的时机、方式,罕见地低调,仿佛就是要刻意回避关注,而即便如此,在说“再见”的一刻,刘翔依然要承受这些年一如既往的非议。

德国媒体《sport1》这样评价退役的刘翔:他是中国体育曾经最受欢迎的也是最悲剧的运动员。刘翔的“悲剧”首先在于角色定位的冲突,即,他的个性像是体制外,但他的身份却在体制内。

刘翔的偶像气质,不仅来自于成功挑战了西方竞技强势领域,还来自于他阳光的形象和霸气的谈吐。“亚洲有我!中国有我”、“让他们知道亚洲速度”、“第九道没什么,有点寂寞而已”、“只有我自己能打败我自己”,这些充满张扬个性的豪言,让国人对他充满好感与期待,与机智幽默的姚明等量齐观。也因此,他被赋予了极高的商业价值。于是,在他职业生涯的初期与中期,顺利成章地积聚了大量的财富,这也为他后期被诟病、被贬斥为“演员”,囤积了大量论据。

但是,当我们把刘翔当成全民偶像后,却忽视了他与姚明和李娜的本质不同。刘翔从来没有像前两人那样脱离举国体制,实现“单飞”。我们只记得他有赞助商,就以为他真的是商业化职业化的体育明星了,但是他的身边从来没有任何职业化的团队和经纪人为他打理一切。他没有真正的团队为他做过“危机公关”,他的发言人甚至“管家”居然一度就是他的教练、“师傅”——孙海平。

刘翔其实是一个无法为自己做主的人。这些天舆论热议的关于刘翔退役时间的节点,恰恰佐证了这一点。如果刘翔在2012年退役的话,赔付违约金最高将达到30亿元。刘翔唯一能做的事,就是等待。据悉,他的各种合同2013年底到期,2014年刘翔没有签下任何商业代言。无债一身轻,伤病一直无法痊愈的刘翔,终于可以自由地选择退役,拖延了900天悬而未决的退役,终于在此时刻尘埃落定。

有人说,关于刘翔退还是不退最大的争议点就是“商业绑架”,其实,他还被“体制绑架”,他的一切行动,不单来自于商业契约,还来自于体制束缚。

正因为他没有单飞,所以他的商业收入,有15%给分给田管中心、15%分给教练员、20%分给地方体育局。刘翔之所以不解除合约,另外一个重要的牵制正是,他所签定的商业广告合同也有体育总局相关方面的参与。所谓利益均沾,风险共担,即便刘翔单方面想不合作,体育总局那边也不可能答应,何况是如此高昂的违约金? 

不久前,刘翔特意飞去了北京,他恰恰是去体育总局商议自己的退役程序。他做不到像李娜那样自主安排退役时机,后者居然是在当时的武汉网球公开赛开幕前一天正式发布,李娜敢在家乡父老面前这样坦荡“放肆”的宣布退役,刘翔却不行。李娜可以在职业生涯中屡屡做出“出格”的言语,但是刘翔只能说说有点个性充满正能量的话,否则,只有沉默和闭嘴。

体制内的身份与体制外的形象,造成了我们对刘翔的巨大错觉。他的难言之隐,他的错综矛盾,是商业与体制的双重绑架制造的。但是,退役后的刘翔摆脱得了商业绑架,却摆脱不了体制束缚。他的老乡姚明成为一个绝妙的注解。

姚明的职业生涯经历过三次蜕变。第一次是由一名中国专业篮球运动员,实现单飞,转化为NBA的职业选手;第二次是在成为职业化运动员后逐渐“去运动化”,成为一名投资多个项目的商人;第三次是在退役后,除了保持商人身份,又一变为慈善家与公益事业者。刘翔曾与姚明在社会声望和美誉度上一度并驾齐驱,虽然跑道和财富人生都跌宕起伏,但身份始终如一,即一名专业田径运动员。“运动员”和“商人”的区别,不是两人年龄上差的三年,而是两种体育体制的隐秘象征。

姚明在“后运动员时代”积聚了国际化的视野和德行,而刘翔始终是“装在套子里的人”。过去几年的刘翔,是个人意志受制于商业利益与集体主义,自己做主受限于广告合同与领导安排,未来的刘翔即便摆脱了商业绑架,依然无法脱离于体制内。

有人说,刘翔退役了,终于可以做回自己。但他除非选择这样一条道路,即退役后来一次单飞!譬如“好心人”为他出的进入娱乐圈的点子。不过,刘翔和体制内大多数人一样,早早就预定了一把红色降落伞。他的名字和职级将会进入上海体育行政系统或国家体育总局。刘翔根本就做不到华丽转身,只有沉默退隐。

在中国,可能没有另外一个体育明星能像刘翔那样矛盾。他一方面曾是体育符号、传奇巨星,另一方面则沦为商业与体制争夺的牺牲品。但他的悲剧不仅限于此,正因为他的资源稀缺性,他成为了一个工具,成为一个被大众社会解构的消费品。他曾经是国民英雄,但最终成为沾上道德污点的公众人物,这不是商业绑架、体制绑架的罪过,而是道德绑架的祸害。商业与体制的双重绑架不足以造成刘翔的今天,真正击倒他的是道德绑架,国民英雄倒在了国民的责难中。

文化评论家陈丹青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接受凤凰网采访时,谈到刘翔退赛被苛责时说的话,至今依然奏效,而且持续奏效,当时他说:“我非常厌恶某些人对明星的期待或者苛刻。你可以有fans,你可以为他晕倒,但这只是fans的一种生理热情,如果这么一个大的国家,十几亿民众对一个运动员赢了或者输了这样在乎,这是很没出息的。英国人、德国人不会干这样的事情,那是一个成熟的民族,中国在这方面还没有摆脱幼童期。”这是刘翔“沦为”今天的悲剧根源。

(凤凰体育特约稿件 转载请注明出处)

有趣有料有劲,分享更多体育快感。

微信号:fenghuangwangtiyu 

复制微信号或扫描下方二维码免费订阅。

扫一扫了解更多
凤凰体育微信

凤凰体育微信

凤凰体育微博

凤凰体育微博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聚焦热门